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舒服的定义是什么。

有的人觉得每个月至少出去旅游一次,住宿至少也得五百起的民宿酒店;每个周末得出去商场吃个饭、看个电影、买点衣服,这才叫舒服。

有的人觉得每天下班回家一家人待在一起,周末就去个公园逛逛,想吃什么就买,没有什么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安安稳稳的就是舒服。

但舒服的定义,一般不是由个体自己来决定的,而是由周围的环境决定的。

你可能觉得自己能吃饱饭,有个住的地方,就挺舒服了。但你身边的所有人,你所在的环境,都认为至少要有120平市中心大房子,30万以上的BBA,这才叫舒服,不然就是失败。你和朋友聚会聊天,广场上听大妈们家长里短,家人一起吃饭,说的都是张家二儿子买了奥迪,李家小姑娘嫁的男人市中心有两套大房子,王家大儿子在市政府提了正科此类的,你内心是很难坚持自己的“舒服”的。

同理,部委里的公务员舒服不舒服,其实不是取决于每个月发多少工资,而是取决于他周围的人,过的是什么生活。

大部分部委公务员,其实生活的圈子,相对还是比较封闭的,和体制外的沟通和交流并不是特别多。

因为部委不像地方,需要管理很多具体的社会经济事务,与企业老板、外面的人打交道,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部委公务员工作主要就是搞文字,做政策研究,来往的大多都是其他部委,或者是省厅等体制内人,与外界的交流渠道,其实主要还是同学朋友聚会。

那么,能不能达到部委里大多数公务员的生活状态,就是决定了你舒服不舒服的关键。

在一个五环外的屌丝公务员小区里,平时溜娃经常和大家在一起侃大山,对于部委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大致是有一定了解的,现在就来分析一下部委公务员这点收入,能不能舒服。

1.住房支出。这部分支出较少,公租房的,一个月大致就是一千多两千,如果是分到了经济适用房的,每个月房贷三千到五六千不等。

2.吃饭。大部分部委里都提供早午饭,一家人平时吃饭,也就是晚饭和周末三餐,家里有老人的话,这块支出多一点,大概一个月三千左右也差不多了。

3.孩子养育和教育支出。一般来说,孩子没上学之前,每个月养育成本,最低2000起。上了幼儿园之后,基本上2-4个培训班,每个月大致也是2000起。这还不算孩子买玩具,买衣服之类的。上小学的,这个支出会更高,甚至翻倍。

4.家庭水电煤气等日常开支。每个月除了水电网络煤气费,加上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大致算1500左右。

5.赡养老人支出。夫妻双方4个老人,生日、逢年过节孝敬,算下来,平均每个月2000块,这不算多。

6.每年丰年过节回家支出。一般都是暑期休假,或者是过年回家,约2次,一家三四口人,恰逢机票费用较高的时候,回家请客吃饭,朋友聚会,压岁钱,份子钱等支出,回家一次大概算10000块,共2万,也不算多,平均每个月2000元。

7.交通费用。就算全年公共交通,偶尔打车,每个月两口子节约点,就算1000块。

以上支出,大概每个月共15000元左右,基本上属于硬性支出,不包括你用车、请保姆、出门旅游、去商场消费、家里人生病等等支出。

家庭条件不好考公务员是好出路吗(不考虑住房的话)(1)

如果再加上出门旅游、偶尔去商场消费买点衣服、家里人生病、养个10来万的车什么的,每个月多支出四五千也正常。

这么算下来,部委里,一个家庭基本舒服的支出,每个月在2万元左右,一年就是24万。

而部委里一个工作七八年的公务员,一年全部收入大概也就是12万,能不能达到基本舒服,也就要看另一半了,

一般来说,另一半在北京,如果在体制外,一年挣10多万并不难,所以,部委公务员实现基本舒服,个人认为问题是不大的。

但这刚刚好。

但如果你平时需要经营点关系网才舒服,需要不时请人吃个饭,消个费,一次少了两三千似乎也很难下得来。

那你这点收入肯定就不舒服了。

如果你觉得想买点喜欢的电子产品、奢侈品、时常换换衣服、喜欢小资的旅行生活、喜欢去网红餐厅打卡发朋友圈、喜欢逛商场才舒服,那这点收入肯定也不会舒服。

如果你还希望有的积蓄,准备换个豪车,甚至买个房子才舒服,那你这点收入,会更加不舒服。

如果你总是要和体制外的朋友比较,你会更加不舒服。

所以,单纯依靠工资,很难过上大多数想象中的舒服生活,毕竟大多数人不是那种只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不和外界来往交际的人。

一部分部委公务员,是从另一半那里下手,比如找一个收入较高的另一半,实现优势互补。

还有一部分公务员,人家本身家底就比较殷实,父母的积累的资源和经济基础,都很雄厚,工资就是零花钱,多少无所谓。

所在的五环外公务员屌丝小区,基本上都是普通人家的屌丝,那些家世较好的人,都是住在市内,即便分了房,也不会来住,拿来出租。所以我们小区舒服的生活标准,相对较低。

当然,很多人会认为,每个月消费两万块,这水平在全国来看,已经属于很高了,怎么谈不上舒服呢?很多农民工一个月才赚三四千,六亿人一个月赚不到1000元。

正如之前所说,舒服的标准,不是由绝对数字决定的,而是由周围的环境决定的。

大部分部委公务员,都是出身名校,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比较强,他们如果在体制外,往往都能有更高的收入,并且他们的朋友同学,大多都是高收入群体。

拿部委公务员和农民工做对比,这个逻辑有点扯淡。

但既然选择做了部委公务员,舒服不舒服,最终还是内心的选择。如果我们在内心价值观里,能够从容安乐地过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不去做无谓的对比,那无疑是可以很舒服的。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