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获奖作品(王安忆的长恨歌)(1)

《长恨歌》这本书,我很早就知道了,而且还在微信读书app上加入了书架,可就是一直没读。今年觉得应该多读点书,不能再虚度人生了,就把《长恨歌》给读完了。

《长恨歌》是作家王安忆写的,这本书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还荣获了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以及2000年的茅盾文学奖。

王安忆这位作家,真是一位“宝藏作家”。她写了好多作品,荣获了一堆奖项,是一位“高产量高质量”的作家。在大作家面前,我只能望洋兴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长恨歌》讲述了上海女子王琦瑶的人生故事。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本来,她过着普通的上海女子生活。自从和同学吴佩珍成为好友后,她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吴佩珍有个表哥是导演,导演有个朋友程先生,是一位摄影师。程先生给王琦瑶拍照,发现了她的美。当时上海在举办“上海小姐”选美活动,程先生就极力鼓动王琦瑶去参加。在程先生和好友蒋丽莉的帮助下,王琦瑶获得了第三名,被誉为“三小姐”。

当我看到王琦瑶当选为“三小姐”时,我的内心是振奋的。我想,这下王琦瑶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她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了吧。

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剧情来了个急转直下。当上三小姐的王琦瑶,并没有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上海滩的大女主。

她认识了一位上海的大人物——李主任。这位李主任身居要职,财大气粗,出手阔绰。他第二次请王琦瑶吃饭时,就带她去老凤祥银楼,给她买了一枚宝石戒指,收服了王琦瑶。

李主任要支持王琦瑶读书,但她的选择,让我跌破眼镜。她不想读书,不想当朋友蒋丽莉那样的女博士……唉,王琦瑶啊王琦瑶,这么好的读书机会,你怎么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呢?

之后,李主任给王琦瑶在“爱丽丝公寓”租了一套房子,请了娘姨(也就是保姆),让她搬进去住,给他当外室。在李主任的供养下,王琦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贵妇人生活。

可这种生活,并不快乐。她的日子,除了吃喝玩乐,就是等待等待又等待。她是如何等待的呢?

书里有详细的描写:“她等李主任是寂寞,又是填寂寞,寂寞套寂寞的,真是里里外外的寂寞……她想,她和李主任的缘,大约就是等人的缘,从开始起,就是等,接下来,还是等,等的日子比不等的多,以等为主的。她不知道,爱丽丝公寓,那一套套的房间里,盛的全是各色各样的等。”

这种安逸的日子没过多久,李主任就出事了:他死于飞机坠毁。

从此,失去依靠的王琦瑶,开始被命运捶打。她在苏州的外婆家呆了一段时间后,又重返上海,继续住在弄堂里,靠着给人打针为生。

因为她的独特身世,她之后的感情经历十分曲折。她爱上了一个叫康明逊的男人,康明逊也爱他。但是,康明逊自己是二房太太所生,是家族中唯一的男丁。各种因素所限,他没法娶王琦瑶为妻。他们只好暗通款曲,王琦瑶还怀了孕。

王琦瑶本来想找中俄混血的男人萨沙顶包,给她的孩子当父亲,可萨沙后来逃离了上海。她只好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把孩子扶养长大。

王琦瑶情路虽坎坷,但她的人生也有幸运之处。她怀孕那段时间,正是动荡饥荒的时候,她和多年不见的程先生重逢,程先生非常尽力地照顾她们母女。可惜她对程先生,只有感恩之情,没有男女爱情。优雅温柔的程先生,最后却因为文化大革命跳楼自杀,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王琦瑶的女儿,叫薇薇。薇薇后来嫁了人,她丈夫先去了美国读书,她随后也跟了过去。留下王琦瑶一个人在上海生活。

这时,50多岁的王琦瑶,虽然美人迟暮,但美人自有风韵,年龄也掩盖不了她的美。一个26岁的上海男青年“老克腊”闯入王琦瑶的生活,他爱上了王琦瑶。激情过后,当他意识到两人的年龄差距时,他却退缩了,逃跑了。王琦瑶用金条诱惑他留下,他也不为所动。

王琦瑶的命运结局,更是荒诞无稽。她被女儿同学张永红的男朋友长脚杀死了。长脚偷走了她珍藏的金条。而那盒金条,是当年李主任仓促离开时,留给王琦瑶的。

王琦瑶在人生最辉煌时,因李主任改变了人生。王琦瑶的离世,也和李主任留给她的金条有关。曾经极致繁华,最后黯然落寞。一个上海女子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真是令人唏嘘。

现代的人们,很喜欢强调个人奋斗。可是,在时代的局限下,个人的命运,很难自主掌控。比如说王琦瑶,她难道没有为自己的生活付出努力吗?她费尽心力养家糊口,养育女儿,但最后却不得善终。《长恨歌》,是王琦瑶的悲歌,更是那个时代的女性悲歌。

那些跟王琦瑶有感情纠葛的男人们,李主任给她留了一盒金条,算是给她的人生提供了一些保障。程先生虽然爱而不得,可一直对她真心付出。

而王琦瑶真心爱过的康明逊,却是个十足的怂包。薇薇是他的女儿,他却不管不问,只让王琦瑶一个人承担养育责任。至于老克腊,他就是图一时新鲜,他哪里懂什么是爱。女人若是对某个男人动了真心,就很容易栽在这个男人手里。女人恋爱脑,真是要不得啊。

小说《长恨歌》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由关锦鹏执导,郑秀文、梁家辉、吴彦祖、胡军、苏岩等演员主演。我只看了一段,还没有看完,感觉胡军扮演的李主任,还挺有风度的。

王安忆获奖作品(王安忆的长恨歌)(2)

胡军、郑秀文主演的电影《长恨歌》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上海的描写,从环境到人物,都栩栩如生。看她的文字,更能深切感受到上海的城市风情。王安忆写的虽然是小说,但我觉得她在用诗一般的文字写小说,值得一看。

王安忆写上海的弄堂:“这种弄堂的房屋看上去是鳞次栉比,挤挤挨挨,灯光是如豆的一点一点,虽然微弱,却是稠密,一锅粥似的。它们还像是大河一般有着无数的支流,又像是大树一样,枝枝杈杈数也数不清。它们阡陌纵横,是一张大网。它们表面上是袒露的,实际上却神秘莫测,有着曲折的内心……弄堂里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上的衣物,带有点私情的味道;花盆里栽的凤仙花、宝石花和青葱青蒜,也是私情的性质;屋顶上空着的鸽笼,是一颗空着的心;碎了和乱了的瓦片,也是心和身子的象征。”

她写爱丽丝公寓的繁华,用花朵来衬托:“这又是花的世界,灯罩上是花,衣柜边雕着花,落地窗是槟榔玻璃的花,墙纸上是漫洒的花,瓶里插着花,手帕里夹一朵白兰花,茉莉花是飘在茶盅里,香水是紫罗兰香型,胭脂是玫瑰色,指甲油是凤仙花的红,衣裳是雏菊的苦清气。这等的娇艳只有爱丽丝公寓才有,这等的风情也只有爱丽丝公寓才有,这是把娇艳风情做到了头,女人也做到了头。”

她写邬桥的朦胧,是这样的:“早上,晨曦从四面八方照进邬桥,像光的雨似的,却是纵横交错,炊烟也来凑风景,把晨曦的光线打乱。那树上叶上的露水此时也化了烟,湿腾腾地起来。邬桥被光和烟烘托着,云雾缠绕,就好像有音乐之声起来。”

这本书,我就介绍到这里,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看一看,亲自体会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