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晚报

“市区刺桐公园这个石雕‘蛇’,咋看起来像一坨屎?”这两天,泉州市民陈先生在朋友圈里吐槽,认为市区刺桐公园里一处蛇形石雕容易吓到小朋友们,希望公园方面斟酌研究。对此,各方小伙伴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抚顺山上的蛇(是蛇)(1)

刺桐公园内的蛇形雕塑

记者走访:公园里不止一处石雕 造型多与动物有关

上周末,记者来到刺桐公园,找到了引起争议的蛇形石雕。只见这一座蛇形石雕被放置在一处树丛旁的彩化沥青步道上,乍一看这造型确实令人觉得突兀,与充满现代气息的健康步道格格不入。

抚顺山上的蛇(是蛇)(2)

园内标志性的“山鬼吹萧”石雕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小小的刺桐公园里还能找到猪、牛、羊等动物的石雕,以及最具标志性的“山鬼吹萧”石雕了。位于园内正中间的“山鬼吹箫”石雕,造型是“山鬼”骑在豹子上吹箫,栩栩如生。

抚顺山上的蛇(是蛇)(3)

公园内的羊形石雕

而这众多的石雕里,蛇形石雕引起的讨论最多。

市民观点:有人忽略有人留意 看法褒贬不一

“平时不会特别去注意,这次认真看了确实觉得很奇怪。”市民徐先生说,蛇形石雕出现在绿化率相对较高的公园里,确实并不大妥,若是在夜间出来散步锻炼,一不注意瞥见了,有可能会被吓破胆。

市民庄先生也告诉记者,他很早就注意到这尊蛇形石雕,也一直想不通,为何沥青步道上会有一尊石雕,偏偏还是蛇形。“不过可能公园当初的规划设计者有他们的合理想法,我个人觉得还好,不至于被吓到。”

“每个人对蛇的看法其实各有不同,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市民林小姐认为,不应以偏概全地看待一种动物,不妨换种轻松的心态。带小朋友的家长可以借此给小朋友科普蛇这种动物,跟小朋友讨论互动。

公园回应:石雕在1996年 公园开放时就已存在

那么,这尊蛇形石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向市城管局公园中心的小伙伴们了解了石雕的来源。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刺桐公园占地面积为55.05亩,于1996年11月建成对外开放,2014年开始“拆墙透绿”,是泉州市区首个无围墙开放式休闲公园,以具有闽南特色的仿古建筑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园林雕塑小品营造园区主要景观。

“那些动物石雕其实在公园开放时,也就是1996年就已经存在了。”工作人员介绍,当初接管公园时,设计者的初衷是在公园各角落摆放十二生肖石雕,但实际操作后发现公园实在太小了,无法全部容纳,最后摆上的就只有市民朋友们看到的几座石雕。

对于市民们的疑问,工作人员会心一笑说:“时隔二十多年,蛇形石雕现在才有人质疑像一坨屎,或许跟大家的眼光变化有关。”工作人员说,公园方面会好好吸纳市民朋友们的意见,也欢迎今后大家积极参与监督,多提宝贵建议,共同打造和谐文明的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