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1)

罗曼罗兰曾经说:

贝多芬并没有享受过欢乐,

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了所有人。

幸运的伟人

贝多芬很幸运,幸运在于他比莫扎特小14岁,却比莫扎特多活了22岁。

贝多芬时期的音乐几乎已经脱离了宫廷的束缚,不再是宫廷专属的东西,这对于音乐家的地位的提升,以及作品的自由度都有了太多的转变,让原本就喜欢变革的贝多芬能够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贝多芬也是第一位过着更为尊严、有保障生活的艺术家,这也给他的伟大创造了一个时代背景。

在贝多芬35岁,他创造了让整个维也纳目瞪口呆的第三交响曲(也就是英雄交响曲)时,他陷入了沉思,因为他是当时唯一的大作曲家,他的才华孤立无援。

那一年海顿已经停止了创作,莫扎特也早已过世,帕格尼尼21岁过着安逸的生活沉迷于吉他演奏,韦伯17岁,罗西尼11岁,舒伯特6岁。

贝多芬是一个孤独的伟人,带着自己的耳聋进入了一个孤寂的虚空,这也正是他伟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贝多芬另一个幸运的地方就是他没有莫扎特和巴赫那样的天才。

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2)

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3)

为什么不是天才反倒是一件幸运的事呢?巴赫的音乐是深邃的大海,让你神往,但你也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就像人类对于海洋的认知仅有5%,巴赫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深邃的大海;而莫扎特是天空,灿烂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会让你很陶醉,可是却让你无法触摸,因为天才总是凡人所不能理解的。

而贝多芬不是。

贝多芬的音乐是大地,是我们能够踩上去的坚实土壤,它可以给我们安全感以及力量。很多人听了贝多芬的音乐第一个反应就是——土,就是一种土气,而这种接地气的感受更能够给人最强的共鸣。

而恰恰因为贝多芬的天才程度不像巴赫和莫扎特,导致贝多芬在每一部作品上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会修改、斟酌、蜕变,这让贝多芬的作品几乎毫无破绽。不断的蜕变也让贝多芬由早期的优秀变为中期的卓越,再到晚期的灵性。

奏鸣曲

我们先来说奏鸣曲。

贝多芬在奏鸣曲的创作上没有给后辈留后路,32部钢琴奏鸣曲比后面的晚辈的作品数之和还要多;巴赫的平均律我们可以认为是钢琴的圣经旧约,而贝多芬的奏鸣曲则是圣经的新约。

我们不要忘了贝多芬的作品是没有滥竽充数的,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4)

我们熟知的作品可能有《月光奏鸣曲》、《悲怆》、《暴风雨》、《黎明》、《热情》,这些主要是贝多芬中期的作品,也是卓越期的贝多芬。而他晚期的作品,也就是从23号热情奏鸣曲之后,这段时期的贝多芬完全失聪,作品深刻内省富有灵性。第32号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甚至可以听出爵士乐的味道。

这是贝多芬对于未来音乐的深刻思考。从32号奏鸣曲回跳一号奏鸣曲,这就是贝多芬的一辈子。

交响曲

接下来我们说交响曲。

交响曲之父是贝多芬的老师——海顿。海顿在交响曲的创作上是有开创性的贡献的,作品的数量也是非常的惊人,写了104部交响,之后的莫扎特也是写了41部交响曲。再到贝多芬的一生只写过九部交响,可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加在一起,质量可以说完全超过了前面两位145部交响之和。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在夸张,那我们就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贝多芬死后,一线的作曲家的交响曲数目再也没有超过九部,比如说舒伯特、勃拉姆斯、马勒、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等。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马勒在他写完第八交响之后,他很担心九的魔咒。于是他将第九交响曲的名字改了,改成了大地之歌。但是当他写了真正的第九交响曲的时候,马勒就已经展现出了很多死亡的气息。于是在第十交响曲刚开始写的时候,马勒就过世了。

“九”其实并不是什么魔咒,它有一个很深刻的原因:因为贝多芬珠穆朗玛峰的九部神作在那儿,任何一个作曲家想要去做交响曲,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作品能不能有资格称得上是一部好的交响曲。而人的一辈子时间又有限,如果对每一部交响都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必定是无法到达很大的数量。比如勃拉姆斯的第一部交响,他想要能够达到贝多芬的水平再出版,于是他用了21年时间就创作。

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5)

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6)

(图为勃拉姆斯)

贝多芬的这九部作品妙他就妙在每一部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贝多芬把作为人类的最大限度的幻想都放在了里面。

协奏曲

我们接着来说协奏曲。

贝多芬的协奏曲写了六部: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五部钢琴协奏曲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集。第五部钢琴协奏曲,大家直接叫他皇帝协奏曲,这是因为当时人们觉得这就是协奏曲中的皇帝。

在第四部钢琴协奏曲中,贝多芬奇思妙想地把独奏乐器钢琴先拿出来演奏,随着才会出现乐队。有人说这一举动直接将古典音乐推向的浪漫主义。

而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这部作品推荐大家去听,因为结构并不复杂,旋律极其优美。

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7)

总而言之,在协奏曲方面,贝多芬又抢了后生的饭碗。当然这是一件好事,因为现代公认的优秀的协奏曲几乎都是从贝多芬之后开始出现的。

虽然协奏曲之王是巴洛克时期的维瓦尔弟,可能大家听过他的四季小提琴协奏。这位巴洛克时期的大师写了将近五百首协奏曲,而在近代票选协奏曲排名时,优秀的小提琴协奏曲却都是从贝多芬开始的,包括后面的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而钢琴奏鸣曲依然是从贝多芬开始,后面有舒曼、柴可夫斯基、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

所以贝多芬虽然没有给后辈机会,但是领跑的他带着大家一起跑得更快。

弦乐四重奏

最后我们要说到弦乐四重奏。

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因为乐器很少,结构又比较复杂,所以加上音响效果不像交响曲那么具有感染力,所以弦乐四重奏需要有更多的音乐底蕴才可以很好的欣赏,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室内乐题材。

贝多芬这位功绩卓越的大师将弦乐四重奏发挥到了光辉灿烂的巅峰。他虽然只有16部弦乐四重奏,作品数量远不及海顿(84首),也不及莫扎特莫扎特(23首)。但是这16部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折射出了他的功力、经验、创新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它赋予了弦乐四重奏音乐最高的理念、最精致的结构和最丰富的情感。

贝多芬天赋是什么(解读最完美的英雄)(8)

在贝多芬之后,音乐就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发展。

浪漫主义的音乐由于过于注重表达情感,导致很难有非常稳定的声部,所以就会比较飘忽,也就注定没有办法写出很好的四重奏。虽然依然有一些古典的音乐家能够很好的诠释四重奏,比如说舒伯特、门德尔松,但是在整个19世纪的弦乐四重奏领域,贝多芬一直是处于主导的地位。

柏辽兹、瓦格纳、马勒这些音乐大神干脆就不写室内乐,回避四重奏,以免和我们的乐圣产生碰撞。所以我们其实可以说贝多芬把四重奏写绝了,写绝了的另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后辈中没有能够从精神上超越晚期的贝多芬。

这里着重说一部作品,那就是最后一部四重奏,被称为难听的好听,也是贝多芬最特别的一部作品,叫做大赋格。这部作品相信听第一遍大部分人是难以入耳,但是如果你多听几遍,你就会发现这就是生命力,有心跳,有哭泣,有呐喊,这就是生命本身该有的样子。

完美的英雄

贝多芬的作品能够给人力量,那是因为当中有英雄主义,加上本身贝多芬对于人性和情感的表达,我们又能够看到很多浪漫主义的影子,而这两种精神正是德意志精神本身。贝多芬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将这两种精神在一个躯体里完全融合的人。

后面的有他分裂出来的浪漫主义派,直接推动了音乐历史继续往前跨越,当然是由舒曼、勃拉姆斯,他们扛起了这个大旗。而另外一部分是贝多芬的英雄主义气质,是由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他们扛起了这个大旗。

英雄主义甚至影响到整个后来德意志民族的政治局面,对于英雄主义痴迷也让德意志民族更加强大,更加极端。

从人格魅力上来说,贝多芬是德意志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史上将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最完美的人,是当之无愧的德意志之魂。

也难怪罗曼罗兰曾经说,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英雄就是贝多芬。

#钢琴# #贝多芬##古典音乐#

欢迎关注@杨弋夫钢琴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