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类型总结(文言句式之判断句)(1)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是”来表示判断;而在文言文中,判断句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类 型

典 例

固定标志

“……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者”

“……者也”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判断词标志

“为”“是”表判断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鸿门宴》)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乃”“则”“皆”等表判断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③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非”或“匪”表否定判断

①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②所守或匪亲 (《蜀道难》)

无标志(意念判断)

①臣本布衣 (《出师表》)

②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滕王阁序》)

[通法点拨]

判定技法

1.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如能,无论有标志者还是无标志者皆可认定为判断句式。

2.看有无外在的“固定标志”和“判断词标志”。如有,又能翻译成“是”字句,则为判断句式。

翻译技法

1.对有“固定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要去掉标志词,在主语和谓语间加“是”,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2.对有判断词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一律以“是”作判断词,如: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翻译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的人”。

3.对无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要在主语和谓语间加“是”,如:“臣本布衣”翻译为“我本来是平民百姓”。

[即时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C.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

解析:选B A项,“诚”表判断的判断句;B项,“也”在句中表停顿,本句是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C项,无标志的判断句;D项,“也”表判断的判断句。

2.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并指明其中特殊句式的特点。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

句式特点:                                 

译文:                                   

(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句式特点:                                 

译文:                                   

参考答案:(1)(句式特点)判断句“尧咨者,陈之子也”,以“……者,……也”作判断。

(译文)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2)(句式特点)判断句“汝为贵臣”,“为”是判断词。

(译文)你是朝廷的重臣,家里尚且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参考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陈谏议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廷的重臣,家里尚且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仁人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