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岷江(印象中的岷江与岷山)(1)

四十年前的岷江(印象中的岷江与岷山)(2)

四十年前的岷江(印象中的岷江与岷山)(3)

四十年前的岷江(印象中的岷江与岷山)(4)

四十年前的岷江(印象中的岷江与岷山)(5)

四十年前的岷江(印象中的岷江与岷山)(6)

去九寨和黄龙要经过汶川这是在动身之前就是知道的,尤其是512大地震之后,这条不平凡的生命线注定了我们要对它多一份关注和感慨。没想到的是沿途213国道一侧那一直相随的狭窄河谷和两旁的群山居然就是“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岷江和岷山。

离开成都市区,旅游大巴驶过都江堰沿着213国道疾驰,西行的公路旁,一条狭窄湍急的河流翻滚着洁白的浪花从高处奔腾而来,河床不宽却极尽咆哮水流不可阻挡之气势,很是壮观,原来这就是岷江,它缠绕在弯曲狭窄的公路旁,依附在悬崖和峭壁之下,最窄处大约仅有十几米宽,与几日前刚刚看到的浩汤长江不可而语,可它澎湃的激流比长江三峡段的江水要汹涌的多,这要缘于河床随着山势的升降落差极大造成的。坐在车内尽管车窗封闭还是听到了白浪排空的波涛声。说是白浪可是名副其实,都说水是无色的,可在这儿江水泛起的浪花就是纯白色的,白的让你感觉到它的寒冷刺骨,不禁顺着水流倾泄的方向仰望雄伟的岷山群峰,找寻白雪的痕迹,白雪却看不到,连绵的山峰此起彼伏,层峦叠嶂,草木葱茏,那遥远的雪山正在期待着我们走近它的身旁。

大巴行驶在512震后新建的213国道,原来的国道就在岷江的另一侧,由于地震的破坏彼岸的公路已经封闭无法使用。有的地段已被塌落的山体覆盖,碎石浸入江中;不时映入眼帘中的桥梁要么只剩桥墩,要么桥板插入江中;好几座桥梁连着两头的山峰,根本不见路的影子。如果没见到残桥无法想象这里曾是地壳变动的人间地狱,有多少生灵瞬间埋没在土石中!还有那被水泥封闭的公路隧道,里面曾有多少人们被黑暗在几秒钟内无情吞噬!这些数年前形成的山体部分层面现已草木葱茏,还能见得到地震创伤留下满目疮痍的痕迹。震后新建的国道很狭窄但路况很好,路面平坦,若不是亲眼见到沿线的悬崖峭壁真还不相信这是崎岖的盘山公路。公路这侧是水流湍急的岷江,这侧就是紧挨着路面的巉岩巨石。在森严的峭壁底下,狰狞的险石像张牙舞爪的雄鹰和虎豹,时刻要向你俯视猛扑过来,让你抬头仰望不寒而栗。有的部分路段巨石都被特制的钢丝网笼罩起来以免突然脱落,若真掉落下来那小小的汽车定然会被砸瘪,何况是车内旅客的肉体。对面原来的国道上经常能看到一大块巨石横立路中切断了道路,还偶尔可以远望到路面遗存的车辆残骸(据报道就是这条震后新建的公路2014年7月在茂县地段还出现过一次严重的塌方事故,飞石滚落车辆砸损,十人不幸殒命——2015.5.12补记)。这条国道被称为夺命公路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坐在车中,所有乘客的生命都交给了司机,稍不留神车就会一头扎入山谷冲进江中粉身碎骨,至于头顶山石的塌落那就听天由命了,不知何时就会有巨石飞来。这确实是一条充满危险的非凡旅程,真不可思议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常出行来来回回走在这样时刻危机四伏的道路上该是有着怎样的胆量!

从都江堰进入山区,车速明显减慢,导游就开始介绍汶川震后的建设情况,说我们这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在进行一场极富刺激性的挑战,因为道路只能沿着江边修建,一侧的巨石随时都可从高处跌落,如果遇到下雨刮风,石头真的会噼里啪啦往下滚落的;到达黄龙九寨需要八九个小时的车程,这样的路况会持续数小时左右。听罢导游的话,我拿出手机给一位最好的朋友发了短信,在信中我说道:我今天在去九寨的大巴上,现已驶过都江堰,我把车号发给你,预计傍晚抵达九寨,据导游说危险无时不在,我不能跟妻子说事情的严重性免得她担心牵挂,我跟你说一声,如果今晚我不手机联系你给你报平安那我们的车就是出事了,你把车号记住,到时候让妻子领保险金吧。朋友马上回信说:没事的,老天会保佑的,祝一路顺风,玩得愉快!那时那刻的自己说不上是种什么心情,虽然给朋友发信可我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的,惊险刺激的旅程对我来说丝毫没有胆怯,我很久早已习惯了对大自然的挑战,只是在这儿,岷江的激流和岷山的险峻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以前花钱买门票去爬各种特色的山峰,而在这里如果不坐在车上那是可以免费走近亲近任何一座山峰的,它们随时都在敞开胸怀欢迎你的到来。

当峭壁上那秀丽俊俏的“映秀镇”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车子就把字下缓缓经过,这熟悉的地方在央视新闻地震直播过无数次,现在居然就在它的脚下,我的心情既激动又沉重。看着路边的碎石,早上对于九寨黄龙的热烈期盼已抛入脑后,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我的脚步能亲自踏入这片饱受磨难的土地来感受生命的可贵!自映秀、经汶川、至茂县这段路程是灾区的重要路段,在废墟上重建的城镇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映秀镇排排小别墅似的低层小楼、汶川和茂县新建的学校和医院就这样咫尺眼前真实地载入了我永久的记忆中,这些建筑都带有羌族特有的风格和色彩让我在沉重中领略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从茂县到达松潘古镇,这段路程没有了山石在头顶上的担忧,视野开阔,可远观岷山群峰,此处的岷江属江水上游,没有山势的险峻水流自然平缓了许多,前面不多远就是岷江源了。真正的源头见不到,路旁的野草深处就是沼泽地,据导游介绍沼泽地下丰富的水源就是雪山流下的融水,是聚集形成岷江的源头。我们第一天先到的黄龙,自松潘至黄龙的路程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在半空中了。盘旋绕过岷山主峰雪宝顶的雪山梁子,那是一段我一生中至今离天空最近的路程,海拔四千多米的盘山公路就是一条天路。座座海拔五千五百多米的山峰云雾缭绕,山尖上的皑皑白雪、裸露的冷峻火山岩石、高原的丰富草甸、山腰的茂密植被、路旁三三两两的羊群,看得我措手不及,恍然间就像到达了平时在科教台地理杂志上看到的遥远的异国之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感觉几乎一模一样。前年巴蜀之旅回来后匆匆写就的《高山仰止》记叙了我在高原之巅的深刻感受,只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内心感触远远不能通过自己笨拙粗浅的文字表述出来。值此5.12六年纪念日的到来,今夜我再次让自己的魂魄融入江流、高山和白云之间,深深回味那终生难忘的生命之旅------

(2014.05.12 QQ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