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11时整,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上珠峰峰顶,一同登顶的还有华测导航研制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这是国产北斗定位装备第一次登顶珠峰,全球最高峰。

申话服贸华测导航(申话服贸华测导航)(1)

对于国产北斗装备的高光时刻,华测导航副总裁胡炜是重要的见证者,彼时他刚从广州举家搬迁到上海,进入华测导航,便着手负责推进这个项目。

北斗设备要登顶珠峰,至少要接受几个挑战,一是低温极限,最低气温可能到零下四十度;二是低压环境下的器件问题,珠峰的气压只有正常环境的三分之一,“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是,登顶珠峰一年大概只有5月的几个窗口期,不是每次都能登上去,这也要求必须确保一次成功,这对测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胡炜说。

“我们是2019年10月接到这个国家任务,按照时间表,2020年1月就要把设备送到国家检测机构进行各种能力测试,3月队伍就要到珠峰基地了,最后定在5月份登顶。”胡炜说,中国测量珠峰,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1975年,就像在电影《攀登者》看到的那样,当时采用的是传统光学测能仪器;第二次在2005年,采用了光学设备,都是进口的。

“时隔十五年之后,2020年第三次测量珠峰,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是我们第一次所有设备都采用中国自主制造国产的设备,第一次采用我们国家服务中心的信号进行处理,结合其他信号一起。”胡炜说。

2020年5月27日11时整成功登顶珠峰的那一刻,“我们确实觉得蛮自豪的。”胡炜说,以前,全球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可能就是便宜,但珠峰高程测量成功,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靠谱,中国制造的测量仪器装备和能够提供的服务,都是值得认可和尊重的。

作为一家扎根上海的、从事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相关软硬件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行业客户提供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的中国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领域企业之一,华测导航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已广泛应用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海外市场实现近60%的增长,营收近3.2亿元,“我们的未来目标是,总营收超过百亿元,能进入世界前三。”胡炜说。

扎根上海,打造时空智能创新特色产业生态

2023年,将是华测导航扎根上海的第二十个年头。“在北斗领域,上海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优秀的发展空间和有力的支持。”胡炜说,得益于上海的营商环境,上海聚集了一批领先的北斗企业,并具备行业内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这几年,上海的北斗产业发展一直都在‘快车道’上。”

2021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北斗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瞄准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需求,着力突破北斗关键技术、大幅提升基础能力、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到2023年末,将上海打造成为北斗产业自主可控、多源融合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引领集聚区。

华测导航所在的青浦区,此前也推出了《青浦区关于加快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支撑性意见,并于2011年划出了徐泾镇的一处地块建设了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后续又划出了赵巷等地块作为华测导航北斗时空智能创新特色产业生态园区和北斗功能性平台支撑基地。

2017年,华测导航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上海市首家在A股上市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企业。同时,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华测导航如今已形成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和公共事业、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四大板块,而且每个板块都有表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2021年华测导航实现营收19.03亿元,同比增长35.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49.45%。在公司的四大行业板块中,建筑与基建营收8.6亿元,地理空间信息营收3.45亿元,资源和公共事业营收约6.09亿元,机器人和自动驾驶0.89亿元。

申话服贸华测导航(申话服贸华测导航)(2)

在资源和公共事业板块,华测导航研发的北斗高精度自动驾驶设备,已在在上海崇明的农场、光明集团旗下的农场使用。其设备安装在农机上,其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自动驾驶、自动作业,在“耕、种、管、收”等各个农机作业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大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

在地理空间信息板块,此前,华测导航深度参与由上海市测绘院承担的新型基础测绘试点项目,利用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及激光雷达、视觉、惯导等传感器的集成,采集多源融合数据,应用于新型智慧城市管理。该项目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的采集设备和采集技术,实现了城市全息数据的实体化、三维化,构建了地上地下、室内室外、二维三维、历史现状一体化的城市全息信息模型,能够满足以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对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中对高质量、高效率、全要素覆盖的动态空间全景信息的需求。

申话服贸华测导航(申话服贸华测导航)(3)

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板块,“目前,虽然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板块的营收规模相对较小,但未来可能是增长最快的。”胡炜说。2022年上半年,华测导航已被指定为哪吒汽车、吉利路特斯、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等的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项目车型量产后,每年收入根据当年实际订单情况进行确认,预计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对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公司将更稳健的做好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打磨乘用车卫惯组合产品,持续投入优化核心算法,同时积极布局车规级芯片、全球SWAS广域增强系统,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华测导航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梦婷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说。

从装备到服务,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

近日,华测导航发布了重磅产品“华测一张网”,这是一套高精度位置增强系统,通过自研参考站接收机和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参考站)服务算法,能够让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芯片及终端的定位精度从米级提升至亚米、厘米乃至毫米级。该套系统可在除港、澳、台、西藏及少数无人区外提供7*24小时服务,将服务于地理信息、精准农业、机器人等多种行业。

华测导航在全国建设了4235个基准站,打造了目前全国基准站密度领先、布局合理的一张网。这些基准站全部采用了曾在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出色完成峰顶GNSS测量任务的华测导航自研参考站接收机P5,设备、供电、通讯均采用双备方案,在卫星数据质量、通讯质量两方面,都比国家规定的基站建设标准高10%以上。在算法层面,华测一张网首次引入人工智能,在上万种RTK作业场景的训练下,这套算法能够使电离层建模能力提升超25%。

华测导航表示,将持续投入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算法打磨,构筑公司基础平台。未来,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将面向全球客户提供精准可靠安全的位置增强服务。

显然,华测导航的产品正在从硬件设备的生产和销售,走向解决方案占比不断提升的提供商。围绕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核心,华测导航已逐步构建起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两大核心技术护城河。

“公司的愿景是‘用精准时空信息构建智能世界’,智能世界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它将建立在由高精度时空信息所构成的底座之上。”华测导航副总裁胡炜说,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下一步将是继续挖掘北斗的应用潜能、开拓北斗的应用领域,让北斗赋能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快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从上海走向全球,提升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根据欧盟航天计划机构(以下简称“EUSPA”)2022年发布的《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地球观测”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市场报告)》,预计到2031年,将有超过100亿台GNSS设备(该报告所指“GNSS设备”含智能手机、汽车、航空、精准农业系统、搜索和救援设备等)投入世界各地使用。从2021年到2031年,GNSS设备的年出货量预计将从18亿台增长到25亿台,未来十年,预计全球GNSS下游市场收入(涵盖设备销售和服务相关收入)将以9.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1年达到4920亿欧元。

“国际市场的机会很大,它也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市场。”胡炜说,中国厂商在海外的市场占有率都还比较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实际上,早在2006年,华测就整合成立了国际平台,负责公司的国际业务。国际平台成立后,先后中标国外多个重点大项目,将华测RTK、GIS、CORS、无人机、三维激光、海洋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等各条产品线上的高科技自主研发产品远销到全球120多个国家。

“由于存在时差问题,为了在海外提供及时的本地化服务于支持,华测导航在欧洲、北美、印度等地都建有分公司。”胡炜说。

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华测导航的海外市场业绩情况增长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3.26%。“长期来看,海外市场业务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点之一。”胡炜说。

在胡炜看来,2020年,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首次登上珠峰峰顶,这意味着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装备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国内厂商在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发展中崛起,产品性价比优势渐显,品牌知名度、客户认可度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国内企业在海外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在全球GNSS市场中的份额将持续提升。”胡炜说。

提到上海数字贸易发展建设,在胡炜看来,上海不仅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也有很强的人才优势,比如微电子人才,包括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这都为华测导航等企业提供了沃土。上海发展数字贸易,可为传统的货物贸易提供数字化的增值服务,这也为正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制造和服务企业,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带来非常多的帮助和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