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PPT做汇报展示,很多人习惯用 “感谢聆听” “谢谢欣赏” 作为结束语。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1)

汇报者以为这是一种礼貌用语,其实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

“感谢聆听”错在哪儿?

“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语出汉杨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

“聆”,从耳从令,令声,是会意兼形声字。“令”意为吩咐。“耳”与“令”联合起来表示“倾听吩咐”,这是本义;引申义为“仔细地听”

“聆听”作为敬辞,一般是下级听上级讲话、晚辈听长辈讲话,同时表示对说话者(一般是上级、长辈或专家、权威)的尊敬。例如:

① 想不到今晚能够当面聆听您的指示,我不知如何来表达我内心的高兴。(刘绍棠《地火》)

② 赵刚双手握住田墨轩的手道:久仰先生学问人品,一直无缘聆听教诲……(都梁《亮剑》)

所以,我们只能聆听别人的意见,不可让别人怀着敬佩的心情听我们的汇报。

如果误用了“感谢聆听”,表达的意思就不是谦虚,而是自高自大了!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2)

“谢谢欣赏”错在哪儿?

“欣赏”,语出陶渊明的《移居两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二是认为好。例如:

① 有一次我在澎湖的海边度假,渔民们邀请我到海边去欣赏奇景。(林清玄《香鱼的故乡》)

② 讲得有理,能驳倒他;他欣赏你,重视你,重用你。(张正隆《雪白血红》)

可以看出,“谢谢欣赏”蕴涵着“自己的汇报是好的”的意思,给人以大言不惭、自吹自擂的感觉。同时,欣赏不欣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欣赏”自己的作品。

所以,汇报者在演示末尾加上这样的语句,便显得不够妥当。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3)

有人要问了,有没有既能表现谦逊且无语病的结束语呢?

有很多!这里小编简单列举几种:

■ 最常见、最万能的表述就是“谢谢”

■ 表达感谢时,还可以说“感谢倾听”“感谢观看”“感谢指导”等。

■ 表达请教态度时,不妨说“烦请指正”“恳请批评指正”等。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4)

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的说法,使用时毫无察觉,仔细分析后才发现犯了错误!

凯旋归来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5)

“凯旋”是“战胜归来”(或“胜利归来”“获胜归来”)的意思。既已包含“归来”的含义,便不必在“凯旋”之后“画蛇添足”了。

同时,“凯旋”的词义也交代了说话人位置,即说话人一定在“归来”的目的地。例如“欢迎北京医疗队英雄凯旋”,说这句话的时候,说话人一定在北京。

所以,工具书上给“凯旋”举的例子都是“欢迎……凯旋”而没有“欢送……凯旋”。

免费赠送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6)

“赠送”是指“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包含了“无偿”的语义。“免费”是“不收取任何费用、报酬及实际性质的物品来交换”的意思。

由此可见,“免费”与“赠送”搭配使用时,就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

胜利捷报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7)

“捷报”是指“胜利的消息”。既已包含“胜利”的含义,便不必在“捷报”前加上“胜利”二字了。

图中文章的标题,应直接改为“捷报从这里传出”。

偶然邂逅

表示感谢聆听的句子(感谢聆听谢谢欣赏)(8)

“偶然”与“必然”相对,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

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强调了事件本身的偶然性。

因此,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语义重复的问题。在表述时,单独使用“邂逅”即可。

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

使用不当或者语义重复的表述呢?

欢迎评论补充!

来源 | 首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