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问“金庸笔下最强主角”之类的问题,总会有一类声音说“石破天第一,他是修仙的,其他人都是习武的,怎么比”,其实《侠客行》原著中的石破天从来就没有“一掌击沉侠客岛”的离谱操作,切莫被电视剧误导,原著中明确提到石破天后期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而金庸武侠世界观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还有不少,如虚竹、郭靖、张三丰等人都是如此。

所以无论是石破天还是张三丰都未能达到修仙的境界,但毋庸置疑,他们都已算得上是习武之人中的顶尖强者。

金庸小说张三丰活了多少年(金庸笔下仅有5人达到修仙的境界)(1)

(石破天剧照)

那金庸武侠世界观里到底有没有修仙之人?答案是肯定的,即便金庸写的是武侠故事,但他仍是写出了一些“越界”的存在,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五位。

一、不老长春谷中得神书,逍遥子及神书的主人

谈及逍遥派,多数人会将此派中人与“神秘”、“强大”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被称为逍遥三老的无崖子、天山童姥以及李秋水这三位高手,还是后来成为逍遥派掌门的虚竹都能证明逍遥派高手的含金量。

不过逍遥三老再强,也强不过他们的师父逍遥子,书中提到过这三人都只学了师父一部分武功,等于说逍遥子是将逍遥三老的武功兼得之,甚至可能还有更精妙的武功没有传给弟子,而那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后来的经历。

新修版《天龙八部》最后一回中就提到逍遥子在不老长春谷中的奇遇。

原文道:“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出来的人脸白唇红,年轻美貌得很,不过在谷外住不了几天,黑发就转雪白、背驼身缩、满脸皱纹,几天之内就似乎老了一百岁,再过几天就死了。

金庸小说张三丰活了多少年(金庸笔下仅有5人达到修仙的境界)(2)

(逍遥派剧照)

从这里不难看出两个事实,一是不老长春谷里的确有本“神书”,而且被逍遥子拿去了,二是那“神书”中的确是藏有让人长春不老的能力。

什么人能长春不老?自然是修仙之人,哪怕是天山童姥也失败了,而得到不老长春谷中“神书”的逍遥子却能做到,他与那“神书”的创作者自然算得到是达到了修仙的境界。

二、灵鹫宫中留下神功,灵鹫宫旧主

灵鹫宫的主人都有谁?虚竹、天山童姥,还有吗?当然,天山童姥可不是灵鹫宫的初代主人,根据梅兰竹菊的说法,那灵鹫宫早在数百年前就已存在,那后殿石窟中的武功就是数百年前的旧主人刻下的,而在笔者看来,那旧主人也是修仙之人。

首先看虚竹的武功,他体内已集合了逍遥三老的内力,若量化来看,那是超过两百年的内力,有如此内力加持,还有什么神功练不成?答案是灵鹫宫石壁上的一门不知名的武功。

金庸小说张三丰活了多少年(金庸笔下仅有5人达到修仙的境界)(3)

(虚竹剧照)

原文道:“石壁上天山六阳掌之后的武功招数,虚竹就没学过。他按着图中所示,运起真气,只学得数招,身子便轻飘飘地凌虚欲起,但似乎什么地方差了一点,以致没法离地。

虚竹始终是没能练成那石壁上被排在天山六阳掌之后的那门神功,而根据虚竹修炼的效果来看,那神功是能够让人漂浮在空中,这难道不是修仙之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而虚竹有超过两百年的内力尚且无法练成这门武功,那灵鹫宫的旧主人又是如何练成的?除非他达到了修仙的境界,否则怎样都解释不通。

三、身法如飘忽如鬼魅,扫地神僧

虚竹是没练成那能够让人漂浮在空中的神功,但书中却有一位高僧练成了,不卖关子,笔者所指正是少林派的扫地僧。

当扫地僧将萧远山“打死”,盛怒的萧峰给出了全力一击,扫地僧也的确是被打得吐了一口鲜血,可你看他接下来的操作,岂是凡人所能做到的事?

金庸小说张三丰活了多少年(金庸笔下仅有5人达到修仙的境界)(4)

(扫地僧剧照)

原文道:“那老僧在二人掌风推送之下,便如纸鸢般向前飘出数丈,双手仍抓着两具尸身,三个身子轻飘飘的,浑不似血肉之躯。萧峰纵身急跃,追出窗外,只见那老僧手提二尸,直向山上走去。萧峰加快脚步,只道三脚两步便能追到他身后,不料那老僧轻功之奇,实是生平从所未见,宛似身有邪术一般。萧峰奋力急奔,只觉山风刮脸如刀,自知奔行奇速,但离那老僧背后始终有两三丈远近。

萧峰的轻功可是堪比段誉的凌波微步的,然而在那老僧面前却不值一提,而且金庸用上了“轻飘飘”、“不似血肉之躯”、“邪术”等词来形容扫地僧的状态,这不就与那灵鹫宫石壁上刻的武功如出一辙吗?否则一个重伤的老头拎着两具尸体,怎能跑得过萧峰?

如此看来,扫地僧也基本达到了修仙的境界。

四、见性峰上留蹄印,张果老

相对于前文提到的四位高手而言,这第五位高手可就是实实在在的修仙之人了,这人就是被称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张果老何时出现在了金庸武侠体系之中?若你仔细品读《笑傲江湖》就能找到他的名字,在原著第二十九回中:“那通元谷在见性峰之侧,相传唐时仙人张果老曾在此炼丹。恒山大石上有蹄印数处,历代相传为张果老所骑驴子所踏出。如此坚硬的花岗石上,居然有驴蹄之痕深印,若不是仙人遗迹,何以生成?唐玄宗封张果老为‘通元先生’,通元谷之名,便由此而来。”

金庸小说张三丰活了多少年(金庸笔下仅有5人达到修仙的境界)(5)

这里是直接将张果老定义为修仙之人,并且那见性峰上还留下了他骑的毛驴的蹄印,更加坐实了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是存在张果老这么一号人物的。

上文提到的五人中,除了扫地僧是短暂登场之外,其他四人是只被提及,并无机会登场,从这五位高手的事迹不难看出一个事实,金庸写的始终是武侠故事,若是让这些“修仙之人”过多的参与到故事中,势必会让武侠体系崩坏,所以他们大多只能存活在传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