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的剧集市场,“大女主”可谓是喜忧参半,迎来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景甜、张彬彬主演的《司藤》爆火出圈,新颖的题材和人设迅速引发追剧热潮。另一边,李少红导演睽违小荧幕已久的新作《大宋宫词》,却遭遇了惨烈的口碑滑铁卢,从剧情节奏到人物塑造,网络上鲜见正面评价。

甄嬛谈恋爱的正确方法(从甄嬛到)(1)

同期播出的两部剧有如此鲜明的对比,意味着“大女主”这一剧集类型迭代近十年,虽然红利早已不在,但只要制作方认真的理解了观众们日趋变化的需求,依旧能让她们为这一题材买账。

十分红处便成灰,2018是大女主“分水岭”

一直以来,“大女主剧”在业界都尚未有一个明晰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一部戏中女主角的戏份占比最高,并且以她的不断自我成长、自我蜕变来串起整个故事脉络。

虽然这种类型在国内影视市场由来已久,但真正让“大女主”的概念被摆到台面上,并深入人心的,是2011年播出的《甄嬛传》,这部具备标杆意义的宫斗题材剧,至今仍旧被网友反复提及,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甄嬛谈恋爱的正确方法(从甄嬛到)(2)

可以说,《甄嬛传》的出现开启了由网文IP改编的“大女主”时代,这一阶段的大女主剧以古装为主,大致上可以分为宫斗、仙侠、武侠三大类。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这个时间点,大量的热钱涌入影视行业,不少影视公司顺应市场审美潮流,开始码盘“大IP+流量演员”的“天价”大女主项目。

2017年,《孤芳不自赏》《大唐荣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醉玲珑》《那年花开月正圆》等作品纷至沓来,将大女主这一类型剧彻底的推向了顶峰。2018年,从头至尾充满爽感,人设新奇的《延禧宫略》为大女主剧带来了最后一波热度,从此以后,号称KPI杀手它再也不复往日辉煌,颓势明显,失去了市场号召力。

甄嬛谈恋爱的正确方法(从甄嬛到)(3)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内外双重的,从外部来看,2018年国家对古装剧展开了史上最严的政策调控,随着限古令、税政、片酬三管齐下,传统大女主不得不进入被冷藏的“寒冬期”。从内部来看,多年以来,大女主剧在内容上并没有飞跃性的创新,同质化问题明显,几乎都是“傻白甜”女主低开高走逐渐转变为工于心计的腹黑者,在各种男性角色的扶持下一路开挂,最终轻松成就一番伟业,而这样的故事早已经让观众觉得审美疲劳了。

是以,自2018年以后,大女主剧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第一,制作体量上降级,大卡司高投入的传统大女主剧越来越少,反而涌现出了更多由新人演员担当主演的中小体量网剧,这些剧集的优势是商业风险小,排播模式灵活多样。第二,随着现实主义题材的日渐崛起,“职场大女主”取代“古装大女主”成为了大女主剧中的中坚力量,《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锦、《怪我过分美丽》中的莫向晚,都是近年来在社交网络上掀起讨论热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记忆的经典角色。

《司藤》的“新玩法”,《大宋》的“旧黄历”

虽然难以抵御时代车轮滚滚而来,但影视创作本身需要一定的周期,难免产生滞后性,2021年开年以来,从《上阳赋》到《大宋宫词》,带着陈旧烙印的传统“大女主”,已经接连失利了两次了。

甄嬛谈恋爱的正确方法(从甄嬛到)(4)

特别是《大宋宫词》,目前豆瓣评分仅3.8,对比其极致考究的服化道,美轮美奂的运镜构图,这个成绩难免令人唏嘘。除了开篇快到飞起完全连不上的断线剧情,和频繁触碰考据党底线的历史谬误,“大女主”刘娥人设崩塌,可以说是让观众失去追剧动力的罪魁祸首。

作为历史上能与吕后、武则天齐名的成功女政治家,刘娥的一生波澜壮阔颇有传奇色彩,以二婚的身份成为皇后,最后又临朝垂帘成为实际的执政者,观众们期待看到的是一个有野心、有谋略、有风情的奇女子,却没想到《大宋宫词》不仅将刘娥的风采改编的所剩无几,套路化的“圣母白莲花”剧情更是比比皆是,令网友无奈质疑,“这难道是大宋版的《贤妻》?”

为何传统“大女主”在今天如此不受观众的“待见”?内容创作始终需要镜鉴时代,并与大众情感紧密关联,从这点上来看,《大宋宫词》显然是落伍了。

从杨笠的脱口秀“他明明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到微博上各种被热议的女性议题,女性的自主意识从来没有这么剧烈的被表达出来过,甚至于2020年被称为女性主义元年。在这样的舆论大环境下,女性用户便更加难以接受传统大女主剧中名不副实的男性凝视。

无论是后宫戏中,刻画皇帝为男权社会资源中心,让女主为抢夺极少的剩余资源勾心斗角。还是刻画女主轻易获得从男主到男N的宠爱,一次次大开“金手指”获得晋升渠道,本质上都是一种男性中心主义的变体,和独立自信、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真大女主”相去甚远。

相对的,《司藤》之所以能意外成为“黑马”,在于塑造了男女主之间权利逆转的关系,秦放不管多激动,只要司藤一喊名字,立马闭嘴不讲话,秦放催司藤化妆,司藤怒怼,“我化十个小时,你也得给我乖乖等着”。强大的力量差让秦放成为了“女王藤”的男仆,这次的“大女主”不仅不需要男主拯救,还能拯救男主。

甄嬛谈恋爱的正确方法(从甄嬛到)(5)

“渡船千艘,唯自渡方是真渡”,司藤和传统“大女主”不同,她不再是建立在附庸男性基础上的女性形像,可以说是国产剧中一个跟上了女性觉醒速度,非常新鲜的尝试。

“大女主”何去何从:“轻装上阵”、剑指职场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下几乎已经成了“扑街”同义词的“大女主”,其实还远远没到行将就木的地步,经历过转型的阵痛期,新的秩序必将来临,那么,大女主剧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有哪些是我们能够预测的?

首先,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大女主剧依旧很难叫好又叫座。从过往来看,大女主剧深陷儿女情长的小格局大多无法展现出传奇人物的风采,还原她们在那个时代的先进性和特殊性,反而会引发观众对剧中各种细节真实性的考量,得不偿失。

其次,互联网时代,内容市场越来越倾向于垂直化,视频网站也在剧集圈层化策略上越走越远,动辄几十集,服化道华丽但剧情陈旧严重的“天价”大女主剧已经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取而代之的是“轻装上阵”中小体量的新大女主剧,它们大多有创新意识,设定超越常规抓人眼球,例如《司藤》和《传闻中的陈芊芊》。

甄嬛谈恋爱的正确方法(从甄嬛到)(6)

第三,依托国家近年来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大力扶持,未来现代背景的职场大女主剧也将成为该类型下的重要分支,不少一线演员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孙俪的待播剧《理想之城》,赵丽颖的待播剧《幸福到万家》,都是典型的职场大女主题材。不过让人担忧的是,国产影视作品在涉及职业属性方面的处理一向容易被人诟病,这类剧能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角色的业务能力上,去展现女性的坚韧和强大,还需要拭目以待。

在看腻了各种“玛丽苏”的“伪大女主”之后,令人可喜的是,当下市场中,不依附于男性的爱而存在,不为他人意志所左右的“真大女主”已经开始出现。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未来“大女主”的模板就是司藤这种能力超群,目下无尘的傲娇女王,一定要强调女强男弱的巨大差距,那么该类型势必又会变成满足女性某种情感代偿体验的“爽剧”,走向了另一种僵化和极端。

“大女主”的定义其实本该是非常宽阔的,她们不需要完美,甚至也可以有困于现实的挣扎,只要她不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始终坚韧、独立、百折不挠的面对生活,都可以被称为“大女主”。或许当有一天“大女主”这个概念不再反复被提及时,反而会涌现出更多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