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消失的孩子》大结局了,袁午和许正安被抓,杨莫被救出来了。

孩子失而复得,陶芳决定再也不严格要求杨莫了,取消了不喜欢的兴趣班,给孩子喘息的空间,让他看一会儿动画片。杨远也不再欺骗,敷衍杨莫了,做一个说到做到的爸爸。

杨远和陶芳对女孩恩怀也一如既往,还像从前一般,一家人其乐融融。

万幸,杨莫没事。但杨莫的出逃,牵出了剧中三组家庭“病态”的亲子关系。

消失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吗(消失的孩子大结局)(1)

一,施压型父母,孩子只想逃

三年级的杨莫,调皮捣蛋,成绩落后。

妈妈陶芳开了一家化妆品店,天天看店,没时间管杨莫,给他报了很多辅导班,兴趣班。

教育杨莫的责任重担落在了爸爸杨远身上,杨远主动提出降职,为了抽出更多时间照顾儿子。

即便每天忙到连轴转,杨莫一点进步都没有。甚至闹腾到辅导班的老师,主动退学费,只想送走这位“大爷”。

学校里也传来不好消息,老师反应杨莫根本连试卷都写不完。

检查完才知道,杨莫有多动症。为了缓和杨莫的情绪,杨远买来一只小狗陪伴杨莫。

消失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吗(消失的孩子大结局)(2)

辛辛苦苦赚点钱,都投在孩子身上了,哪知孩子如此并不争气,还整天想着玩,陶芳一气之下,要把狗“丢”了。

杨远答应的放假全家去郊区民宿玩,也言而无信,一拖再拖。

消失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吗(消失的孩子大结局)(3)

这一举动彻底惹恼了杨莫,一周七天,他都没有喘息的时间。去民宿看狗,是他唯一放松,想做的事。

他再也无法承受这些压力,他摆脱楼下邻居姐姐恩怀,帮他出逃。两人相约一起去民宿看狗,杨莫借着下楼去学校,其实偷偷躲到恩怀家,然后晚些时候两人再一起去民宿。

陶芳明明看见杨莫下楼,杨远明明就在楼梯口一直等着送杨莫上学,孩子就在他们眼前消失了。至此,剧情开始上演,揭发一层层迷雾。

陶芳太过焦虑,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样不容小觑。

父母的爱没有落到实处,反而成为孩子的负担,压到孩子透不过气。

每个孩子花期不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成长,不必焦虑,别人只不过是比你提前拥有。

孩子健康成长,亲子关系和睦,比成绩更重要。

二,忽视型父母,孩子渴望爱

恩怀住在杨莫家楼下,她虽然父母健在,但却是个没人要的孩子。

恩怀爸妈感情不和,偏偏有了恩怀。

妈妈从一开始就不想要恩怀,恩怀出生后,妈妈对她格外严厉,从小让她自己洗衣做饭,照顾自己,就连发烧生病,也让她自己一个人去医院,为的就是让恩怀尽早独立。

没多久,妈妈便和爸爸离婚了。

爸爸也不想要恩怀,因为他是个与世孤立的人,不懂与人相处。爸爸开了家装修公司,因为经济条件较好,恩怀被判跟了爸爸。

可爸爸忙于工作,对恩怀不管不问,从不给恩怀做饭,不去开家长会,也从不和恩怀沟通交流。

家里冷冰冰的,恩怀基本上是过着自生自灭的生活。

消失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吗(消失的孩子大结局)(4)

因为无人可依靠,恩怀特别独立,成绩第一,任何事都不需要大人操心。

可外表优秀,内心贫瘠。长期被父母忽视,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迟早会出问题的。

在原著里,恩怀才是杨莫的消失,背后的始作俑者。

恩怀自从走进了楼上杨莫的家,她的世界里便有了阳光。杨莫妈妈天天会在家照顾杨莫,杨莫爸爸也悉心陪伴,还烧得一手好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原来,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幸福的家庭。

恩怀太渴望有人关爱了,所以,她想取而代之,只要杨莫不在了,她就能做杨远和陶芳的孩子了。

她明知道爸爸的恶行,明知道家里有条通道隔壁单元的密道,却还把杨莫往家里“引”。

没有孩子,天生就是恶魔,都是环境给“逼”的。

三,包办型父母,孩子变废柴

袁午明明是个意气风发的学霸,前半生顺风顺水,却在母亲死后,沦为废柴,彻底摆烂。

消失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吗(消失的孩子大结局)(5)

母亲从小操办袁午的一切,剥夺了袁午所有的成长机会。考上大学前,不让袁午社交,只管学习。

袁午不懂与人相处,连基本的说话都结结巴巴。即便考上名校,也与同学格格不入。妈妈就帮袁午参谋,分析室友的性格特征,一步步教袁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不仅如此,袁午相亲对象,也是母亲自己喜欢的,她教袁午如何回答女方的问题,袁午什么都不需要操心,只需要听母亲的话即可。

消失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吗(消失的孩子大结局)(6)

名校毕业,家庭美满,工作顺利,父母健在,这是袁午幸福的前半生。

可突然有一天,母亲遭遇车祸,意外去世。

再也没有人安排袁午的衣食住行,没人指导他如何与人相处,更没人帮他解决问题。袁午的生活一塌糊涂,没有了妈妈这根“拐杖”,袁午根本无法独立行走,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

工作也丢了,在迷茫与无助,袁午染上了赌博,败光了家底,妻子也带着女儿离开了。

袁午父亲卖了房子还赌债,带着袁午来到新的城市,换个环境,让袁午重新开始。

可是,袁午已经养废了,他没法独立行事,社交恐惧症让他连正常的和人沟通都做不到。

一次酒后,父亲突发脑梗去世了。一家五口,只剩下袁午一人了。他依旧没法独立生存,于是他想到了父亲的退休金,便把父亲的尸体藏在出租屋中,继续靠退休金生活。

消失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吗(消失的孩子大结局)(7)

藏尸冒领退休金,这并不只是出现在电视剧里的剧情,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上海一男子为骗领养老金,将母亲藏尸冰柜数月。

有的人,明明抓着一手好牌,却打得稀巴烂。

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爱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多到孩子没有机会动手,没机会犯错,没机会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的只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永远有人兜底。

当有一天,孩子终究要飞翔时,才发现自己的翅膀早就被父母剪断了。

溺爱不是爱,而是害。

四,写在最后

剧中三组原生家庭,都给孩子带来了大大小小的伤痛。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更没有完美的父母。

但我们能透过他们的家庭模式,反思过往,在育儿路上,和孩子共同成长,尽可能地做一个好父母。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