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1)

司汤达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司汤达的作品,,有人说它是一部政治小说,题目就暗含此义。“红”象征热血和革命,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黑”象征教士黑袍和表示教会的黑暗及贵族的阴谋。红与黑象征两大阵营的对抗。其实,这部小说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阅读,它实是讲述了一个青年人寻找幸福的历程。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2)

《红与黑》讲述了木匠的儿子于连,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逃离市长家,进了神学院。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与此同时,于连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3)

于连剧照

司汤达固然是一个关心政治关心时局的人,但他首先是一个关心自由关心个人幸福的人。

瓦莱里说:“在我眼里,司汤达不是个文人,而是个聪明人。他太个人了,不能局限于当一个作家。他因此讨人喜欢或令人生厌,而我是喜欢的。”

这句话说得好极了,《红与黑》也应该这么看。司汤达动了写作<<红与黑>>的念头时,已经四十七岁了,是一个曾经沧海饱尝风霜的人。他不想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他只想说说他认为什么才是幸福。其实他在二十二岁时就已经说过:“几乎所有的人生不幸都源于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有错误的认识。深入地了解人,健康地判断事物我们就朝幸福迈进了一大步。”

幸福的生活不是跟金钱或者社会地位成正比的,取决于人理解幸福的心态。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4)

主人公于连的一生是短暂的,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有人说他是一个虚伪虚荣,企图依附女人来实现他的政治野心的卑劣形象包括他的爱情。

关于他的爱情有人这样认为:“他的爱情不是纵情是反抗,他熟记了高乃依的诗句‘爱情创造平等’,他要用爱情去征服贵族阶级。最初他并不爱德•莱那夫人征服她是出于虚荣心的满足,‘如果我以后发了财,有人耻笑我做家庭教师的低贱,我就要大家理解,是爱情让我接受这位置的。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5)

他也没有爱过马蒂尔德,最初是因为‘她是漂亮的,我一定得到她,然后跑开。’之所以最后没有跑开,是骑兵中尉,贵族称号,两万法郎使他着了迷。”然而,于连毕竟还是善良的,他不能在爱情中始终藏着心计,反而极易动真情。他真诚地爱过德莱那夫人,也真诚地爱过马蒂尔德,当马蒂尔德出于对自己行为的懊悔和自责而不再理他故意疏远他时,他是那么的悲痛,那种痛痛在心里,并非由于他觉得失去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而难过,只是因为失恋而想悄悄地死去,只有动了真感情的人才会有悲恸欲绝的冲动。

可见他的本质并不坏,用一句俗话说就是他还是一个好苗子,也正是因为他骨子里透着的善良本性,使他的人生以悲剧告终,支配着他在最后勇敢地选择了死亡,而不是虚伪地继续活下去。

于连的这种善良的本性,首先体现在他对幸福的追求上。

人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不追求幸福的,高贵也好,低贱也罢。整日忙于政治的德·拉莫尔侯爵也把“享乐”看作是“高于一切的事情“。也没有一个人能脱离社会,与世隔绝,所以,人还是要在社会中,人际中求得幸福。那么他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要么就是承认并享受平常的幸福。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6)

年轻气盛的于连,首先就选择了第一条路。他不甘于做一个木匠的儿子,他要在社会中“发迹”“出人头地”和“飞黄腾达”然而,这一切并非与他善良的本性没有矛盾冲突,因此他总是处于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紧张状态。虽然他实际上确实是马到成功步步高升,可他却从未尝过片刻的快乐。即便,他在巴黎节节胜利,每每感到快乐“到了极点”,也常常是“骄傲多于爱情”,“是一种野心实现后感到的狂喜”。

他的成功从未给他带来过幸福,反而淹没了他的真实自我。口口声声要“飞黄腾达”时时处处羡慕有钱人的于连,经常想着当一个主教要比当一位将军多挣多少法郎的于连,却并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7)

他拒绝过爱丽莎有利的婚事,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他也从未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他关心和谁在一起吃饭要胜过拿多少薪水。他也想着三十岁当上将军,当他看见阿格德主教比他大不了几岁就“为他的马刺感到羞愧”,得到“第一次提升”就“欣喜若狂”,当了轻骑兵中尉,有了骑士的封号就“喜出望外”……然而这一切给他的首先是荣誉、平等、自由,其次才是金钱、财富、享受。

他追求的幸福有很少的物质成分,更多的是贵妇的青睐、自尊心的满足、能力的实现,甚至读书的自由,有时候哪怕是远离男人的目光,也能让他有一种幸福感。

总之,他的所作所为跟他的内心本质是格格不入的。本性的善良,总是使他的伪装露出马脚,他的计划总是漏洞百出,他的做作总是泄露真情,他的趋奉总是引起怀疑。最终使他永远被社会祛除。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8)

其次,他的这种善良还表现在他和马蒂尔德的爱情上。

对于于连来说,他和马蒂尔德的爱情应该是一次巨大的成功。马蒂尔德的出身、社会地位、在侯爵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她自身的聪明才智还将保证给他带来更大的成功。然而这两个出类拔萃的人之间的爱情却是一种最复杂最曲折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的爱情,是发生在两个都不那么自然的人之间的理想化的爱情。

马蒂尔德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不寻常的女性,吸引着于连,却也让于连有点恐惧,因为他在个性上不如她强悍,在追求上不如她坚韧,在反抗上也不如她彻底。

于连对马蒂尔德的爱情虽然出于征服却仍然演变为一种精神上的强烈而真诚地吸引与钦佩,其中并不缺乏真情实意,尤其是马蒂尔德有了身孕以后。进了监狱的于连,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心理包袱来思考他和马蒂尔德的感情了,他生平第一次把她当作了一个朋友,对她没有怨恨,没有谴责,有的只是内心深处的歉疚,而且他还合乎情理地给她了一条将来的道路,让她嫁给德·克鲁瓦泽努瓦公爵,并把他们的孩子交给德·莱那夫人照顾。

红与黑是爱情故事吗(红与黑他是个渣男)(9)

虽然于连的所作所为不让人容易接受,可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是不得已的,因为他有理想,他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能原谅他的过错,因为他的本质很善良。入狱之后的于连,并非不能成功,他仍有可能逃跑,他的上诉仍有可能被接受,他若抛弃尊严表示屈服仍有可能做德·拉莫尔侯爵的女婿……,但是他没有,在监狱里他的内心很平静,睡得很自然。他坚决拒绝上诉,最后从容赴死,恢复了真正的自我。

不管是于连的命运,还是德·莱那夫人的爱情,亦或是马蒂尔德的理想,这都预示了他么每个人的悲剧,这种悲剧又与于连的善良的本性紧紧相连,留给读者的也永远是一个惋惜而又振奋的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