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对开头和结尾的分析理解

第四十九课 分析开头突出主旨和结尾抒情、议论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训练教案(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1)

网络图片

A、开头突出主旨的作用:有些文章的开头起到了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的作用。开门见山的开头也叫总起的开头,也叫概括式地开头。这样的开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门见山,就是把全文所写的内容在开头概括出来;另一种是直接把全文主题思想突出在开头,特别是议论文,很多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中心的论点,即中心思想。

例如《静读是福》是一篇议论文,开头仅四个字——“静读是福”。这四个字不仅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同时开门见山,点明了本文的论点。

B、结尾抒情、议论的作用:有些文章结尾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结尾,能很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主张和见解,对深化文章中心,突出主旨起着很大的作用。

例如《由初中毕业所想到的》一文,结尾这样写的:“做人,就要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小而言之,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同学;大而言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社会。我要尽我的全力去奉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你们听见了吗?这就是我,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誓言。”这种抒情、议论,更好地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请看范文

我们应有责任感

①来世一回,我们该不该有一种责任感?应该有,应该踏踏实实地有一种责任感。

②(责任是指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责任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是一种良好素质的体现,是一种勇气的象征。)只要我们人人都有责任感,努力尽自己的责任,国家就会繁荣,社会就会发展,人类就会进步。大千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倘若人们都顾及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毫无责任感,大千世界又会如何呢?肯定会支离破碎。其实,做人一回,尽到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自豪,一种心灵的慰藉。否则,对他人,对社会什么也没做到,就会感到空虚无聊,觉得白活一回,让人瞧不起,脸面上也挂不住。谁活着都要个脸儿,弄个脸上无光,一点儿都神气不起来,不敢抬头见人那怎么行?再说,做人谁不想积点儿德?对他人,对社会多做好事,多行善,就是“走”了那天,也会心地坦然,无惭无愧。

③不是吗?当老师的在教育岗位上尽责任,不辞辛苦地培养下一代,让桃李满天下,一个又一个德才兼备的下一代,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未来,社会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当老师的贡献之大赢得人们的尊敬,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感到问心无愧,无上光荣。我们的工人,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医生……就连一些老人、儿童也在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千千万万人的责任感,使我们的大千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哪一位有责任感的人不为此而感到幸福、自豪,一种心灵的慰藉?哪一位有责任感的人不为此感到脸上有光,觉得神气,能昂首挺胸地面对人们?哪一位有责任感的人不为此而感到自己积德,心地坦然,无惭无愧?

④居里夫妇经过三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努力,成功地提炼了“镭”,震动了世界。法国要授予他们勋章,有人要出高价买他们的专利。居里夫妇公开宣布:不要勋章,不卖专利,技术公开。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发明的“镭”迅速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这不仅推动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居里夫妇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他们也可以在九泉之下,自豪而又坦然地安息到千秋万代。

⑤美国的丹·韦伯斯特说:“履行责任会使我们幸福,违背责任会使我们不幸。”这话千真万确。

⑥山西省一些领导失去了责任感,弄了个“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截至2008年9月15日统计,事故就已造成254人遇难。山西省长引咎(jiù)辞职,一位副省长被免职,襄汾县委书记和县长被停职检查。

⑦卖假货的,教师偷着办班的,营私舞弊的,乱砍乱伐的,不学无术而花钱买官的……这些丧失责任感的人,不仅危害了他人,危害了社会,同时也危害了他们自己。笔者敢言,他们心虚得天上打声响雷都会吓得屁滚尿流。

⑧“匹夫自有兴亡责,肯把功名付水流?”哇!有责任感的人送出了温馨也得到了温馨,送出了浪漫也得到了浪漫,送出了灿烂也得到了灿烂。这可真是太好了。记住,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就要想想应不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否则,你就回去吧。

[本课解题A]本文开头的作用是开门见山,突出主旨。

[精辟讲解]这篇议论文开头仅用了一个设问句——先问来世一回,我们该不该有一种责任感。紧接着回答“应该有,应该踏踏实实地有一种责任感”。自问自答,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本文的论点。

[本课解题B]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答: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用是表达了作者对有责任感的人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深化了主旨。

[精辟讲解]结尾段一个感叹词“哇”,紧接着三个排比句,又一句“这可真是太好了”,十分明显地抒发了作者对有责任感的人的赞美之情。结尾句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作者的立场、态度和观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本课思考题

1.本文论述的内容是 。

引点:文章第①自然段是设问句,前半句所问的问题就是文章要回答的问题。

2.第①自然段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还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作用是 。

引点:注意设问句中的自答里有两个词是相同的。是不是更加强调了某个意思?

3.对第②自然段“脸面上也挂不住”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感到空虚无聊,白活一回

B.没积德,感到惭愧

C.脸上无光,神气不起来,不敢抬头见人

D.对他人,对社会没有责任感

引点:结合语境注意下文来回答。

4.第③自然段第一个问句的作用是 。

引点:这是一个特殊过渡句。一个反问,加强了语气,揭示了上文所论述的观点;紧接着下文用了事例证实了上文所论述的观点。

5.第②自然段括号里的话用的是 的表达方式。

引点:括号里的话解释了什么是责任。

6.本文是 型议论文,本文的论点是 。

引点:注意题目是不是作者的立场、观点。

7.读完全文,说出我们为什么要尽责任: 。

引点:注意捕捉第②自然段的关键词句概括。

8.第③自然段省略号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答: 。

引点:有的省略号表示语言省略、列举的省略。

9. 第③自然段横线上的“一些”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答: 。

引点: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是否符合逻辑。

10.第⑤自然段用了 的论证方法,即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在结构上起 作用。

引点:丹·韦伯斯特说的话,前半句指出了上文有责任感会怎么样;下半句引出了违背责任会怎么样。

11.第③自然段后半段三个反问句互换位置好吗?为什么?

答: 。

引点:注意第②自然段的一些关键词语与这三个反问句的顺序是否一致。

12.如何理解第②自然段“积点儿德”在这里的含义?

答: 。

引点:结合语境看下文来回答。

13. 第③自然段横线上的三个“此”指代的是

引点:依上文,揣摩词语的指代义。

14.结尾的“回去”的含义是 。

引点:注意“来到这个世上”,“回去”的含义就明显了。

参 考 答 案

第四十九课

1. 来世一回,我们该不该有一种责任感? 2. 反复 更好地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3. C 4.承上启下。 5. 说明 6.论点  我们应有责任感。 7. 我们人人尽责任,国家就会繁荣,社会就会发展,人类就会进步。大千世界就会更加美好。就我们个人而言,也是一种幸福、自豪,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脸上有光,就是积德而问心无愧。 8. 不可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各行各业尽责任人的还很多,删去就没有这种表示了。 9. 不可以。“一些”指的是一部分,很多老人因年纪大,儿童因年纪小而不能尽责任。删掉“一些”就等于全部老人、儿童都能尽责任了,这不合乎逻辑。 10. 引证 引用 承上启下 11. 不好。因为这三个反问句与第②自然段相照应的顺序一致,换了就不一致,使层次显得混乱。 12. 对他人,对社会多做好事、多行善。 13. 千千万万人的责任感,使我们的大千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14. 死去。

现代文阅读训练教案(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2)

指导老师张士连

作者简介:张士连,74岁,曾经是一名军人,七十年代初复员转业到油田,原吉林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特车队政工干事。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士联作文公益教育促进会会长,2000年从企业内部退养后,致力于辅导中小学生语文(作文与阅读)。期间,整理、总结、创新了“作文八种结构法”,获得了国家专利。继《士联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上、下卷)《话题作文与阅读》(上、中、下卷)《阳光童话林》《作文早入门》之后出版的第六部著作。目前新出版的中小学阅读读本共20多万字,分为“情真意切散文篇”、“写人叙事记叙文篇”、“引人入胜童话篇”、“观点鲜明议论文篇” 四个部分。关于本书的定位,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既是文学读物,又是作文导航。在指导读者读写要点与读后答题的同时,教你读与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