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就将迎来她的首批15个硕博士专业的学生从2019年9月项目正式动工到今年9月正式开学,短短3年间,港科大(广州)从无到有,即将翻开办学历史的新篇章,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港科大广州校区是公办的吗 港科大广州为何不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港科大广州校区是公办的吗 港科大广州为何不同

港科大广州校区是公办的吗 港科大广州为何不同

半个月之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就将迎来她的首批15个硕博士专业的学生。从2019年9月项目正式动工到今年9月正式开学,短短3年间,港科大(广州)从无到有,即将翻开办学历史的新篇章。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获批设立的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实施后广州落成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广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第一所合作办学机构。作为一所新创办的大学,港科大(广州)已经创下多个“第一”。

港科大(广州)如何将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优势最大化?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系统性创新如何开展?粤港澳三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加快融合将呈现哪些新的趋势?

●南方日报记者 姚昱旸 陈理 卞德龙

升级

“香港科技大学2.0”来了

“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港科大,而是要做一些过去做不到的事情。”从筹设到正式设立,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在多个场合提及,港科大(广州)将与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共同构成“港科大2.0”。

创立于1991年的港科大,是香港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创办的大学,也是一所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相比于香港其他高校,港科大建校至今仅30年,而其全球排名节节上升,成为被世界认可的年轻大学。

近年来,港科大积极推动融合学科发展,开创崭新的前沿学科,以回应社会发展需求。

港科大(广州)的筹设正体现了这一点。“如今,港科大所发展的融合学科创新理念,将在港科大(广州)的土壤中生根并更茁壮成长。”港科大校长史维表示,两校虽为独立法人、财务独立,但将在学术规范、师资水准、课程品质等方面保持一致,互补且协同,让两校的同学能更好把握这个科创年代的机遇。

“两校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开展合作,所有学科互不重叠,港科大(广州)重点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倪明选说。

从人才培养范式到教育理念,港科大(广州)都有创新。

“和同学们一起剖析,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答案,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有干劲。”近日,在港科大(广州)正式开学前举办的暑期活动“红鸟挑战营”,学生闫静和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同学一起调研项目、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兴趣盎然。

“我们在教学方面做了极大的改革。”对于人才培养,倪明选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能创造问题、找出问题,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因此,港科大(广州)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全面采用“模块式”的课程超市。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研究需求自主设计个性化课程,打通学习脉络。

港科大(广州)还开创了新的学术架构,以“枢纽”(Hub)和“学域”(Thrust)取代传统学科学术架构的“学院”和“学系”,着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在港科大(广州),所有教师的办公室都不再按照传统的学院和学系安排,而是随机分配,鼓励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多交往、多交流。”倪明选表示,学校下设多个主题性质(Theme-based)的科研中心,由学校实施一级管理,将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组合在同一个实验团队中,鼓励他们为解决复杂问题做出贡献。

同时,学校采用多序列的教师聘用和发展路径,设立教学科研、教学、研究、工程师等序列,支持不同背景、经历、专长的教师发挥所长,在融合学科的科研、育人方面协同互补,碰撞创新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港科大(广州)的师资团队不乏“大咖”助力。其中,港珠澳大桥前总工程师苏权科加盟学校的智能交通学域,将协同数据通信、传感、自动控制、心理学等一批教学科研人员,研究下一代三维空间智能交通问题的协同系统性解决方案。

布局

广州首所合作办学机构落地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教育支撑。广州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高校林立,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提升地区高校建设水平的职责使命重担在肩。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广州“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的重要任务;

2021年,《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

2022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要稳步推进粤港澳教育合作,支持依法合规引进境外一流教育资源到南沙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时隔两个月,广州迈出从“0到1”的坚实一步。“港科大(广州)的落成,标志着宏伟蓝图正逐步变成美好现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曙说。

港科大(广州)是一所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将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推动当地乃至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打造两地合作办学示范。

开拓创新,需敢为人先。广州全力推动港科大(广州)建设,剑指世界一流。

广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爽表示,广州将给予港科大(广州)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将积极为学校争取更大更灵活的招生自主权,特别是争取面向港澳学生的多种类型自主招生政策,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学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学。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港科大(广州)的顺利开办,将助力广州高等教育布局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科研成果、产业信息等重要发展要素更充分涌流。

“广州将持续引进港澳及境外一流教学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全面打造高等教育开放试验田、高水平高校集聚地、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新高地。”马曙说。

融通

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不断扩充

放眼全省,港科大(广州)是第3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是广东第5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境外)合作大学。

自2010年起,广东承担内地唯一涉港澳的国家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内地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广东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更是加快推动世界高水平大学特别是港澳高校来粤合作办学。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下称“UIC”)、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创了内地与香港高校合作创办大学的范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也相继落子。

“融通”是这些合作大学的鲜明特点,是大湾区打造教育高地的关键词。

2005年,UIC在珠海诞生,成为最早落户大湾区的合作大学。学校推行博雅教育,讲求文理兼通,推行小班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学生是博雅教育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可用之才,是大学的首要目标。”UIC校长汤涛说。

在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书院制,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一所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包括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和祥波书院。以书院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学校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朋辈一同成长。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下的新兴产物,合作大学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不断深入。

通过推动合作办学,广东加速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聚集,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格局呈现全新面貌。截至今年2月,广东拥有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机构15个,本科层次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8个。

步伐还在不断加快。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将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一批港澳优质高校加快推进来粤办学。其中,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日前已获批筹备设立。

资源融合提速,发展势头迅猛,在广东,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加快大湾区教育全方位融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