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有两个关于梅子的故事。一是曹老板出征时望梅止渴,二是曹刘两位大佬青梅煮酒论英雄。可见,梅子在古代是很常见的果子,或直接食用或煮酒用,还可以做成果脯。梅子和杏子比较像,外形像,也都是从青变黄才可以吃,就连花朵也像,不过杏花名声自然要大得多。我在超市多次见过梅子酒,有国产的有棒国进口的,价格不贵,但我因为怕酸不敢尝试。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五首含有梅子的古诗词。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1)

青梅果子和果脯

一、瞿塘峡口冷烟低,曾记井边青梅枝?

《长干行》节选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2)

梅子花枝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3)

滟滪堆,现存三峡博物馆

记得当时,我的头发才刚覆盖住额头,在门口做折花游戏。郎君骑着竹马过来,围绕井栏转圈圈,我玩弄着手里的青梅花枝。我们一同居住在长干里, 从小互不猜疑。我十四岁时嫁与你为妻,因为害羞不好意思喜笑颜开,低着头面对墙壁的暗影,你呼唤多次我也不敢回应一次。十五岁时才舒展眉梢,发誓要和你一起化为尘土,永不分离。我心里常存有尾生抱柱一样的心意,怎会料想有一天登上望夫台?十六岁,郎君出远门,要去瞿塘峡的滟滪堆。

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床:井口的围栏,“床前明月光”的床也是此意;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一大块巨石,也叫犹豫石,因为船只到了跟前就会犹豫,要不要过去?能不能过去?终于,1959年冬天被人们炸掉,以保证航路安全畅通;抱柱:是指典故尾生抱柱,为了爱情至死不渝。

这首诗就是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来历。一起玩耍长大,也算是知根知底,姑娘十四岁两人正式结婚。有句玩笑话,电动车充一次电不能打个来回的都算远嫁,这样说我们的女主人公嫁的算是很近。刚出嫁到婆家,还很羞涩,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更不敢开怀大笑。直到一年后才放开了,这个时候少年夫妻正是恩爱值最高时,海誓山盟不在话下,从未想过离别的事情。谁知,第三年郎君就抛下娇妻前往瞿塘峡一带做生意。姑娘既为丈夫的安危担忧,又怕他在外边采野花,整日难得安寝。

二、青梅尚小终将熟,盼望离人寄锦书

《踏莎行·春暮》 宋·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4)

青梅小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5)

雨后青梅

春色意兴阑珊,黄莺啼鸣声渐渐远去,红花落尽,青梅长了出来。一位少妇,默默伫立在画堂前,任凭蒙蒙细雨落下。屏风半开半掩,袅袅沉香从屏风后袭来。

当初分开秘密做出约定时,情意绵绵,离别后,却是杳无音信。菱花镜落满了灰尘,我却懒得去照一下。站在楼上倚着栏杆,无人诉情衷,唯有暗自神伤欲断魂。放眼望去,天空一片黯淡,与芳草相接。

这又是一首闺怨词,想不到寇相公也会写出这样的作品。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黄鹂远去,青梅已挂上枝头,少妇无心留恋景色,“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她哀怨什么呢?自然是一别经年却不通音信的那个人了,独守空闺,寂寞如雪无人诉说。灰蒙蒙的天空,就像少妇此时的心情一样。

三、少女含羞嗅青梅,偷窥客人少年美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6)

待君嗅

在院子里荡完秋千,慵懒的起来,整理一下自己的纤纤玉手。花儿尚在含苞欲放,沾满了厚重的露水,出了些汗水,打湿了轻薄的衣衫。

忽然听闻有客人来到,顾不上再去穿鞋子,只穿着袜子就要溜走,连头发上的金钗掉落都顾不得捡。虽然因为害羞而跑开了,却还是倚着门扉回头偷看客人。为了掩饰,拿着一枝青梅轻轻细嗅。

这是李清照未出嫁时所作,满篇都是少女特有的表现。早起没什么事,就去荡秋千玩,玩腻了起来洗手时,突然听见客人上门的声音。呀……自己这个样子可不能让客人看到,赶紧跑吧。慌里慌张的,鞋子没穿,钗子掉落,但还是抑制不住少女的好奇心,假装嗅青梅,实际上是偷偷观察客人,说不定是个俊俏少年郎呢。

四、梅熟不见雨,却闻啭黄鹂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7)

三衢道中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8)

梅子黄时

梅子泛黄成熟的时候,一日接一日都是晴朗的天气。泛舟小溪,划到了尽头,于是下船转走山间小路。路两边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丝毫不比来时水路两边的风景。幽林深处,传来几声黄鹂清脆的啼鸣,更是为我添加了一番兴致。

这首诗我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上学过。三衢,是指浙江省衢州市的三衢山。梅子成熟了,天天都是大晴天,作者要前往山中游玩,先乘船再走山路,两边一直都是树木丛生,满眼绿意盎然。虽然走路辛苦些,却能听到黄鹂鸟的叫声,岂不美哉?

五、初夏梅熟时,农人最欢喜

《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梅花相思情(青梅含羞待佳人)(9)

梅子黄

原本青青的梅子,已变成了金黄色,田地里的蔬菜正是肥美,麦子成熟了,家家户户都走忙着养蚕。山上的老和尚翻山越岭过来查看茶叶是不是该采摘了,村姑围着酒垆煮酒,只煮的酒香四溢。

首夏,就是初夏的意思。作者前去苏州附近的山村,路上只见金黄的梅子,蔬菜小麦都已成熟,老僧查看茶叶,村姑煮起黄酒,一派平和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首小诗,也带有吴侬软语的味道,让人读起来如饮绍兴黄酒,不知不觉就已微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