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主题为“女性是一束光”的演讲现场,李一诺作为12位女性演讲嘉宾之一,站上了舞台。

她演讲的题目是《力量从哪里来?》

台下的听众都被她的言语所打动,说到动情处,她几度哽咽。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1)

李一诺的身上有许多的标签,清华才女、生物学博士、企业合伙人,基金会首席代表,一土教育创始人。

无论哪一个标签拿出来,都能把我们这些普通人甩出好几条街。

可是李一诺自己却说:她走的每一步,都与两个字紧紧相连,那就是“不敢”。

01

李一诺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普通家庭,1990年,12岁的李一诺经历了父母离异后,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

家庭的变故虽然给李一诺带来了伤痛,但也促使她发奋学习,因为她想快快长大,为母亲分忧。

高中时期,同学们被刷题日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李一诺却乐在其中。

李一诺特别喜欢一题多解,这种多角度的解题思路,让李一诺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全年级第一,高中毕业后,李一诺毫无悬念地被保送进清华大学。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2)

清华毕业后,李一诺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美国加州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

就这样,李一诺只身一人背上行囊,来到了美国的洛杉矶。

可刚一下飞机,李一诺就悲哀地发现,周围人说的话,她居然一句都听不懂。

要知道,李一诺的C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可是考了750的高分,而总分也不过才800分。

听不懂当地语言,李一诺自然不敢开口讲话,也看不懂学校食堂的菜谱,过了一段“点餐只能靠猜图”的日子。

回忆起刚到美国的日子,李一诺用了两个字“沉默”来形容。可不会说英语,就没法在美国生活、学习。

于是,李一诺逼着自己走出去,和美国的同学交流,反复练习口语,半年之后,她终于学会了“说英语”。

5年之后,李一诺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博士证书。

然而,就在周围人觉得,她会在学术研究上大放光芒的时候,李一诺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3)

02

临近毕业季,李一诺在美国参加了一次就业培训,也正是在那次培训中,李一诺认识到,科研之外的世界,更加神奇,她想试一试。

2005年,她向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交了求职信,决定向商业领域进军。

在经过几轮艰难的面试后,李一诺终于拿到了麦肯锡公司的offer,成了麦肯锡公司中唯一的一位中国女性。

她高兴地给妈妈打电话:“妈,这回咱可有钱了!”

可真正进入公司后,李一诺才发现,她自己曾引以为傲的履历,在这里,简直不够看,她的周围全部都是“精英”,这一度让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刚开始工作时,李一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她发现,她根本听不懂同事们讨论的话题。

在这个陌生的行业里,她不敢说一句话,更不敢参与讨论,生怕让同事笑话自己的无知。

李一诺不知道的是,其实麦肯锡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其公司文化和用人原则,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吸纳对公司业务“什么都不懂的”优秀顶尖人才,以此来保证公司的创新和活力。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4)

但无论怎样,努力去做总是没错的,既然不知道做什么,那就从最基础的做起。

从做PPT、Excel到写工作邮件、做会议记录,再到录制留言信箱,这些看着都繁琐、繁杂的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却是李一诺刚入职时的救命稻草。

有时是为了录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留言信箱,李一诺经常要反复录制、修改十几遍,生怕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准确,让同事笑话。

靠着这股埋头苦干的劲头,李一诺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获得了周围同事的尊重。

入职麦肯锡一年后,在一个项目上,李一诺有机会负责建立项目的数据模型,虽然她做了精心的准备,但是在项目会上介绍完数据模型后,她还是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

为了缓解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李一诺走出会议室,一路小跑着准备去洗手间。就在去洗手间的路上,她被公司里号称最严厉的德国领导叫住了,当时她的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儿了。

“一诺,你的工作非常出色!”领导的一句话,让洗手间的那段路变得格外光亮了起来。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5)

03

随着业务的不断精进,李一诺成了项目负责人。

可是,升职加薪之后的李一诺并不开心,她发现她的顶头上司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对待下属也是区别对待,做法不公平。

不喜欢、看不惯,又不敢正面硬抗,李一诺想到了辞职。

这时,公司里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听说她有辞职的念头,便对她说:“你为什么不考虑取代他呢?成为他的上司呢?”

取代?可以吗?不过,这也许是可以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李一诺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李一诺又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充满了力量。

四年后,李一诺成了麦肯锡的副董事,也是在这四年里,她还完成了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四年生三娃,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6)

之后,李一诺凭着一股子闯劲,向公司递上了董事合伙人申请书。

信心满满的李一诺以为,凭着自己过去的工作业绩,肯定会被批准。

可没想到,申请却被退回来了。

这意味着,李一诺还没有得到项目经理和客户的认可,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她只有被辞退这一种可能。

这时的李一诺只有背水一战,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不敢放下面子,放下身段,到敢于去和项目经理和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按李一诺的话说,作为一个好的领导就是,上面眼睛看得远,下面脚跟站得稳,有使劲用的脑子、一颗爱心,加上一张“厚脸皮”。

2011年,李一诺梦想成真,成为麦肯锡的全球董事合伙人之一。

一晃,李一诺在麦肯锡工作已有十个年头,在麦肯锡,她已站在了金字塔顶端的位置,在30多岁的年纪,李一诺位坐高职、拥有百万年薪,幸福的家庭及社会地位一应具有。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7)

可是,高处不胜寒,再往下走,李一诺遇到了瓶颈。

正如前几次职业生涯的变动一样,李一诺又迷茫了起来,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去干什么?

就在这时,李一诺接到了比尔·盖茨的邀约。

04

2015年2月,李一诺在先生朋友的引荐下,去见了比尔·盖茨。然而,这次短短的见面,却彻底改变了李一诺。

在那一次会面中,李一诺才知道,比尔·盖茨现在的大部分精力,都是在世界各地“化缘”,让富豪们捐款。

比尔·盖茨告诉李一诺,目前全球仍有约7.85亿人吃不饱饭,而且属亚洲挨饿的人数最多。

而健康问题更为严重,仅疟疾这一种病,每年就有数十亿人被感染,约50万人因此而丧生,而死亡人中,5岁以下的儿童占到绝大多数。

现在,全世界每年在疟疾上投入的研发资金5亿美元,虽然看起来也不少,但放眼别处,仅治疗男性脱发一项,投入的研发经费就有20亿美元。

因为,治疗疟疾是一项不赚钱的生意。

听到这一串串的数据,李一诺震惊了。

她突然意识到,她目前所见到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被贫困和疾病所困扰的真实的世界。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8)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她的心里,那一刻她有了答案。

之后,李一诺离开了麦肯锡,加入了盖茨基金会,成了盖茨基金会中国区的首席代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把手”,和她同时回中国北京的,还有她的先生和三个孩子。

虽然这一份工作的薪水,比麦肯锡少了一半多,但是却让李一诺感到非常幸运,她终于能够摘下面具,去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去解决和关注中国的健康和贫穷的问题。

盖茨基金会的工作,对李一诺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她不得不拿出当年做学霸的学习劲头,重新学习和管理。

刚接手盖茨基金会工作不久的李一诺,就奔走在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之间,开始筹划建立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这个中心成立的终极目的,是为穷人的健康服务。

由于这个研发中心是中国第一家该行业的中外合资非营利机构,不仅仅是有钱就能解决的,还要到民政、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进行报备、审批,这一系列繁琐的流程,让李一诺感到头大。

但为了把美国最先进的新药研发筛选技术平台引入中国,李一诺不得不四处找资源和各个部门沟通。

由于这个项目是我国首个公共健康类的研发项目,李一诺去注册的时候,都没有类似的表格可用,连填报相关信息的表格都是重新制作的。

李一诺一步步地啃过来,终于达成北京市政府出政策、出钱,清华出地方、出人,盖茨基金会出钱、出技术的三方协议。

2016年初,盖茨基金会与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了“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9)

而后,盖茨基金会还启动了上千个创新项目,投入了超过约10亿美元的资助。

2016年三月,李一诺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国际上对她的评价是: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改变者之一。

05

就在李一诺为基金会奔波时,她的孩子们也来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李一诺也面临着择校的烦恼。

在李一诺看来,所谓的国际学校,把中国孩子当作外国人来教;而公立学校,却又深陷在应试教育里,无法给予孩子们个性化的发展,小小年纪就成了刷题机器。

“教育是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打基础的,但是,是否可以让教育本身变成美好生活呢?”李一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国内没有李一诺理想中的学校,李一诺决定自己办一所学校,于是,李一诺毫不犹豫地向比尔·盖茨提出了辞职。

对创办学校纯粹是门外汉的李一诺来说,这个决定,在外人看来,的确是非常冲动和莽撞的。但是自己的孩子们面临上学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去做,可能以后就没有动力去做了。

2016年,李一诺以个人的身份,创办了非营利性的“一土教育”。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10)

在一土创办之初,李一诺在北京积极寻求着各方的支持和帮助。

从2016年一季度筹办,到2016年秋季开学,一土学校的创办仅用了不到200天的时间。李一诺还半开玩笑地说,她现在就是寻找各种机会,不停地“抱大腿”。

尽管在创办之初,李一诺也设想了各个方面的问题,但是办校资金、场地、学籍、老师、学生等方面,无论哪一个解决起来,都是困难重重,远远超出了她原来的想象。

一土学校在起初的两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就搬了八次家。

尽管如此,李一诺咬牙坚持了下来,按照李一诺的话说,上面的困难都是看得见的,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关系”、抱“大腿”得以解决,但真正最困难的,是要面对人内心最深层的恐惧,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所幸的是,一土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截至2020年,一土教育从创立之初仅有的5位老师、31个学生,成长为在校生超过400人、各类全职老师达到100多人,家长成长社区超过5000个的创新教育机构。

一土学校在创立仅三年时间,就入选教育部未来学校创新发展课题;2019年,一土入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学校联盟;2020年,一土教育又获得了“2020亚洲教育论坛年会”的“亚洲教育创新奖”。

李一诺曾开玩笑说,一土是一群非常“土”的人,做了一所非常“土”的学校。其实不然,李一诺是希望通过创新,做成面向未来的个性化教育,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一诺博士多少岁(清华才女李一诺)(11)

从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再到一土教育,李一诺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从“不敢”,到“不得不敢”中突破自我,将自己内心所想敢于付诸实践,成功完成了跨界和自我的跃迁。

当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在面对一个个的不敢时,你又会怎么做呢?

作者:丽人行-四谦

编辑:何夜无梦

参考资料:

1.《李一诺:教育最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年5月7日

2.《李一诺:做母亲的十年是我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十年的》,新京报,2020年5月10日

3.《专访李一诺:做教育越久,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越多》,中国教师报,2021年5月9日

4.《力量从哪里来》,李一诺,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