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之役,清军战败,北京失陷,慈禧皇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皇后连夜脱逃,西狩长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9月7日,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宣战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

关于赔款方面,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6个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5亿两,赔款的期限为39年(1902—1940),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8亿两(982,238,150两)。

庚子赔款历史真实案例(清末庚子赔款的筹款)(1)

除此以外,各发生教案省份,还需按照戕害人命、焚烧教堂的实际情况,承担本省教案的赔偿:

庚子赔款历史真实案例(清末庚子赔款的筹款)(2)

单位:两

辛丑条约前,清政府每年岁入约8,800万两,岁出约10,100万两,早就陷入年年入不敷出的窘境,签订条约后,每年约增加2520万两的开支,除去外国银行借款,每年还要筹款2000万两以上。为此,清政府将每年赔款的大部分(1880万两)完全摊派给各省,并在后面又追加摊派到2292.2万两/年:

庚子赔款历史真实案例(清末庚子赔款的筹款)(3)

对各省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以安徽省为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省岁入600.7万两,岁出674.2万两,在财政赤字73.5万两的情况下,又增加占岁入20%的125.7万两庚款摊款,无疑是个很重的负担。

庚子赔款历史真实案例(清末庚子赔款的筹款)(4)

当然对各省来说,摊派下来的庚款,还是要摊派到下面州县去的,还是以安徽为例: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除了田赋、藩库、厘金局、外债承担外,尚将6.87万两庚款摊派到各州县:安庆府(8900两)、徽州府(1800两)、池州府(6700两)、太平府(3200两)、宁国府(7800两)、庐州府(7800两)、凤阳府(5500两)、颍州府(11500两)、泗州(3000两)、和州(3300两)、滁州(1600两)、六安州(3600两)、广德州(4000两)。

庚子赔款历史真实案例(清末庚子赔款的筹款)(5)

当然,清政府各级衙门为了拼凑庚款,采取了:田赋折银、田赋加成,裁减军费、裁减薪饷,增加盐课、盐斤加价,茶糖烟酒加厘,百货抽厘等多项措施。

1、田赋折银,清政府征收地丁与漕折一向折银,而老百姓手里只有铜钱,按什么价格这算,只能由各级衙门说了算。辛丑之后,安徽、河南地丁每两兑钱分别上涨300文和100文;江苏苏属地丁毎两兑钱上涨200文,宁属地丁每两兑钱上涨100文,漕粮每石兑钱上涨200文;江西、湖北地丁每两兑钱上涨皆100文,漕粮每石兑钱上涨140文和160文。陕西丁银每两收差钱4钱。上述附收,除供差外,余数尽充赔款,1910年,年余数已达40万两。

2、田赋加成,福建丁漕每两加征400文,叫“随粮捐”;浙江丁漕每两加征300文,叫“粮捐”;安徽丁漕每两加征200文,叫“丁漕捐”;江西地丁每两加征100文,漕粮每石加征160文,叫“按粮捐”;四川每年加征亩捐100万两,叫“赔款新捐”;新疆丁漕则不分本色折色,每石一律加耗羡银1钱,叫“田赋耗羡加捐”;江苏苏、宁二属每两另加征200文,叫“赔款钱”;山西每亩摊银1钱5分,叫“亩捐”。

3、裁减军费,为了筹措庚款,清廷加快了削减腐败无能的经制兵(法定国防军,包括八旗和绿营)。继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裁汰绿营七成,勇营三成后。决定除编入巡防营外,绿营全部裁汰。

4、裁减薪饷,主要是摊廉,即按照一定比例,逐年扣除文武官员的养廉银。如曾一次性从漳州、泉州等地府库中提走养廉银1.5万两。两江官员就按级别,分别领取打七、八、九折的养廉银。

庚子赔款历史真实案例(清末庚子赔款的筹款)(6)

5、增加盐课。直隶盐课,道光年间每引征银1两6钱3分5厘,咸丰、同治年间每引征银1两2分3厘,庚子后,加上“赔款加价”名目,每引征银3两2钱9分8厘;江苏为了筹还赔款,每年约计增盐课60万两;浙江盐引加课,每引加征4钱;湖北每炉加收钱1000文;贵州1903年规定:川盐每引加厘银4两,粤盐每包3钱6分,1905年毎百斤抽银15两。

6、盐斤加价则有两种:一种是户部规定的全国统一加价,另一种是各省的自行加价。户部筹款办法的第七条规定:各省盐斤一律每斤加价4文。按此规定,各省都被规定一个摊派数目,如:直隶全年缴银46万两,河南24万两,湖南30万两。

有些省分于统一加价外又自行加价,如湖南摊派每斤“报效口捐”四文,1910年全省实收数达93万余两;江西于粤盐每斤加“口捐”十文;河南也将芦、潞、淮、东四纲引盐每斤一律再加3文,每年收银40万两。

湖北、湖南主要销售淮盐,江苏已在淮盐上加价4文,湖北、湖南又加4文,湖南另外再加“报效口捐”4文,实际每斤盐加价12文。

据宣统三年(1911年)庚戌内阁会奏说:“国家岁征盐税,同治以前不过1200万两,光绪季年增至2800/2900万两,及试办宣统三年预算,各省盐务收入乃增至4000余万两。

7、茶糖烟酒加厘,为了拼凑赔款,清政府还大量地增加茶糖烟酒税厘。户部筹款办法中规定:茶糖烟酒厘一律加抽三成,派定各省加征达646万两。

下面各省,则于加征之外另有加征,湖北是加倍征收;浙江加抽三成之后,复于1904年加抽五成。陕西烟酒厘金加倍征收,糖厘加抽八成。河南烟酒每斤加价8文。

清政府对自产的阿芙蓉膏征收税捐,户部的筹款办法中规定增加土药税厘三成,到了各省,增加的比例更要大,1900年,全国土药厘金为180万两,到1907年,增至900余万两。

8、百货抽厘,江苏抽厘(国内贸易税)货物达1,241种,四川894种,广东967种,广西竟多达1,942种。全国厘卡约在2,500个以上,苏州至昆山不过50余里,竟有4处卡”。全国各省抽厘都在5%以上,江西、浙江、福建竟高达10%。

由于官吏的竭力搜刮,厘金收入迅速增加,1902年前全国年收不过1600余万两,1903年后增至1,700多万两,到1907增至1,900多万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