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当音乐结束之际,是米娅和塞巴斯汀的梦醒,亦是观众观影的尾声。

爱乐之城one last time(爱乐之城繁星之城)(1)

电影《爱乐之城》将故事背景放置在现代的洛杉矶,讲述了演员米娅与钢琴手塞巴斯汀两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彼此相遇而后相爱,最终各自有成就的故事,影片分为:冬、春、夏、秋、五年后的冬这五个时间段展现二人的生活片段,两人在此间经历了相遇、熟悉、热恋、磨合以及各自生活。影片虽以现代为背景,但全片充满复古的色调氛围,歌舞的场景段落也频频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歌舞片致敬,还有许多歌舞片独具的非现实幻想场景,并将歌舞融入叙事与角色职业,但与以往歌舞片的“大团圆”不同,《爱乐之城》的米娅与塞巴斯汀虽完成了各自事业上的目标,但却少了彼此的陪伴。影片获得了第74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并在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斩获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导演奖等六项奥斯卡大奖。

爱乐之城one last time(爱乐之城繁星之城)(2)

1、 电影——梦

电影诞生之初便被形容为“造梦机器”,歌舞片更甚,其惯用的非现实性幻想场景为歌舞片披上了一层耀眼的浪漫主义光环,在《爱乐之城》中也多次使用这一技巧,例如在米娅与塞巴斯汀两人深夜溜进天文馆时,在拉下灯光,现出漫天繁星后,塞巴斯汀的手帕飞上空中,而后他托起米娅向空中推去,两人便在这满天星空中完成了一段“定情”双人舞——漂浮在空中,宛若置身太空,直至上升云端两人才算站定,小心翼翼靠近彼此后便开始在星空中舞蹈,最后用一道宇宙中的白光将两人拉回现实空间,即天文馆。如梦如幻的星空,也正呼应了影片主题曲《City Of Stars》(繁星之城)。

爱乐之城one last time(爱乐之城繁星之城)(3)

此外,影片角色职业分别是有着演员梦的米娅和有着爵士音乐梦的塞巴斯汀,表演和音乐均属艺术范畴,这样的设定本身也为影片增添了“梦”的气质。影片用冬、春、夏、秋隐喻两人梦想与爱情的进程:冬——米娅频频面试频频遭拒,塞巴斯汀在餐厅弹琴因“自我发挥”后被开除,两人各自都处于低谷,而感情生活也一片空白,二人在此时完成了第一印象并不算好的初遇;春——米娅仍辗转于各个试镜,虽也被拒但有了一个约会对象,塞巴斯汀有了新的“临时工作”,两人在此时的偶遇中完成熟悉,向彼此吐露自己的生活与梦想,并于天文馆确定关系;之后便是全片最罗曼蒂克的片段——夏:两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前行的动力与自我梦想实现的途径,生活看似一切向好,但凉风已吹进二人的相处;秋——米娅发觉塞巴斯汀所加入的乐队并非他的初心,两人对于梦想与现实的选择发生矛盾;五年后的冬天——影片略过了五年来两人为梦想实现所做的努力,而直接展现出二人现状,虽“功成名就”但两人并没有在一起。影片用浅显的季节表现二人规整的爱情与梦想,时间明确,泾渭分明,这本身也是电影的造梦的特点,用巧合映衬进度。

爱乐之城one last time(爱乐之城繁星之城)(4)

2、 银幕——镜

银幕作为影像的载体,它充当观众自我的一面镜子,满足观众随时自恋的观看,而在观影中观众既认为自己是具有主体身份的观看者,又可以将自我的想象投射在面前银幕中的世界,形成“投射——认同”这一过程。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身陷梦境,身体机能也处在了退化和幼稚化的状态,宛若梦境中的主观能动性消减,而电影的技巧就是撩拨、加速和强化投射——认同过程[1]。类型片自诞生以来便遵循此,带领观众回到已经失去的精神家园,享受乐趣、沉浸其中,汲取宛若在梦境中身临其境的快感,从而获得愉悦,最后再回到现实,这也是大多类型片会选择完满结局原因之一。

爱乐之城one last time(爱乐之城繁星之城)(5)

但《爱乐之城》采取了不同方式——不完满结局,当然它也有带领观众找寻爱与梦想初心的段落,使观众共情以达到情绪引导,例如在米娅收到试镜通知后,面试人让她讲述一个故事,她以她舅妈曾在冬日跳进塞纳河为引,唱了一首“怀揣着梦想的傻瓜”,歌词中写道“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这首歌献给那些做着白日梦的痴人们,尽管他们看起来傻乎乎)。有关于梦想一直是每一个人心底的渴望,有的人会在成长道路中逐渐忘却,有的会一直为此努力,还有的会在不断碰头中倒下,这首歌向观众表达了为梦想努力本身便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在观影中可以触发观众对于自我的思考以及投射自我梦想后的满足。

爱乐之城one last time(爱乐之城繁星之城)(6)

在结局部分,观众已得知两人并未继续走下去,但《爱乐之城》还是通过银幕的魔力再次造梦,给予片中两人的完满,即在米娅走进“Seb’s”后,塞巴斯汀弹奏起了两人恋爱时创作出来的音乐,画面里几分钟的叙事蒙太奇将两人的相遇、相知、相爱过程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又深入的回忆,并有了一个不同于“电影现实”的结局,在银幕中给予两人童话的美好。这一方面满足了观众投射——认同的这一过程,带着观众仍未被满足的欲望,沿着缺席,一定程度上到达满足,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银幕的梦中梦,即观众在观影中观影,当音乐结束之际,是米娅和塞巴斯汀的梦醒,亦是观众观影的尾声。

爱乐之城one last time(爱乐之城繁星之城)(7)

结语

电影《爱乐之城》通过梦境让观众到达了梦想的实现,又通过梦中梦完成爱情的完满,这既是作为类型片对于圆满结局的挑战,又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完成观众的理解,从而达成更大的观影冲击力,触动观众的情感脉搏。米娅和塞巴斯汀两人也成为洛杉矶这座城市中的点点繁星,为彼此闪烁过灵光后便逐渐消散。


[1] [法]雅克·奥蒙等,崔君衍译.现代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