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上许多沿海地区和岛国之所以能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和海运的便捷性密不可分。
而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之首,却长期饱受没有优质港口的困扰。直到我国耗费700亿巨资在舟山修建了新的洋山港,并迅速实现了吞吐量超过美国港口总和。
这不但彻底解除了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桎梏,同时也为上海带动中国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洋山港
上海经济总量全国独大,却因地理限制没有大港口提到上海,即使很多不经常关注新闻的中国人也对其如雷贯耳。上海从鸦片战争开始就成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上海也因此诞生了中国的第一个租界。
但上海也因此成为旧中国时代民族资产工业的主要聚集地,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也是在上海召开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上海工商业发展,从而使其一直拥有全国经济领头羊甚至某些重要产业“发动机”的作用。
但是在上海辉煌成就过后,有一个问题却被人所忽略;那就是上海虽然沿江伴海,却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海洋经济的发展。
上海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带都在沿海地区。这不仅是因为沿海地区通常平原广大,人口众多;而且目前海运仍然是最经济,运输量最大的交通方式。
可以说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能够利用海运的一方,要比只能依靠纯陆路运输具备压倒性的价格优势。
客观地说上海的早期快速发展是因为其既位于长江口,又位于东海海岸线这一绝佳地理位置密切。
传统意义上的上海港伴随上海市区发展而来,目前港区有黄浦江沿岸66.6千米和长江口南水道南岸106.5千米两部分,其水域面积3620.2平方千米;其中长江口水域3580平方千米,黄浦江水域33平方千米。
黄浦江
从这个角度看上海港的“内河”属性更强一些,不过在近百年时间里也完全满足需要。但是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海运的规模扩大,上海曾经的优势开始变得尴尬。
首先就是虽然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但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同样很高,这导致在上海靠近长江一侧水深不过九米,难以满足越来越大的船舶停留的需要。
而上海本身就是长江和钱塘江泥沙冲积堆积而成,导致其地基非常松软。
若为了建设深水港而进行大规模的挖泥作业就会出现挖一些泥沙,陆地上就会渗出更多泥沙的困境。
上海港
这样不但会大幅增加疏通航道的成本,而且还会引发陆地设施沉降甚至造成事故。
同时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土地成本极高让建设新港口征地非常困难。上海的发展完全得益于上海港,可其背后的地质条件却制约了上海港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上海港运输能力有限许多货物被迫通过其它港口转陆路运输的事实,上海急需建设新港口。
洋山港
组织专家论证三次选址,突破行政界限落户于嵊泗列岛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里,首次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之后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加快在上海建设国际大港,随即上海市委将深水港建设列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之首。
此后上海市主要领导多次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选址进行调研,并派出大量工作人员进行实际调查。开始时选定了隶属上海市宝山区的罗泾镇,位于浦东新区西北部的外高桥镇,金山区山阳镇的金山咀作为新港方案。
但认真论证后发现三处都有航道水深不够,和岸线不足等原因只能放弃。为此上海市政府又召开多次会议,先后邀请2000多人为建港位置进行讨论。
1995年8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首先提出在上海以南的32公里,属于浙江省舟山市的嵊泗列岛具备成为新港口的优越条件。
黄菊
嵊泗列岛所在的舟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直到今天舟山渔场仍然位列我国几大渔场之首。嵊泗县所辖的嵊泗列岛是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方数以百计的岛屿群。
其中大洋山、小洋山、沈家湾岛等16个较大岛屿有人居住,最大的岛屿泗礁山面积达21.2平方公里。
嵊泗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一直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嵊泗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目前旅游业仍然是该县的支柱产业。
而专家们关注的是嵊泗列岛周边水深超过15米,其所在海域相对于风浪较小,便于施工和后来的船舶停留。
嵊泗列岛
整个嵊泗列岛适宜开发的深水岸段多达9处,总长46.5公里。其中水深15米以上岸线36.5公里,水深20米以上岸线长达10公里。与此同时浙江省和舟山市政府,也在为如何增加财政税收寻找新的办法。
事实上在嵊泗岛上建港口并不能对舟山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却大大方便了靠近舟山的其它几个沿海城市进行对外贸易。
在嵊泗列岛建设新的港口,成为了破解上海港自身发展困境的关键。而鉴于我国高效的政治体系,虽然嵊泗属于浙江省舟山市管辖,但是经过中央协调之后在嵊泗的洋山港其土地仍属于舟山,管理权则归上海港务局。
1996年9月在国务院批复后十多家相关单位展开了对洋山港艰苦的前期工作,到1997年底基本解决了技术问题。事实上浙江宁波市就已经在此建设港口,但是建设规模空前的新港口必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因此自1996年5月正式开展洋山深水港区选址论证,直到2002年6月才正式开工建设。
嵊泗列岛
洋山港自2002年至2020年共分四期建设,其中2005年12月一期工程和配套大桥就建成。
2016年洋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13万标准箱排名世界第一。
到2017年底四期码头将开港试运行时,其已经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全自动码头。今天的洋山港主要进港航道水深超过20米,30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进出港口。
整个港域内有锚地10处,可锚泊30万吨级船舶的锚地有3个。而且我国一向重视长远发展,目前嵊泗列岛虽然有洋山港区、泗礁港区和绿华山港区,但尚有70%岸线未利用开发。
洋山港
东海大桥连通嵊泗与上海,成为洋山港最重要推动力量在远离大陆的小岛上修建现代化港口,虽然在工业化国家已经有所先例的;但当时嵊泗列岛并没有直接交通方式同大陆相连,货物到了洋山港下船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物流成为难题。
不过嵊泗列岛距离上海直线距离只有32公里,这对于公路运输来说就是半个小时的车程。因此洋山港建设的成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修建跨海大桥。
2002年6月26日连接嵊泗列岛与上海的“东海大桥”正式开工,并于2005年5月25日,东海大桥全线贯通[1]。又经过半年的施工和试运行,12月东海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作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外海跨海大桥,该项目总投资达71.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整个洋山港项目的十分之一。而工期只用了三年多时间,足以证明我国在基建领域的飞速发展。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北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南部的南汇新城镇的老防汛大堤,跨过杭州湾东北部海域;依次经过大乌龟岛和颗珠山岛南达嵊泗县洋山镇。
其外观以"东海长虹"为创意理念,远远望去简直就是海上一道亮丽的彩虹。其全桥段为S形曲线设计,同时国内首创运用LED技术在夜间显示大桥轮廓。
东海大桥全长32.5千米,其中跨海部分长25.3千米。其双向为两座净间距1米的分离式独立桥,总宽31.5米;但每隔2千米就设一横向连接段,以便有车辆进行应急掉头。
主通航孔净宽300米、净高40米,可通行10000吨级船舶。其最高处的斜拉桥的主塔全高159米,每座塔两侧都有24对7毫米直径钢丝组成的斜拉索。
东海大桥
截至2006年12月东海大桥通车满一年,其总车流量达190万辆次,其中超过7成为集装箱卡车。
目前大桥每日车流量在8000辆以上,日平均船舶流量为175艘次。
从满足意义上说是东海大桥决定了洋山港的吞吐能力,也正是有了东海大桥才让洋山港实现了与上海的“无缝衔接”。
其设计师卢永成指出我国在建设东海大桥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为更长的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等积累了技术基础[2]。
卢永成
首创世界级无人港口,保税区建设使洋山港如虎添翼在中国正式决定建设上海洋山港时,西方国家普遍抱有严重的怀疑态度。主要原因是洋山镇基础条件相对较差,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大量人员生活的需要。
而传统港口刚好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工人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装卸作业。要是连人员生活都出现问题,洋山港想成为国际港口就完全不可能。
但是我国在建设洋山港时,一开始就对尽可能减少人力需求下了功夫。其奥妙就在于洋山港的全部装卸机械全部采用无人化设计,船舶入港后后台人员设定好程序就可以实现对集装箱的装卸工作。
更神奇的是负责运输集装箱的平板车也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整个港区“车水马龙”却看不到一个驾驶员。
洋山港
这些车辆首先利用61199根地下磁钉来定位,再利用无线电测距仪自动规避障碍物并合理规划路线。由此无人车辆不但几乎从不发生事故,而且整体效率提升了30%。
目前洋山港还建设了56座移动5G基站和4座北斗卫星信号基站,不但为港口内的无人运输车辆服务;而且集装箱车还可以在东海大桥上实现编组状态的无人驾驶,虽然目前只有数辆但前景可观。
由此巨大的港口只需要10名管理人员[3],这在其它港口宛如天方夜谭一样。上海洋山港的无人化技术独步全球,完全可以成为未来大型海港的发展趋势。
目前洋山港不但满足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还规划成为国际远洋班轮的主靠港;未来发展还兼有LNG、油气品运输等功能。
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由此洋山依托港口建设了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
洋山港
在洋山保税区国外货物入港区可享受保税服务,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办理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就视同出口并享受退税服务,园区内企业之间发生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这样洋山港与洋山保税区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不但让港口的运营更上一层楼,还扭转了长期以来我国港口与周边国家设有保税区港口竞争的政策劣势。
再配合上海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洋山港区的集聚辐射和国际中转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事实上洋山港能够实现吞吐量力压美国港口总和,与世界经济的整体大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在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的300多年时间内,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积累财富最多的地区。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入和信息化产业发展。
洋山港
以中国,日本,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开始经济腾飞。特别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再加上本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耗费700亿建成洋山港,可以说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
在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也曾经面临没有优质良港的问题,解决办法要么选择不惜代价的人工造港;比如日本的神户人工岛,其填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建设港口。再不就是如澳门那样整体转型,将原来的优势产业外移有更好条件地区。
但中国通过突破行政限制建设智能化港口,完美突破了之前近乎无解的大港要同时满足多种条件这一难题。
通过我国洋山港的建设世界上会有更多国家愿意在港口建设上同我国合作,同时这也是为我国下一步大规模发展智能化交通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东海大桥建设15件大事.新浪新闻.2005年12月10日
[2]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中国造桥技术远没达到极限.新浪网新闻中心.2019-03-12
[3] 中国又建成一个全球最大!上海智能码头如何做到“空无一人”?.新华网.2017-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