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博士把考古拍成侦探剧,探秘火坑墓、钻入帝王陵,收获粉丝无数。

八年前,水星从吉林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毕业时,这位每年都拿奖学金的优秀学生,直博保送浙江大学。水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文物虽然不会开口,但其中却蕴藏着历史的脉络,需要沉下心来感知,研究出土文物,就像是追寻历史线索,解密历史,发现真相。如何更好地为公众科普考古?2020年9月,「水星逛博物馆」正式亮相抖音平台。

考古最奇葩的古墓(95后女博士探秘古墓走红)(1)

和所有初涉视频领域的创作者一样, 水星的抖音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每次花费大量心血策划选题、写文案、拍摄、剪辑,发布后却反应平平、应者寥寥,水星曾经哭过,也想过放弃,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如今,已经有164万人关注“水星逛博物馆”,最多时一个晚上就涨粉30多万,总播放量超过6亿次。

考古需要严谨和理性,但一味追求严谨理性又不便于公众理解,如何兼顾趣味,水星花了很多心思。她用“沉浸式”手法,拍摄“反盗墓笔记”,为了介绍印山大墓,她先后三次去绍兴,经过反复修改,以类似悬疑片的开场,让大家身临其境,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这一期节目很快冲上了抖音热榜,89万人点赞,还有很多粉丝留言催更。

探秘秦公大墓、讲述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的秘密、还原古墓精巧的反盗墓设计、近距离观察航空母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水星的短视频爱上考古,走进博物馆。

如今的水星,既是学术研究者,也是短视频创作者,如何两不耽误,只有在时间上严格自律,水星给自己规定,一周时间里,三天外出拍摄,四天去图书馆学习。水星并不姓水,为什么给自己取个这样的名字,水星说:水星虽然名字里有水,却实际上却是所有行星里最干燥的星球,没有一滴水,取名水星表示我的视频没有水分、干货满满。

除了考古和历史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小众博物馆也开始出现在水星的视频里。她曾经走进过以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为主题的黑色博物馆,水星将展馆里的设备全部体验了一遍,扭曲的洗手间、扎满针的床、不断响起的电话声,这个作品获得了136万的点赞。

今年,水星将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她将会在抖音上继续她的科普事业。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保护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殿堂。我国现有的备案博物馆已超过5000家,如今,“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打卡”博物馆,对“国潮”“上头”,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是文化的自信,要让“博物馆热”继续、持久下去,需要博物馆自身不断提档升级,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下功夫。更需要像水星这样的专业人才,紧跟时代,用好用活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博物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享有文化的盛宴、思想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