读鲍鹏山《风流去》二: 前一篇《风流去》之一最后两句话关于水有东西我的表述有误,应删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老子闻名天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老子闻名天下(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闻名天下

读鲍鹏山《风流去》二:

前一篇《风流去》之一最后两句话关于水有东西我的表述有误,应删去。

庄子不好写,主要是庄子太会写,常“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论语》是语录体,《庄子》则纯散文体了,其思想源自老子,所著多以寓言等文学形式呈现,王蒙说庄子在将哲学与文学融合上是中外独此一人,所以鲍博士虽然用“永恒的乡愁”“人在江湖”上下两篇来写庄子仍略显苍白甚至浅薄;庄子在濮水边持竿不顾楚威王的遣使礼聘,说宁愿做摇尾自由在泥水里游动的乌龟,作者大发感慨,姜太公钓鱼是为了钓文王,是为了做官是为了“威福”(那经商就是为了“财福”,工作是为了“幸福”),只有庄子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才得以享受“自由”的“闲福”,不敢苟同。庄子是漆园吏,有人说比现在的乡长小一点,我则感觉像苗圃场的场长,收入不高还要打草鞋补贴家用,其实内心是不甘寂寞的,见过魏惠王也主动去楚国见过楚威王,还见过赵惠文王,也确曾拒齐湣王之聘,所以我以为,庄子不是不想建功立业,可能主要是担心不合适,话不投机不相为谋,其所见多不为治世之良策,而为平等自由之性灵,赴任无益两相生累,多方奔走之后乃要追求无人非无鬼责的自在,是天地万物与己并生为一的自由,要作逍遥游的大鹏九万里高空的独来独往。梦蝶也好知鱼之乐也罢,庄子越到晚年越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庄子其妻亡故鼓盆而歌的场景,反常俗违常情而为天下知,细思却不无道理,只是一般人既说不出来更做不出来而已。活了80多岁当然是看淡看破看透生死了。我奶奶曾半认真对我爷爷说“我死了把我埋了哦”,我爷爷笑答“埋什么!死哒往kang(第三声)底下一揎嘞”。

对荀子颇为陌生。和孟子同在齐国稷下学宫呆过,政治上不怎么受待见,主动入秦见昭王未获职务,楚国春申君荐之作了个兰陵县令,就是山东临沂那个笑笑生写过《金瓶梅》的地方。今看其《仲尼》篇中“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时大为惊异,这才是技术官僚的鼻祖,如张居正如曾国藩等,我私下臆测定是其耿耿门徒,苏轼李白则没学好。孟子君轻民贵(为王者师)的思想被彻底颠覆,从思想上开启了中国两千多年君贵民轻(以君为师)尊君隆礼的社会治理思路。满篇忠顺言,终嫁帝王家。所以作者标示“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只是“无缘身至最高处”。直至汉代董仲舒和刘向才如获至宝,使儒家终于被君王统治者所独尊。荀子的贡献在于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中的治世良策,改造完善儒学,进而形成了一整套的适合专制统治内法外儒政治理论。孟子持性善论,以辞让之心由礼而义,荀子持性恶论,以争夺之心由礼而法。其在兰陵令时的门徒学生韩非、李斯成了法家代表,后世的程朱理学也从性恶论获得理论源泉。其实,人性只有欲,并无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孔子说得好:食色性也!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体好动,皆人之天欲人之天性。所以荀子的化性起伪颇有道理:圣人之所以同其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伪者人为之义,就是经过人工刻意改造过的。性恶论在西方成就了分权制衡,在东方成就了君主专制。另有一处引起了我的注意,荀派的《礼记.王制》中有: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或许,荀子式的性恶论如同那蝴蝶的翅膀,最终扼杀了中国科技的根苗,使其零零星星不成气候。

看了关于这六个人的文章之后感受:效仿孔子者多为国子监教授,效仿孟子者多为太傅,效仿荀子者多为宰相,效法墨子者多为游侠,效法庄子者多为逸士,只有老子是真正的高人,世间再无老子。所以可以人人自称:老子天下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