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寿皇殿院内的楠木殿(寿皇殿复原之路)(1)

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寿皇殿气势恢宏。

寿皇殿院内的楠木殿(寿皇殿复原之路)(2)

西配殿为寿皇殿建筑主题展,详细介绍寿皇殿建筑群的位置、格局以及珍贵文物。其中北京中轴线全景立体沙盘可直观领略北京中轴线气魄和风采。

寿皇殿院内的楠木殿(寿皇殿复原之路)(3)

寿皇殿正殿局部还原清光绪年间情景。寿皇殿建筑群试运营推出《景山寿皇殿历史文化展》,向游客讲述寿皇殿的前世今生。

寿皇殿院内的楠木殿(寿皇殿复原之路)(4)

寿皇殿尚存的可移动珍贵文物无论规制体量还是工艺技法,都代表当时最高水准,彰显皇家气派。

寿皇殿院内的楠木殿(寿皇殿复原之路)(5)

寿皇殿正殿以局部原状式复原为设计理念,按清光绪年代记载还原,仿制了74件家具。

寿皇殿院内的楠木殿(寿皇殿复原之路)(6)

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少年宫和景山公园举行交接仪式,悬挂了半个世纪的“北京市少年宫”匾额被摘下。

寿皇殿院内的楠木殿(寿皇殿复原之路)(7)

复原前的寿皇殿正殿曾作为学生学习舞蹈、合唱的场所,几代人由此踏上艺术之路。

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经过4年规划修缮布展,22日开始接待游客。这是老北京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群对公众全面开放,至此,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实现首次整体亮相。

寿皇殿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总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总建(构)筑面积3797.68平方米,现在的寿皇殿建筑群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修建。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明清时期,景山寿皇殿是皇家举行祖先祭祀活动的场所,在寿皇殿中陈设帝后御影,每年皇帝要按照节令祭日和相关规定,到景山寿皇殿祭祀祖先,寿皇殿建筑群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祭祀文化,体现皇家祭祀礼乐、敬祖和孝道文化。

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从景山公园划出一部分让北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少年宫)使用。1956年1月1日,北京市少年宫正式在寿皇殿成立,自此形成了“一园两治”的管理模式。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市教委多方努力,寿皇殿建筑群于2013年12月31日正式回归景山公园并于2016年4月起对寿皇殿建筑群进行全面修缮,全面恢复了寿皇殿院落清乾隆十四年(1749)历史面貌,达到全面保护文物古建的目的。

寿皇殿系列展览将作为常设展,向观众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北京市中轴线文化宣传展示。

(记者 程功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