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八虎骑中,曹真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他是曹操养子,是曹魏西线抗击蜀汉的长城,却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被黑成了器量狭小的常败将军。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曹魏宗室的二代翘楚。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1)

曹真剧照

一、曹家养子

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养子。

其实关于曹真的出身,历史记载多有不一。《三国志》曹真本传中说他是曹操的本家侄子,其父曹邵被郡兵所杀,曹操怜其孤幼收养了他。但鱼豢《魏略》和王沈《魏书》则说其父是秦邵,秦邵跟随曹操兴兵,后代曹操而亡,曹操为报恩收养其子。后代多持此说。

总之吧,曹真是曹操养子是没错的。曹操待这位养子也没得说,让他和儿子曹丕一起起居、生活。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2)

曹操剧照

曹真小时就勇猛雄壮,喜欢游猎。有一次,他打猎时遇到一头老虎,他在前面跑,老虎在后面追,就把曹真给惹毛了。他回首抽出箭,“嗖嗖”两支回马箭,老虎应声而倒。曹操感其勇猛,就让他统领虎豹骑。

虎豹骑是曹操建立的一支强悍的特种部队,主要负责中军护卫,特殊时期也可作为突袭奇兵使用,一直由曹姓本族亲信担任统领。虎豹骑第一任统领是曹纯,曹纯去世后,曹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由自己亲自代领。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对曹真的信任。

后,曹真讨平灵丘贼寇,因功被封为灵寿亭侯。

二、汉中立功

我们常说三国时有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役,其实汉中之战也值得大书特书。此战,刘备方投入的将领有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法正、黄权等,曹操方投入的有夏侯渊、曹洪、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可以说双方都是精锐尽出,曹魏八虎骑更是半数入阵,而且都拿下辩吴兰刷了下级。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3)

赵云剧照

此战,曹真以偏将军之职,击破吴兰,因功被拜为中坚将军。曹操至长安,曹真被授予中领军,负责中军。

夏侯渊于定军山被斩杀后,曹操忧汉中局势,以曹真为为征蜀护军,督帅徐晃部,于阳平关击破刘备高翔部。后曹操亲至汉中,却无法击退刘备,遂决定放弃汉中。此时,曹操以曹真至武都迎回曹洪驻于陈仓。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4)

夏侯渊剧照

曹丕即帝位后,以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追录曹真前后之功,进封其为东乡侯。

三、东征西讨

当时 ,张掖人张进在酒泉郡造反,曹真派遣费曜讨平张进。

黄初二年(221年),治元多、卢水、封赏诸胡作乱河西,曹真进讨诸胡,平定河西。此战后,西域鄯善、龟兹、于阗等国通使进贡,中原王朝恢复在西域的统治。

黄初三年(222年),曹真返回都城洛阳后,被授予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假节钺。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5)

孙权剧照

同年,曹丕南征孙权。曹真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于牛渚大破吴军孙盛部。后孙权重遣使称臣, 魏军撤退。 曹真因此功被拜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去世,曹真与陈群、曹休、司马懿并为托孤重臣。明帝即位,进封曹真邵陵侯,迁为大将军。

四、西线长城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投降。朝廷以曹真督帅诸军,进驻郿城。曹真派右将军张郃进围街亭,大破蜀将马谡。曹真又在箕谷击败赵云偏师,诸葛亮为免粮道被断,遂退兵蜀中。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6)

诸葛亮剧照

当初,安定人杨条等劫略吏民,据守月支城,响应诸葛亮。诸葛亮退兵后,曹真进围月支,杨条很会来事儿,就说:“大将军亲自来了,我当然投降。”遂自缚而出,献城纳降。于是曹真收复三郡。

此战后,曹真认为诸葛亮有鉴于此次兵败,再次进犯必定进兵陈仓,遂使郝昭、王生守陈仓,并提前修葺城池,积极备战。

第二年春,诸葛亮果然进围陈仓,因郝昭有备,诸葛亮不能攻克,再次退走。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7)

郝昭剧照

《三国演义》中,却将此二功都归于司马懿,曹真反成了无脑莽夫。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返回洛阳,升为大司马,并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曹真上表,认为蜀汉连年寇边,进反客为主进行讨伐。他说,如果数路并进,必可一战成功。朝廷认为可行。曹真发兵西行,明帝亲赴送行。

当年八月,曹真以子午谷南下,以司马懿从汉水,以郭淮、费曜从斜谷同时进攻汉中。可惜当时正值雨季,连下大雨三十余日,栈道冲断,曹真行军一月,行程还未过半。朝议又起,朝廷不得不召曹真退军。

曹真返京后即生病,次年病逝,谥为元侯,长子曹爽继其爵位。

五、抚孤悯幼

曹真不仅军事才能卓越,而且抚孤悯幼,军中颇受拥戴。

他年轻时和同族曹遵、同乡朱赞共同跟着曹操干革命。曹遵、朱赞早亡,曹真非常同情这两位同事,就上书请求分自己的食邑封给曹遵、朱赞的后代,朝廷下诏准许。这算做到了为朋友两肋插刀。

曹真每次出征,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军赏不足,他就拿出自己家的钱财对士兵进行赏赐,兵士们因此皆愿为其所用。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8)

曹爽剧照

曹真去世后,明帝追思其功,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忠贞,辅佐二祖。对内不恃亲族之宠,对外不鄙贫寒之士,可谓守诚尽忠的谦谦君子。因此,尽悉封曹真五个儿子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皆为列侯。"

曹真长子曹爽的事儿比较多,我们另文再述,此处先不细表。

六、孰为第一

曹魏宗室八虎骑中,除去第一代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五人,二代三人中,曹休、曹真表现俱不凡。

那么二人到底哪个算二代一哥呢?

史家记事,多有褒贬,《诸夏侯曹传》中,曹休在前,曹真在后。从职务上说,曹休为大司马时,曹真为大将军,位在曹休之下,似乎曹休更胜一筹。

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曹真(曹真曹魏二代翘楚)(9)

曹休剧照

但曹真积极践行“到西部去”策略,在西线的战功,明显要强于曹休。曹丕临终托孤,四位顾命大臣的排序: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曹真又排在了曹休前面。

明帝朝时,则明显看重曹休,可惜曹休石亭兵败后忧惭而亡,所以才托付曹真之子曹爽。

只是曹爽不作死就不会死,终于亡于司马懿之手。这才导致了曹家后来被架空。

一报还一报,岂非天意?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名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