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的都市情感剧《都挺好》自今年3月首播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激发了许多评论,倪大红老师饰演的苏大强一角以其鲜明而奇葩的性格特征成为话题人物,甚至出现了许多以其形象和『名言』为主题的表情包。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死的(南宋临安版苏大强)(1)

喝手磨咖啡才能续命的苏大强

苏大强趁手的『武器』是倚老卖老用所谓『孝道』绑架子女的各种『作』,看着他的做派,不由得想起历史上一个晚年也有些奇葩的人物——宋高宗赵构。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宋高宗赵构在当了36年皇帝以后,以『倦勤』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也就是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这一年赵构56岁,到他1187年去世,他一共做了25年太上皇,这25年,宋孝宗以天下养,赵构过的是滋润的太上皇生活。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死的(南宋临安版苏大强)(2)

赵构活到了81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

首先是过生日,赵构的每次做寿都大费周章排场十足。

赵构的生辰是农历五月二十一日,这天被南宋官方定为『天申节』。

话说淳熙三年(1176)天申节即将到来,史书记载宋孝宗献上的寿礼:

进奉银五万两,绢五千匹,钱五万贯,度牒一百道,用绿油匣二百个。上贴签云:"臣某(御名)谨进。

孝宗当了皇帝,但在太上皇面前还是自称『臣』,寿礼也很丰厚,银子和钱在当时自然是货币,绢和度牒也具有财富的功能,要知道根据《绍兴和议》,南宋每年向金国进贡的也只是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对照下来,赵构过一个生日,寿礼的数目着实不少。

淳熙八年(1181),孝宗本打算为75岁的赵构再行庆寿,但是赵构婉拒,不过为表孝心,孝宗还是献上了巨额钱财,史载:

是岁太上圣寿七十有五,旧岁欲再行庆寿礼,太上不许,至是乃密进黄金酒器二千两。上进银三万两、会子十万贯。太上云:『宫中无用钱处,不须得』。上再三奏请,止受三分之一。

从表面上看,赵构很客气也很知趣,先是『不许』,又说了貌似很实在的『宫中没有用钱的地方,不需要』,最后只接受了三分之一,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孝宗真给少了,赵构立马就不答应。

有一年(具体不详,但是肯定在1174年之前),因为天灾的缘故,各地上交的赋税少了很多,加上军费开支庞大,宋孝宗只得裁减皇宫的用度,负责官员在没有请示孝宗的情况下削减了德寿宫(太上皇赵构所居的宫殿)的用度,这下赵构不高兴了,他当着宫女、太监的面大发雷霆,指责孝宗『不孝』,据说还不吃不喝了,孝宗听闻之后自然很是不安,便请求宰相虞允文帮忙前去说明原委,赵构知道虞允文的来意,摆着个臭脸说

朕老不死,为人所厌。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死的(南宋临安版苏大强)(3)

赵构也曾经为寿礼多少而绝食。

虞允文还能怎么说,只好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皇帝圣孝,本不欲如此,罪在小臣,谓陛下圣寿无疆,生民膏血有限,减生民有限之膏血,益陛下无疆之圣寿。

赵构听了『无疆之圣寿』这样的善颂善祷,才转怒为喜。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发现,即使赵构主动说生日寿礼钱可以少,宋孝宗也不敢答应。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死的(南宋临安版苏大强)(4)

太上皇赵构居住的德寿宫及其附属建筑面积大小与临安皇城差不多。

其次是造房子,赵构的太上皇生涯中营造不断。

赵构居住的德寿宫本身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但是他还不满意。先后在德寿宫所在的北内后苑(德寿宫被称作北内,与皇宫南内并称)修建了冷泉堂、聚远楼等建筑。

冷泉堂边上赵构安排人叠巧石为飞来峰,另外开辟了一个大池,将湖水引注其中,模拟西湖景色,聚远楼则是取苏轼诗句命名,在冷泉堂的西面。

冷泉堂前面有假山、修竹、古松,就是利用大量的茂密林木用来遮挡阳光,祛除暑气,冷泉堂前的大池水波溶溶,聚远楼前也凉风阵阵,营造出被誉为『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的仙境一样的感觉。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死的(南宋临安版苏大强)(5)

赵构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同样功能的避暑用的楼堂馆所,他还修建了翠寒楼,翠寒楼同样利用水池和植物的安排来祛除暑气,长松修竹,浓翠蔽日,还有一个十亩大小的水池,里面有上万株荷花,翠寒楼凉快到有点冷的地步,据说三伏天的时候,翰林学士在里面瑟瑟发抖,可赵构还为图爽快要喝冰镇的清凉饮料,说起来,也是一个任性的老人家。

为了赏月,赵构还特别建造了香远堂,仅以建材而论,其中桥梁用的是四川官员进贡的白玉,亭子用的是新罗的白罗木,御榻、御屏、酒器、香奁、器用用的都是水晶……

经过多年营造,德寿宫北内大小布局与临安皇城相近,有几十座宫殿和园林建筑。

其实,要点钱花、吃点好的、住点好的都还不算什么,但是说是倦勤养颐,赵构还是会干预政事,甚至不惜使用冷暴力。

有一天,赵构到灵隐寺喝茶,有个行者(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对他照料得很殷勤,赵构打量了一番这人说:『我看你的样子不像个行者。』行者哭诉:『我本是一个知府,因为得罪了上司,被诬陷降罪,贬为庶人。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老此处投亲,做这样的贱役。』赵构当即拍胸脯说:『我明天替你去向皇帝说明。』回宫后赵构倒是没有忘记对皇帝讲要复他的职。可过了几天后他再去灵隐寺,见这个行者还在,回宫后赵构就在宴饮时怒容满面,孝宗小心翼翼地问赵构为何生气,赵构又说出了那番老套路的话:『我老了,没人听话了。那行者的事,我几天前就同你讲了,为何不办理?』孝宗回答说:『我昨日已向宰相讲起,宰相一查,说此人是贪赃枉法,免他一死已经宽大,再要复职实在不行。』赵构哪里管这些,执拗地说:『你这样叫我今后怎么再见人,我已经答应他向你求情。』孝宗无奈,只得去对宰相说:『太上皇大发脾气了,那人即使犯了谋杀罪,你也得给他复职。』宰相当然只得照办。

为了死要面子,赵构不管是非,非要干预朝廷的用人行政,任性的程度已经是完全没谱了。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死的(南宋临安版苏大强)(6)

赵构书法《洛神赋》。

在赵构看来,孝宗的皇位都是自己给的,而且自己早早就传位给他,这个儿子自然要感恩图报,自己怎么作都是合理的,孝宗自然也只能百依百顺,最后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孝字的庙号,然而,赵构靠着倚老卖老在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折腾,也实在是令人反感——赵构曾经因为仁宗的第十个女儿鲁国公主老是向自己为儿子要官怼过这位老祖宗(曾祖辈的老太太),但轮到自己,换位思考是这辈子也不会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