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月份供需指标回升 年内拐点确认

对8月宏观经济数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解读到,8月份数据体现了主要供需指标的普遍回升,进一步确认了三季度成为国内从二季度下滑到企稳非常关键的转折。8月份数据周五(9月16日)公布后有很多具有一定的超预期特征,比如在工业上,1-8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比1-7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比7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同时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49.4%比7月上升0.4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3%,也比7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从工业侧总量数据来看,8月份数据全面比7月份数据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回升。

cmf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1%(经济年内拐点确认)(1)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这个回升它背后的动能,我们简要从行业层面做一个分解。首先从大的角度来讲,由于8月份高温天气带动的用电需求增加,所以电力、热力、燃气、水的供应增加值比上个月大幅提高4.1个百分点至13.6%。同时8月份另外一个增加工业增加值的动力来自于采矿业,虽然采矿业增加值增速在持续回落,8月份也延续了这个回落的态势,但还是达到了5%,也为工业增长提供了支撑。从制造业内部角度来讲,高技术制造业同样受制于目前的消费电子行业的影响,增加值增速也在下行,但增速仍高于全部制造业1.5个百分点。在8月份制造业内部增速很大的支撑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太阳能电池等绿色产品进一步的发力,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117%。因此,我们通过上述的动力进行分解,再结合8月份出口交货值增速进一步放缓,看到8月份工业数据超市场预期反弹主要动能是来自于国内。一方面来自于国内面对的一些冲击,工业产生的一些反应;另一方面,也是政策托底的结果,第三个维度也是我们制造业正在向绿色化转型大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动能。因此,在国内动力的支撑下8月份工业数据实现了超预期反弹。

服务业同样实现较好的态势。8月份的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7月份加快了1.2个百分点,这里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餐饮和住宿,这个指数也呈现了较好的上升态势。1-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也实现持平,从1-7月份下降0.3%,8月份实现了持平。在此基础上,8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处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虽然8月份的时候面对国内疫情依然有散发态势,但随着8月份旅游、住宿的拉动,主要是在于我们疫情所应对的优化,在这样一个支撑下,支撑了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使得服务业实现了一定的回升。这是我们看到的在供给侧。

在供给侧回升之外同样看到在需求侧,社会零售品总额的增速比7月份加快了2.7个百分点,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餐饮收入增长了8.4%。很明显在数据中看到餐饮增速实现了深V增速转折。4月份几乎全国餐饮业进入一片冰封的状态,到8月份之后随着暑期旅游、各地通过发餐饮消费券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支持,使得8月份社零尤其是餐饮收入实现了较好的恢复。但是在这里,确实可以注意到,以前一段时间以来成为消费主力的网购增速呈现了一定的放缓态势。这是我们看到的消费。

投资在8月份的时候也呈现了一个稳定的态势,同比增长5.8%。在这样一个稳定的态势中,如果分领域看,基建制造业投资成为核心支撑力量,基建投资同比增速8.3%,比1-7月份加快了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10%,加快0.1个百分点。同时,要注意到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7.4%,比1-7月份进一步扩大,还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数据是民间投资增速下降到了2.3%。总体来看,目前在基建和制造业的支撑下,投资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但是在投资中尤其代表市场内生动力的民间投资,目前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疲弱的态势。

02

政策主动引导结构变化起了明显作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8月份经济数据和下半年经济形势解读到,我概括为一句话,稳大盘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8月份数据总体略超市场预期。之所以说它超市场预期,是因为7月份的数据有所走弱,公布的8月份PMI相对7月份有所下行,但是最后看到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数据、零售数据和工业增加值数据都出现了反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是超预期的。但是如果仔细看中间的情况,主要是政策主动引导结构的变化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这里面工业的回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汽车,包括工业企业投资或者企业投资回升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回升汽车起到巨大的作用。汽车刺激既带动消费,又带动工业增加值,还带动了投资。二是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国家还在进行的各地的风光大基地包括分布式新能源鼓励,这些都是政策引导结构变化的非常积极的反应。

下半年经济形势总体看法还是需要把稳增长作为头等大事。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外需来说放缓毫无疑问,会继续。如果拿集装箱运价表现来看,好像速度还非常快。7月份还看见出口是两位数增长,8月份已经变成了个位数。现在看集装箱运价数据已经接近-20%的同比表现,这个速度还是太快了,要引起注意。同时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紧缩仍然在进程中,这是外需的部分。

cmf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1%(经济年内拐点确认)(2)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对于内需,内需扩大总体上还是要让地产的循环畅通起来。内需重点让地产循环畅通。刚才大家都讲了很多,从中长期角度我都同意,从人口结构、从城镇化、中国房地产不能永远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长,很可能要调整。我们能不能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平稳?

我们可以做的几个,一是对改善性需求的释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现在对于城里的人,大概接近一半人住的房子房龄已经超过了20年,当然在这一半的房屋中,还有差不多一半的房子房龄在30多年,这意味着没有电梯,很可能卫生间也不是很好,很可能厨房的配备也不像现在这么现代,这一部分人应该有改善性需求,这部分其实可以释放出来。二是对常住人口住房的需求,现在不少地方还有很多购房资格限制,有钱买但是没有资格买。或者它有资格,但资格门槛特别高,比如不交够多长时间的社保不行,或者首付要六成、七成,这些政策是不是到现在这个时点上把它取消,把这部分需求释放出来。

03

抓住百年未有变局下全球产业链重构机会

对中长期的经济形势嘉宾鲁政委分析到,这次讨论会的主题取得很好叫“转折”,转折尤其用在事后回望,在中长期“转折”这两个字就显得更有意义。现在我们面临很多超长时期的因素在转变,在转折点上风云际会,我们也面临了很多结构性的变轨,以前在那个道上跑,现在要换到新道上跑。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全球产业链重构。过去大家讲全球经济一体化,后来又讲区域化,大致以美国、欧洲大陆和亚洲三个区域各形成一个区域性产业链中心。但是这次全球的能源危机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人说能源价格上涨是在俄乌冲突之前,有人说在之后。不管是之前之后,现实我们看到欧洲的电价涨了10倍,欧洲的气断了,澳大利亚的电价也涨了6倍。这是什么概念?无论过去的工业基础有多强,拖下去就直接被摧跨了。最主要的是没了工业的原料,不仅是能源贵,还没有了原料。所以这就意味着全球产业布局会再度调整。考虑到不同的产业成熟度和承载能力,产业重新摆布,无论愿意不愿意只能更多的向中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如果注意到德国对我国的FDI今年上半年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会,进一步塑造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公共物品核心地位的角色,维持全球产业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这个大背景下,要进一步畅通中欧班列,改变目前的经济地理。我们已经注意到中欧班列,因为疫情使得过去大家习惯于海运,被动的以前跑不满的中欧班列在疫情下跑满了。发现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算起来比海运成本更低。同时,也看到我们劳动力人口过去是孔雀东南飞,主要去广东、东南沿海打工,现在开始孔雀向南飞了,不仅是东南还有西南,开始去了四川盆地。因为那里有很多出口通过中欧班列出去了。我们注意到我们的纺织品、运动鞋服不仅去东南亚还有很大一部分去了荷兰,这都是我们讲的交通所改变的经济地理。

为什么沿海能够发展起来?是在过去缺乏高速列车的情况下,海运运量跑得比陆地快。只要火车贯通以后速度很快,运量同样很大,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要坚定的推下去,要让它畅通起来。目前中欧班列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独联体的轨距、欧洲和我们的轨距都不一样,中间要重新吊装。如果把轨距统一起来,一气开过去,这样基本上只用换车头不用换车皮速度就特别快了。还有俄罗斯通过这次俄乌冲突重新审视地缘政治之后,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俄罗斯油气的东移。东移通过两条线路:一是通过三条对中国输油输气的管线往东方往中国,也有往俄国东北的一个港口,也有通过西边的航线海运运到印度。但是运到印度的航线更长,即使是通过路上公路、油管和船运到印度,实际要经过的国家很多,比如要经过哈萨克斯坦,包括经过伊朗,这条路还没有成。实际上这样的不确定性更高,我们要抓住这次俄罗斯油气东移的机会,是否有可能扩建俄罗斯油气管道向东,向我国国内的三条油气管道?因为这些基本都可以在俄罗斯境内来运行直接就能跟中国境内接起来,也能使得我们的能源来源更加多元化,也能够进一步解决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地位或者维持全球供应链的连续性。这是百年未有之变局下产业链的机会可以谋划和抓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