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姑娘名叫米朵朵,她是个平凡的小学生,她的生活跟我们一样,有烦恼有欢笑,要学习也会跟小朋友闹矛盾;可她,却又是一个特别不平凡的小姑娘,因为她上学的故事,被妈妈写进了书里,被更多不认识她的小朋友和家长了解、传阅、讨论着。

每个女生都是上帝派来凡间的天使(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有个米朵朵)(1)

百度上说《米朵朵上学记》是一套真实描写当代小学校园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作者任小霞根据自己的女儿的成长经历编著而成,里面记录的都是女儿真实的成长历程。到底有多真实?读完以后,我的脑子里就塑造出了一个性格特色都颇为鲜明的小女孩。

横向上看,一个鲜活的小女孩跃然纸上

书里通过米朵朵在学校跟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家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相处的点滴勾勒了一个人物性格非常丰满的小女孩。

在米朵朵身上我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甚至是我自己的,她有着一颗天真纯净的心灵,有着睿智的头脑,还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我相信米朵朵就是作者女儿的化身,它一定不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这种有血有肉、生动有共鸣的人物形象必然是作者倾注了很多心血才能写出来的。

然而,任何文学创作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米朵朵无疑是真实存在的,但我还是要说,作者给我们塑造的米朵朵的世界,是趋向于理想化的。在书里你可以看到,朵朵的父母家人是和蔼可亲,彼此关心的,但现实中又有多少孩子的原生家庭是这样堪称完美的配备?老师都是充满童趣且永远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衣服上被贴了恶作剧的条子没有生气反而打趣说是个大笑话;朵朵的玩具落在爸爸车上没有东西义卖,老师就给他10元钱鼓励她自己想办法;朵朵因为穿了男生的毛衣而不愿意脱外套,细心的老师帮她把王子的图案用贴纸贴上,还帮忙朵朵打了圆场。生活中这样善解人意的老师真的很难得,但又能有多少小学的老师可以做到如此?恐怕在升学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这样的老师只存在于作者的笔下吧。

此外,还有米朵朵的同学们,她热心帮助了家庭困难的李浩宇,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卖玩具给学习资料的帮助又能对一个贫困家庭起到多少作用?李浩宇就真的能在填补家用的同时奋发读书了吗?我只能说,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美好而向上的,很真实但不是现实的全部。作者美化了那些不太美好的部分,屏蔽了现实生活中不美好的部分,这是我门要在“真实”这个基础上必须先承认的。这么说并不是为了否定这本书,而是想要提醒大家,这本书教给孩子们的并不是方法论,并不是让他们遇到问题应该照着书上这样去解决,而是向善向美的世界观。儿童文学,本来不就是教导纯真的孩子向着真善美的一面看齐吗?

纵向上看,不同年级的米朵朵有着不同的层次新特点

每个女生都是上帝派来凡间的天使(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有个米朵朵)(2)

《米朵朵上学记》总共六本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本书的特点都不一样,你可以看的到朵朵成长的心路历程。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朵朵,要开始适应课程表上不同的课,好玩的数学课、惊奇的语文课、“打鼓”的体育课……到了二年级,米朵朵有了主张,学会了自我思考,她给“米饭下咒语”、给大家做“爱心套餐”,给奶奶做“道歉月饼”,用“激将法”鼓励自己和同伴(故事始末就不做剧透了,买来看或是自行脑补都可以)……三年级,朵朵的学业重了,在与朋友的相处中开始关注友情,书里面讲述了很多她与小伙伴之间的趣事,随着朋友角色的日益浓重,我们可以深切感觉到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开始从唯一的中心慢慢移位到了重要的其中之一……四年级,朵朵开始写日记,通过朵朵、玲玲、子惠老师三个人的日记内容,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女孩子其实在看问题上侧重点都是不同的,作者通过这些不同的重点,拼凑出了孩子们完整而丰富的童年生活……五年级,朵朵开始有了男生女生的的强烈意识,会有“喜欢”与“不喜欢”,会在意自己漂不漂亮……六年级,朵朵经历了与好朋友的离别与思念,懂得了珍惜与梦想……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内容走向真的是按照年纪划分的,不同阶段的朵朵有着特定的烦恼与好奇,所以你说它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的真实记录我是相信的,这些成长的点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根本杜撰不出来的,这也是它的真是所在。

每个女生都是上帝派来凡间的天使(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有个米朵朵)(3)

图左是一年级,图右是三年级的内页

另外,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书是带拼音的,方便学龄前跟刚上学不太认识字的孩子自己阅读。从三年级开始就没有拼音标注了,八九岁的孩子已经认识很多汉字,的确不需要拼音标注也可以阅读了。根据孩子的识字情况安排书籍的注音与否,不了解孩子的习得水平的人断然是不会考虑得这么周到的。

每个女生都是上帝派来凡间的天使(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有个米朵朵)(4)

我刚从快递那里拿回这套书的时候,大荣刚刚睡醒,看我手里拿了这么厚厚一摞的书,熊孩子连被窝都没出就迫不及待地求打开,包装撕半天撕不开,情急之下就开始上嘴咬……因为这套书是讲小学生的生活,对于3岁的大荣来说还是有点距离感,于是我便从《奇奇怪怪的一年级》开始给他讲。第一篇是《好玩的数学课》,因为是讲数字“0”的故事比较有趣,他耐心的听完了,到了《惊奇的语文课》,讲的是拼音a,他就开始听不下去了,毕竟冷不丁地给他说拼音确实有点枯燥且摸不着头脑。很快他就指着《噼噼啪啪的二年级》说:“我要听这个圣诞树的故事。”

每个女生都是上帝派来凡间的天使(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有个米朵朵)(5)

对于还在上小小班的李大荣而言,拼音太深奥了他听不懂,他只想听他认知范围内熟悉的事情。于是我放下一年级拿起二年级寻找有没有关于圣诞树的故事,还真有一个叫《圣诞快乐》的故事,大荣饶有兴致地听完了并表示还要听,于是我又挑了一个《冰激凌王子》给他讲,因为他最近特别喜欢吃冰棍所以想着他会感兴趣,结果不曾想,恰好说的是小朋友吃冰淇淋吃太多肚子会疼的故事,借着这个机会又给儿子安利了一遍凉东西不能吃多的问题。

在我跟儿子共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里的很多故事是可以给学龄前甚至是3岁左右的孩子讲的,像《掉牙啦》、《悠悠球被没收了》、《义卖》这些故事,有些是他在动画片或书中就知晓的,比如掉牙和义卖,小猪佩奇里就有类似的故事,有些是他自己在幼儿园里会类似经历的,比如玩具被老师没收了,所以他就很愿意听。但还有一些超出小破孩儿认知范围之外的,他理解不了,就不愿意听了。像书中有很多双关语或俗语的故事,比如《打预防针》、《哪壶不开提哪壶》、《“厚”脸皮、“薄”脸皮》、《激将法》等等。就拿《打预防针》为例,原本我以为是个打针的故事,结果讲下来却是米朵朵要考试,爸爸妈妈提前给她指出毛病避免重复犯错的故事。故事讲完,大荣问我:“这个姐姐怎么没去打针?”此预防针非彼预防针,我却不知道如何给他解释这二者的联系,逻辑上对他来说太难了……

综上所述,米朵朵这套书是一套非常生动地、反映小学生生活与思想的书,内容充满童趣,可以看到作者妈妈的独具匠心。荣妈自己公号的文章也是记录孩子成长点滴为主,因此看了套书特别有共鸣,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妈妈对于女儿专注而深切的爱,它的真实,就体现在字字有爱上。但这本书的确像书名一样,适合着特定的年龄人群,太小的孩子虽然也可以看,但很多故事理解起来有障碍,会打击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因此荣妈还是建议即将上学的孩子看更合适一些,提前了解一下小学生活对迅速融入和适应小学生活有帮助。

另外,这本书特别好的一点是书是有声版,扫书背后的二维码可以收听语音,虽然李大荣现在有好多故事都不愿意听,但不代表他长大些不喜欢,难保不会有天追着我屁股后头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让我讲个没完。我勒个天,一本书一百多页,总有嗓子hold不住的时候,这个时候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打法孩子一边听去了。虽然亲子共读很重要,但孩子大了,我们也应该引导他们独立阅读了不是?


关注【荣荣妈养儿记】同名微信公众号(亦可搜索微信号【rongrongma0314】)

更多精彩的育儿文章等着与你分享。

这是一个充斥着我节操晒娃 无底线黑爹的非典型奇葩公众号,篇幅没谱、题材没准、尺度是个谜,但我能保证的是,100%荣妈原创出品、私家育儿干货、童叟无欺,总有一篇是你绝对用的上的实战育儿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