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写信要追溯到小时候,大概是上小学一次听广播里讲耶稣,节目后留下的通讯地址是香港某某大道某某号,我写了一封信寄了出去,当时花了我8分钱的邮资信寄出当然如石沉大海,说实话我那时根本不知道耶稣是谁,还错把耶稣改了名写成了爷苏,现在想想真是好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与书信有关的日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与书信有关的日子(写信的日子)

与书信有关的日子

我第一次写信要追溯到小时候,大概是上小学一次听广播里讲耶稣,节目后留下的通讯地址是香港某某大道某某号,我写了一封信寄了出去,当时花了我8分钱的邮资。信寄出当然如石沉大海,说实话我那时根本不知道耶稣是谁,还错把耶稣改了名写成了爷苏,现在想想真是好笑。

我们家在本地没有亲人,父母的亲人都在千里之外,当时只有靠鸿雁传书来排解父母对亲人的相思之情。母亲没有文化不识字,父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全家八口人的生活,哥哥姐姐下乡的下乡,到农村去的到农村,写信的事自然落到了我这个老儿子身上。给二姨写、给老姨写、给舅舅家写、给远在老家的叔叔大爷家写。写信最多的时候是初中刚毕业,同学们有的不上高中去当了兵,同学情谊只能靠写信来延续,记得一次同学给我回信说我写给他的信,既幽默又风趣,使他在枯燥的军营生活中找到了一种精神快乐,他要我多给他写信,这就是信的魅力。一个儿时要好的伙伴当时也在部队服役,我通过别人要到了他的通讯地址,写了一封信给他寄过去,没多久便收到了他的回信。我能想象出当他收到我信的时候的惊讶和感动,多年失去的友谊通过写信又失而复得了。

1985年我参加一个函授班学习法律,和校方沟通全是通过书信。父亲退休后一个人在外打工,我们父子的交流也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完成的。写信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收到信写回信更是一个必须要还的礼节。当你铺开信纸一笔一笔的书写,头脑中时常浮现出对方模糊的记忆,写几句话在逐字逐句仔细研读一下对方的来信,生怕忘记回答哪一个问题,怕愧对来信者的一片情意。

母亲没有文化却懂得写信的规矩,写好的信纸先折起一头,翻过来再折起另一头,两头的折位正好相对。母亲说这叫跪着叠,给长辈们写信都要这样叠。我照母亲说的叠好后看信纸的样子,还真像一个人在下跪的姿势,不知道没有文化的母亲怎么会知道这种叠信的礼节,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每写一封信都是放飞一次心情,把信投进邮筒盼望回信的那份期待真的有些浪漫。有多少年没有写信了,自从有了电话亲戚朋友都是通过电话交流。有了互联网什么事情都可以在网络解决,网络上可以写心情、写日志、写好了一封信点击一下便可以发送到对方邮箱,省去了贴邮票跑邮局的烦恼。时代真的进步了,网络变得方便快捷的同时我发现自己有时提笔忘字了,我想这和不查字典不写信应该有很大关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