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博士育儿

你以为婴儿期是人一辈子最“笨”的阶段?太小瞧婴儿了!

咱们宝宝也是带着一身本领来的呢,很多特殊的反应只有婴儿期时期才有,这些“早期无条件反射”一方面为孩子适应这个世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是观察婴儿生长状况的依据,有些充分利用起来还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能力发展。

下文给大家介绍一些主要的无条件反射,帮你了解孩子的神奇本领。

1、爬行反射

当新生儿在俯卧位时,会出现以腹部为支点的匍匐动作,这就是爬行反射。

新生儿比较重要的八个无条件反射:早期无条件反射(1)

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短时间内保留着,一般到2个月左右就会消失。等到七八个月时重新出现,这时就是已经学会爬行的自觉行为了。

趁着孩子与生俱来的对水的喜爱还没消失,家长不妨多带孩子去游泳,每次游泳时间15分钟左右。

这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体能和智力,更主要的是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再次找回母亲宫内的感觉,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对于新生儿,游泳前要注意把孩子的肚脐处贴上防水护脐贴,游泳后也要注意消毒护理。游泳期间和孩子进行良好互动,有利于维持孩子对游泳的兴趣。

3、行走反射

小宝贝的双腿明明还没什么力量,不足以支撑自己的体重。但当爸爸把手放在他的腋下支撑住他的身体,并且让他的脚掌接触地面时,他会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开始走路。这种反射叫做“行走反射”。一般在孩子出生第8天开始,到2个月时消失。

新生儿比较重要的八个无条件反射:早期无条件反射(2)

爸爸妈妈们充分利用宝宝的这一能力,用手托住孩子腋下,两个大拇指控制住孩子头部,并让他脚掌接触床,帮助他进行动作练习,能锻炼孩子腿部肌肉,促进孩子提早学会走路,从而促进脑发育成熟,促进智力发展。

要注意的是早产儿和佝偻病患儿不宜进行此项练习,练习时动作要轻柔,可以边做边逗引孩子。一旦孩子情绪不好立即停止。

一般除了腹泻、发热等患病情况下,可以坚持每天在喂奶半小时后进行,一天4次,一次3分钟左右。这样下来,两个月后宝宝会形成条件反射,扶站即走,乐此不疲。一般在10个月左右就能独立开步行走。

4、拥抱反射

有时宝宝的头突然转动,或者被声音惊吓到之后,他会做出一系列反应:伸开四肢、伸直脖子,接着又迅速把两只胳膊收拢,呈拥抱状。这种反应也是新生儿特有的表现,被形象的称为“拥抱反射”。在第一个月内表现最强烈,在2个月左右消失。

这种状态和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的形态一样,都是蜷缩式,会给孩子安全感。

新生儿比较重要的八个无条件反射:早期无条件反射(3)

所以在宝宝出生后如果经常睡不踏实,可以让孩子采取俯卧的姿势入睡,让孩子产生拥抱反射时不至于落空,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减少因拥抱反射造成的惊醒。(在孩子转头不顺畅时,采取俯卧姿势时最好家长守在身边,并保证床铺稍硬、不塌陷,周围没有过多玩具堆积。)

5、握持反射

手指轻触宝宝的掌心,宝宝会紧紧握住。这时往上提,他会握得更紧,即使身体被带起来也不松手。这种反射叫做“握持反射”。在3个月左右消失,之后会逐渐发展成为有意识的自觉抓握行为。

新生儿比较重要的八个无条件反射:早期无条件反射(4)

如果在碰触宝宝掌心时没有出现握持反射,可以通过反复逗引、触碰唤起他的反射,如果一直没有出现握持反射,最好找医生检查一下。

在宝宝握持反射还没消失的时候就可以训练他有意识的抓握行为。把布娃娃、绒布条等玩具放在宝宝手中保留一会儿,宝宝会出于握持反射紧紧抓住不放。

这时可以轻轻地从指根到指尖抚摸他的手背,这时他的握持反射就会中断,紧握的小手张开。这个时候再把玩具塞到宝宝的小手里,并握住他抓握玩具的手,帮助他学习抓握。

也可以把食指放在宝宝的手心里让他抓握,并轻轻摇动他的手向他问好,引起宝宝愉悦的情绪。等宝宝抓好后,再把手指从宝宝的手心移到手掌边缘,看他能否抓握。

6、巴宾斯基反射

用手指由新生儿脚跟轻轻向脚上轻划足底外侧,宝宝的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这就是巴宾斯基反射。

出现这种反应表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正常。但是爸爸妈妈不要经常挠宝宝脚底,这种动作会让宝宝很不舒服。反射约在宝宝4-6个月左右出现,在8-12个月左右消失。

7、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

当新生儿面颊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会出现寻觅乳头的动作。用手指抚弄新生儿面颊时,他的头也会转向刺激方向。这就是觅食反射。

而当宝宝的口唇碰到乳头、手指时,他会相应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蠕动。这是吸吮反射。

新生儿比较重要的八个无条件反射:早期无条件反射(5)

两种反射都为新生儿的生存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在3-4个逐渐消失,之后会被饿时主动的进食行为代替。

当觅食、吸吮这些动作的反射性越来越小、目的性越来越强时,宝宝就开始会用这些动作来安慰自己了。比如吃手,就是他用来安慰自己的方法之一。

8、强直性颈反射

又称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当新生儿仰躺着的时候,将他的头会转向一侧,保持他的下颔位于肩部上方,宝宝会伸出与脸朝向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姿势像击剑一样。一般在3个月后消失。

新生儿比较重要的八个无条件反射:早期无条件反射(6)

这种反射存在的意义在于在宝宝出生后的短月龄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正常情况下,并不是每一次均能引发这种反应,所以当爸爸妈妈们发现自己宝宝没有出现这样反射时也不用担心。

9、防御反射

遇到强光时眨眼、舌根被搅动会引发呕吐动作、异物进入鼻腔毛细管壁会打喷嚏……这些都是宝宝的防御反射,出生后几天内就能对刺激产生反应。一般这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反射后期也不会消失。

这些早期的无条件反射是判断新生儿成熟的标志,如果脑神经受到损伤,会失去某一类反射,爸爸妈妈应加强逗引,无效时立即到医院检查。

出生几个月之后随着脑神经发育日渐成熟,一些反射会消失,被自觉行为代替,如果脑发育落后,消失的时间会延迟。

所以在早期,爸爸妈妈们充分利用起无条件反射,帮助孩子建立自觉的运动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