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诗经关雎原文:诗经今读关睢?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诗经关雎原文:诗经今读关睢

诗经关雎原文:诗经今读关睢

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此开卷第一回也……错了,那是红楼水浒。

这是《诗经》的开卷第一篇。

前人附会说,《关睢》讲的是周文王和他后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如果你通读全篇再动动脑子,就会发现:不像。你要说文王被纣王囚禁时还在“辗转反侧”地想念他的后妃,是有可能的;但他对后妃“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基本没有可能性。文王不是街头小后生,哪有他求之不得的妃子?

这就是一个从恋爱到结婚的真实记录,主人公是谁已经不重要。

《诗经》的源头,是民间。在商周时期那样一个生产力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时代,作为上层的诸侯王权,要了解民间的真实影像,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收集各地的民歌,所以就有专门的政府机构(乐府的前身),每年会定期的摇着木铎,去乡下“采风”。他们记录下来的这些各地民歌,就成了《诗经》最初的形式。

那为什么要把这首《关睢》放到第一篇?

没别的,因为那个时候结婚成家,并不是你个人的事情。

增加人口,发展生产,是那时所有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是第一竞争力,8万的军队就是比5万的厉害。你不结婚,就是犯罪。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政府为此提供了种种方便,比如《周礼》中就提到,“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每年专门给个时间,政府给你们提供私奔的方便,什么房子车子彩礼,通通不做数,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就行。

还有,如果到一定年龄还没找到对象,政府就会给你发福利,指定一个,你不要就等着发配充军吧。

回到这首诗。

我们今天的人读《诗经》,都会有很强烈的距离感,这太正常了,毕竟就算从孔子整理的时候算起,离今天也有2500年以上了。

但是,如果我们找到一个窍门,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

这个窍门就是:《诗经》的画面感。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河,在先秦时代,基本上都指的是黄河。

这时镜头拉开:

黄河中间的沙洲上,鸟儿在鸣叫,它们是在求偶吗?这时一个帅小伙心乱如麻,他在想念他身材窈窕的“淑女”,那可是一个好姑娘啊(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镜头切换:

一群妙龄女郎,背着采菜的筐,在沙洲上四处寻找,她们在找什么呢?找荇菜。

我们的帅小伙,在寻找他的梦中情人。

找来找去也找不到,白天晚上都在想。

这会儿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镜头切换:

女郎们找到了隐藏在䓍丛中的荇菜,开始了采摘;

小伙子找到了他的意中人,到她的窗外谈琴求爱。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镜头再切换:

女郎们把荇菜连根拔起放入框中;

帅小伙恋爱成功,敲锣打鼓地来取媳妇了。

最后是皆大欢喜。欢不欢乐?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我们不用去深究《诗经》中的“赋比兴”,也不用去琢磨孔子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什么意思。你只要在读的时候,把“画面感”代入,就会很快明白它到底在写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