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性格伴随人一出生就产生了,三岁看老。很难去想像,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变内在的性格。

直到遇见了中信出版集团,发行的英国认知神经学家,贾勒特博士多年来的实证研究结果《塑造性格》一书。通过探索生活事件如何改变我们的性格,展示了我们可以如何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个性,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意想不到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作者讲述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说明一些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比如:一个黑帮老大也可以成为青年人的榜样,一个极度害羞的少女成了万千瞩目的巨星,一个暗黑人格的人,如何利用积极特质,避免落入人格陷阱。

人的性格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归类(性格真的不可改变吗)(1)

贾勒特博士20年来一直致力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普及工作。他著有畅销书《心理学概论》和《脑的超级秘密》,他还是畅销书《30秒心理学》的顾问编辑和主要作者。

只要生命不息,性格的变化就不会停止

研究发现,人在环境的磨砺下,性格也会随着生理机能、认知,不断对外部环境做出自然的应地反应。

一个小孩可能幼年成长在幸福快乐的家庭氛围,个性活泼开朗,人见人爱。长大以后,进入社会,环境不再像童年那般友好,性格逐渐变磨平了,变得沉稳、内敛起来。

像《欢乐颂3》里的人人都不太喜欢的杂志社的小编辑何悯鸿。天性单纯,不谙世事,直率莽撞。在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实碰壁后,撞得鼻青脸肿,快乐也一点点地离她远去了。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一些新习惯去改变自我,真正地释放内心的激情,从而突破以往限制住自己的条条框框。

性格的改变永远不会停止。比如:那个小编辑何悯鸿,在遇到爱情之后,又一下子容光焕发,开朗活泼起来,下一季的花絮中可以看到,她的父母是如何不爱好他们这对不着调的恋情。

性格重塑的十个原则

原则一:确定大目标去改变性格

先改变价值观,再改变性格。

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引起性格的变化。比如:身份的变化、自我认知的提升、有更新目标,有新的爱好和新习惯等等。

无论在人生什么阶段,都要让自己站起来,走出去,点燃内心的小火花。

原则二:先诚实评价自己

每个人的性格中,总会有一些不良的部分,比如说,拖延、懒惰、情绪波动明显等等,我们要承认这些不足,并意识到试图去改变。

原则三:真正改变始于行动

改变生活环境,比如,我常常骑车去上班,可以换个交通工具,像是地铁,在路上可以学习一门新技能,观察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尽可能的帮助一位。这像是有些强人所难,你的时间也很紧,但持久地做,你会觉察到心态的改变。

原则四:性格改变易于一时

做事一时易,长久坚持难。

想起一个同事戒烟,半年后,有人递上去一根烟,他想了想,还是接下来了。

原则五:持续坚持

坚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尽可能把新行为、新习惯,变成条件反射,直至自然而然。

原则六:务实

一点一点地落实,而不用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诚实地告诉自己,在追求性格改变的路上,准备走多久,不能随时进行妥协。

原则七:未雨绸缪

在改变的过程中,提前发现自己可能会碰到的困难。

正视这些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原则八:善待自己

事情没有按原计划进行,如果你刚好是一位完美主义者,有可能悲观、自责,对自己进行否定的评价,最终放弃改变。

要尽可能接受挫折,善待自己,像对待一位有着相同目标的亲密朋友。

原则九:有人帮助

如果在过程在,有位亦师亦友的伙伴,可以帮助你成长,那会顺畅不少。

原则十:相信改变的潜力

佛教说“无常”,没有一件事情是恒常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

你也要相信改变的神奇魔力。

性格一定可以改变,相信自己会向着越来越好进行转变。

通读此书,你会发现,有了正确的工具和策略,我们有可能变成更好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