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1)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2)

四月春意浓,桃花笑东风,这里林海涛涛、广阔无际,这里花香四溢、美不胜收,这里山清水秀,林深泉清,这就是位于扎鲁特旗的罕山自然保护区,属大兴安岭南麓山地向锡林郭勒高原平原的过渡地带,是目前保存较完好的天然次生林区域,有大鸨、金雕、棕熊、雪兔、黄羊、马鹿等珍稀濒危动物及鸟类100余种;有龙胆草、刺五加等100余种野生中药材,是森林草原的典型景区。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3)

为什么这的美景如诗如画?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畏艰险、忠于职守,维护林区安宁 、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用坚韧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他们就是扎鲁特旗公安局罕山林场派出所民辅警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4)

“心系”草木,夕拾芳华

冬去春来,风霜雨雪,气温回暖,野外风干物燥,眼下正值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扎鲁特旗公安局罕山林场派出所民辅警日复一日迎着晨曦,踏着夜色,奔波于高山密林中。“不要使用明火,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罕山林场的每一片绿色。”这是副所长布和毕力格日常工作中常常说的一句话,每逢林区防火期,他都坚守在森林防火第一线,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使他对辖区内的林情、地形非常熟悉,他在野外巡护,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在从警的这些岁月里,他们最懂得珍惜,也为这身藏蓝色的戎装感到骄傲,只因他们在这样的团队感到骄傲和自豪,团队的每一位同事勇担当、有作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一起锻炼成长,共同努力守护好林区的一草一木。

“负重”前行,永不止步

“守护绿色家园是我们的职责,作为一名警察,应以林为家、以警为荣。”就是以这样的敬业精神,长期坚守,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52岁的布和毕力格及同事们由于长期在林区工作,潮湿、寒冷的环境中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每走一步,身体都伴随着极度疼痛,每逢遇到恶劣天气,他们都需要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顶风冒雨、爬冰卧雪,一次次成为护航林区的“逆行者”。记得那是2004年冬天,布和毕力格带着民警在林场辖区巡逻,远处发现有骑马持枪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犯罪分子,迅速接近,不顾危险,将犯罪分子扑倒、控制,将其抓获,成功解救一批野生动物。他说道:“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些后怕,将枪支缴获时,子弹已经上膛,一旦击中,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如果巡逻时再碰到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依然会冲上去,因为这是我们身上的责任”。即便这样他们对森林的热爱却丝毫没有改变,热情不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永做“两个屏障”的忠诚卫士。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5)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6)

“偏爱”林区,守护生态

“已经连续5个春节没有回家了,其实也挺想家”,这是罕山林场派出所民警王北说的一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他们心情的真实写照,每当过年过节都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享受开心的时刻,而民警们却甘心在岗、默默守护。一年中有300天在林区中忙碌,可以说在林区每一角落里都留下了他们辛勤工作的脚印。30年来,办理各种案件1800余起,救助野生动物500余次,收缴各类木材近200余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因为工作,他们常常忽略了对家人的关心,面对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和经常见不到的爱人,有愧对妻子和家人的心酸和无语的泪水。但是他们因为头顶的警徽、身上的警服、以及党和人民给予的厚望和期待,他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不能有一丝松懈,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尽己所能,无怨无悔。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7)

“扎根”罕山,此生无悔

回望30年,有新老交替,也有默默值守,当年意气风发、风华正茂,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如今芳华已逝、华发染鬓,送走的是年华,留下的是真情,守护的是初心,留下的是绿洲,流逝的是青春,拥抱的是情怀。多年的光阴里,他们就像苍松一样扎根基层一线,忠诚履职、守护罕山,但任凭时光流逝,始终不变的是他们对党的忠诚和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更是那颗无比坚定的入警誓言,深深的诠释着“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8)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用汗水和青春为人民守护着青山绿水,守护着诗与远方,是蒙古马精神的自然流露,更是扎旗公安人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中的楷模!

文字:韩志朋

图片:于知峰

编辑:陈晓雯

审核:王强

监制:张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山人楷模(罕山脚下的守山人)(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