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深圳来年的发展方向在本周已经清晰明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稳运行20条解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稳运行20条解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稳运行20条解读

2022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深圳来年的发展方向在本周已经清晰明了。

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从中央到地方接连召开关键会议,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城市亦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周五,深圳召开市委七届三次全会,这是一次总结过往一年、部署新一年工作的关键会议。全会强调,要“坚定扛起、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这是深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应有姿态。

重大成绩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年,也是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 “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落实;

★ 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 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有力有效;

★ 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 党的全面领导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深圳也通过这一次全会凝聚共识,步调一致向前进。

重要决定

全会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学懂弄通、掌握其精华要义,关键在于“五个把握”。

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要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伟大号召。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深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以此宣示深圳这座城市“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的决心”。

重点工作

近年来,历次中央经济经济工作会议都将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到今年,“稳”更加突出,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深刻阐明了新发展阶段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揽子发展举措。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也是近年来深圳经济发展的总基调。特别是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等外部环境多变的影响下,深圳稳定经济增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一项承压前行的任务。

从全国范围看,深圳的“稳”不同于别的地方的“稳”,“稳”在这里隐藏了“三重含义”。一“稳”是需要千方百计稳定的“基本盘”。二“求”是咬定目标不放松,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三“进”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换言之,先行示范区深圳要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再度明确,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全会指出“稳”要从五方面入手——夯实制造业“基本盘”,全力以赴“扩投资”,突出抓好“降成本”,抢抓机遇“促开放”,用好政策“组合拳”。这也是深圳“基本盘”稳定的其所由来,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将召开。深圳要如何开局起步?这次全会重点强调了十个方面工作:

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

二要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重点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

三要以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为契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四要以深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支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五要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推进战略战役性改革。

六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七要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关键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八要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九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口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推动绿色发展。

十方面重点工作还透露出三个重要信号。“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深圳能更好地处理“危”与“机”。“长期思路和全局眼光”,是深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施工图与任务书”,深圳展现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最优姿态,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新进展

12月25日,中国电子集团总部正式从北京迁驻深圳。当日,中国电子与广东省签署《关于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深圳市签署《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

“网信巨头”“融湾入深”备受关注,对以争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梯队为目标的深圳来说,如虎添翼。此外,在“电子信息与数字产业重镇”,中国电子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探索国企改革创新,打造央企核心主业混改标杆。

周日,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中区)建设启动,未来这里将汇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国际金融机构等,为深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夯实基础。

在碧湾碧水的深圳湾畔,万鸟舞动再现,这种日渐平常的场景已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标签。

再回看本周,工信部发布的最新一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深圳19家企业榜上有名,数量为历年来最多。截至目前,深圳已成长和培育出47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本周,深圳在科技、金融、生态等诸多领域都有新进展。在2021年与2022年即将握手交接之时,新的赶考之路上,深圳已率先起势,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

记者 / 靳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