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张国臣(纨绔子弟张哲瀚)(1)

唐高宗年间,沱江南岸有个纨绔子弟名唤张哲瀚。

他非常喜爱垂钓,无论大雨滂沱,还是艳阳高照。

有一天,他突患感冒,同时又伴有偏头疼,他却坚持去垂钓。

在垂钓第三杆之时,正巧有鱼上钩,他站起身来,突然头昏脑涨,水里鱼儿又拼命挣扎,他不慎跌落江中,好在抓着一根木筏板爬上了岸。

经过江水袭击,感冒更加严重,再加上在水中拼命挣扎体力几乎耗尽,上岸后便陷入了昏迷中。

当时正是太阳下山之际,沱江岸边已人迹稀少,张哲瀚躺在江边焦石上,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从西南边行来一个押镖队伍。

队伍前方是一对男女,腰间都挂着一柄剑,后方马车上立着一根镖旗,旗上,写着四个霸气十足的大字#龙门镖局#,身后有十来个押镖人,但是这些人目光呆滞、动作僵硬,跟随着镖旗一路向前走去。

#张哲瀚#在迷迷糊糊中听见一声马鸣声,醒来时,却感到身轻如燕,心情愉悦,感冒和偏头疼都好了,但是,他看见镖旗,却情不自禁地跟着向前走去。

时间如梭,不知走了多久,只感觉周围环境越走越陌生,周围草木皆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张哲瀚想要停下脚步,却发现双腿,早已不受自己控制,仿佛那镖旗牵引着他一路向前走。

民间故事张国臣(纨绔子弟张哲瀚)(2)

不知又走了多久,当路过一片雾霾森林之时,张哲瀚突然发现,队伍前方的一男一女,竟然是黑白无常两位拘魂使者。

他这才明白,自己已被拘魂,当穿过迷雾森林之后,前方立着一座巨大石碑,石碑上,刻着两个大字:“冥府”。

来到冥府大殿,大殿中有一个文书官员正在用文房四宝登记造册,过来人井然有序,主动上前自报姓名,文书旁边的判官,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地吃着瓜,拿着生死簿一一对照,当确认无误之后,便会有使者引导去第一殿,接受秦广王的询问,然后按自己在阳世的功德,依次分别到其余几殿询问,最后由十殿转轮王来判定,来世何去何从。

当轮到张哲瀚的时候,文书将他的名字记录入档,判官看着生死簿说道:“老哥,他是生人,阳寿未尽?得赶紧差人将他送回去!”

文书急忙将黑白无常叫来,让他们想办法将张哲瀚送回去。

判官对那对黑白无常说道:“你们一刻钟后,还有其他工作要做,暂时不能离开,哦对了,小诡要去边界,刚走不久,你们赶紧去追,让小诡捎他回去!”

黑白无常带着张哲瀚疾速追到一条宽阔大河,河边有条巨船,巨船上站着一个面白肌瘦的诡差,正启船离岸。

黑白无常向他疾呼:“小诡,等等!”,名唤小诡的诡差听见喊声后,便停下来等着他们。

黑白无常带着张哲瀚气喘吁吁来到小诡面前,指着张哲瀚说道:“此人沱江人氏,因阳寿未尽,被误拘了魂,麻烦你将他捎回去!”

随后,张哲瀚便交接给了小诡,当他上船之后,在船舱里发现了数十个人,里面还有一些猪狗牛羊等牲畜,他们何去何从,张哲瀚就不得而知了。

巨船行驶得相当平稳,丝毫感觉不到什么风浪。

张哲瀚站在船舱顶板上,遥望河面,他感到十分惊奇,他发现这条河和阳间的河截然相反,河岸两边开满了#彼岸花#,但是这里的河水,如一面镜子,可将人间景象,山川、河流、城市、村庄都看得清清楚楚。

巨船行驶了大约十五河里时,船舱里传来一身“呜呜”的哭泣身,哭的稀里哗啦的。

张哲瀚有些好奇,于是便回到了船舱,紧接着他找到小诡询问其缘由。

小诡冷哼一声说道:“此人活着时忤逆父母,且不孝顺父母,更可恶的是,竟然还砍父母亲手脚,简直猪狗不如,如此不孝在冥府属于一等大罪,经过十殿审核将转世为猪,永世不配做人!”

三天之后,一个小村庄出现在众人眼前,小诡对哭泣之人道:“你的新家到了,赶紧走吧!”说罢后,一脚将他踢了出去。

巨船走走停停,船上的人或物都有各自的归宿,小诡告诉张哲瀚:“善恶到头终有报,抬头三尺有神明。”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便侥幸逃过阳间的法律法规。”

“在冥府判官的生死簿中都会记载得一清二楚,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最终,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当然,十殿法规公平公正,它也是赏罚分明,有赏就有罚,在阳间所做的善举也会被记录在册,积德行善,来世必有福报。”

“好比船舱里的那只大黄狗。”

张哲瀚有些好奇地问道:“大黄狗有何功德?”

小诡说道:“大黄狗活着时,对待主人十分忠诚,在阳间它被称为导盲犬,它的主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农民,家境虽然贫穷,但它的主人志不穷,经常默默地为别人付出。”

“有一天,它的主人替别人修建房屋,不小心刺瞎了双眼,房主赔给主人两箱银子,可是银子给他带来了灾难,当他路过一天桥时,遇到了一个穷凶极恶之徒,不但劫财,还要其性命,危机关头,大黄狗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救下主人,自己却失去了生命。”

大黄狗因舍己救人,胜造七级浮屠,积下善德,从此转世在沱江一大富人家。

而张哲瀚醒来时,如梦似幻,依旧躺在沱江岸边的焦石上,一想起梦中的所见所闻,他唏嘘不已,这段经历对他的启发非常大。

民间故事张国臣(纨绔子弟张哲瀚)(3)

他从梦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善恶到头终有报,人活一世何不潇潇洒洒,该尽孝时,尽心尽责,莫等失去才懂得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