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

本文转载自:UA设计学堂

2019霍普杯竞赛,北京建筑大学的闫佳荔同学

以作品《漂浮集市,马可可社区,水上乌托邦》

获得三等奖!

漂浮集市

马可可社区

水上乌托邦

︱背景︱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

△ 设计效果图 © 闫佳荔

项目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的马可可社区,马可可社区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贫民窟。马可可社区最初始于渔民的生产便利,而今成为接纳大量非法移民和无法负担陆地上生活成本的穷人的珍贵土壤。马可可社区是非洲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极端的案例。这里没有传统的公路,没有土地,也没有现代化的建筑,却发展成了拥有20多万人的海上贫民窟,这里的每一间小木房里都挤着六到十个人,但是这些人一直被政府忽视,在官方地图上,尼日尼亚沿海一带都是无人区,包括马可可社区在内。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3)

由于政府疏于管理,马可可社区没有任何形式的水上基础设施。没有厕所,没有干净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污水在无形中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村民们将生活垃圾倒入水中,而污染的水资源又流向大片大片的农田。这里的居民出行的工具几乎都是独木舟,雨季生存环境就会变得十分危险。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如何设计一个建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成本下快速建设,如何适应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需求,如何提高附近居民的幸福度,如何实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是我想要通过这个项目探讨的问题。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4)

环境有自身的承载力。马可可社区人多,治理差,环境早已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这里的油性黑水已不再适合捕鱼且黑水还会不时地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在这里呼吸系统疾病和营养不良显得更为严重。窝棚的支柱上也漂浮着很多白色浮渣,种种迹象表明,这里不仅饮食和环境十分恶劣,就连这些小木屋也十分危险了。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5)

︱设计策略︱

建筑师不仅要设计能够融合周边环境的建筑形式,还要提出与空间相对应的活动和功能。

马可可社区总人口约20万,其中儿童和老人占据了大部分,这里没有学校,没有操场。由于人们从小没有受过教育,当地犯罪率严重,社会治安极差。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6)

马可可地区人民无固定的水源和饮食来源,平日的生活采购只能依靠移动船只售卖,这种售卖形式不固定且售卖物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有限。而集市除了商业功能,也作为人们聚集的场所,还起到一定的社会功能,作为人们交流集会的场所。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7)

对于建筑师来说,能够从各个维度上对建成环境有全面的愿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方案主要选用了两个功能:集市以及学校。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8)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9)

根据对于拉各斯降水量的调查可知,当地降水量大,雨季水位上涨,马可可社区的建筑面临被淹没的威胁。针对于此,我畅想了一种漂浮建筑,利用固定桩,浮箱,钢丝绳以及浮桶使建筑能漂浮在水面上,建筑随着水位的上升而上升,最大程度上减少降水对当地人民带来的威胁。通过漂浮建筑形式的设计手法,使建筑以一种真正生态性的方法来落地实施。具有可持续性的建筑干预是最为理想的,这种干预带来的好处还可以同时为周边社群带来积极影响。

︱方案介绍︱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0)

△ 总平面图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1)

△ 依据场地形状置入体块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2)

△ 将体块进行分割,中间形成水上道路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3)

△ 体块变形,重心低、抗风暴,并且依靠半金字塔型的内向型突出营造中间水路繁华感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4)

△ 削减体块,形成次要水上道路,置入大坡道台阶,形成视觉节点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5)

△ 内推形成种植平台、活动平台以及船只停靠平台,增加面向中间水路景观面的多样性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6)

△ 临水界面进行变形,锯齿状方便船只停靠及货物交易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7)

△ 置入空中连廊,作为横向交通连接体块及平台,并增加中间水路的活力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8)

△ 功能分区分析图 © 闫佳荔

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直达顶部,横向交通集中布置于半金字塔型体块的顶部,远离水面,尽可能多的开放临水界面,增大集市交易机会。另外一侧的学校也是依靠大的斜坡台阶直达建筑顶部,通过横向交通分流前往不同的教室,最大程度上的远离水面和集市人流,依靠这种交通处理手法做到了学校与集市人流的分流。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19)

△ 首层平面图 © 闫佳荔

整个建筑分为四层,第一层是商业,锯齿状的临水界面可用于停靠船只。第二层一部分是商业,另一部分作为学校,空间被隔成3个教室,能容纳150个学生,每个教室配有一个活动室。第三层是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学校部分的走廊。第四层是商业部分的走廊。顶部安装了太阳能板为整所学校提供电力,屋顶还能搜集雨水。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0)

△ 平面图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1)

△ 立面图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2)

△ 剖面图 © 闫佳荔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3)

△ 鸟瞰图及可持续发展分析图 © 闫佳荔

︱成果展示︱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4)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5)

大学生成都周末游玩攻略(北建大学姐的漂浮集市)(26)

△ 设计图纸 © 闫佳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