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定期是先消毒还是先解毒(水产养殖四消毒)(1)

编辑 | 水产研究社

最新首发 | 了解最新水产养殖知识,关注:水产研究社

水产养殖定期是先消毒还是先解毒(水产养殖四消毒)(2)

水产研究社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质调节,技术交流,生态养鱼,养虾,养蟹,健康渔业,您值得信赖的水产小帮手。36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做好“四消” 即“苗种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

1)苗种消毒。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即使最健壮的苗种,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病原体。

为防止这些病原体在新塘中传播开来,#水产研究社# 苗种入塘前必须进行浸泡消毒,以杀灭皮肤和鳃部的细菌和寄生虫。

2)饵料消毒。除商品饵料外,病原体往往随饵料带入,因此投放的动植物饵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能先进行消毒。

一般植物性饵料,如水草,可用6克/m³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动物性饵料,如螺蛳等一般采用活的或新鲜的,洗净即可;

肥料最好先进行腐熟或加入1%的生石灰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投入池塘。

3)环境卫生和工具消毒。#水产研究社# 经常捞除池中的草渣、残饵、水面浮沫等,保持水质良好。及时捞出死鱼和敌害生物并妥善处理。

渔场中使用的工具如果不能做到单塘单用,则应在工具用后将其放入10克/米3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冲洗干净备用;或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再妥善收藏,可防潮防虫。

4)食场消毒。食场内常有残渣剩饵,残饵的腐败常为病原体的滋生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尤其在水温较高时,最易引起鱼病流行发生。

所以除了经常注意投饵量应适当、#水产研究社# 每天清洗食场外,在鱼病流行季节,每周要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

食场消毒多用漂白粉,方法一是挂篓(袋)法,二是撒播法。

挂篓法是用密的竹篓(或密眼筛绢袋,布袋易被腐烂)装漂白粉100~150克,分散挂于食场附近,如草鱼的三角草框、青鱼的食台等,每天换1次漂白粉即可。

撒播法是将漂白粉直接撒在食场周围,其用药量没有严格规定,可根据食场大小、水的深浅等酌情放药,多放些一般不会危害鱼类,因为如果鱼忍受不住,即自行游开。

食场消毒要根据水质、季节定期进行,鱼病流行前,要勤消毒。

小窍门

为使竹篓能沉于水中,#水产研究社# 可在篓底放一小石头,沉入水中的竹篓要加盖,以防漂白粉溢出。

注意漂白粉与硫酸铜混合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0克和硫酸铜8克,但应将两种药物分别溶解后再混合,10~20℃条件下浸泡20~30分钟即可。

采用挂袋法进行食场消毒时应注意:

A.选择药物时,鱼对该药物的回避剂量要高于治疗剂量。

如鲢鱼对硫酸铜50%的回避剂量为0.3克/m³水体,而全池遍洒的治疗剂量一般为0.7克/m³水体,所以此法就无效,挂篓(袋)法不应选择硫酸铜,而敌百虫和漂白粉则可用。

B.剂量要合适,太大鱼不来吃食,太小不起作用。用挂袋法时,一般每个食场挂3~6袋,每袋漂白粉150克或晶体敌百虫10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