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只为心安

我家向北500米有条小河,名叫“四化河”,对岸有座小小的土地庙,整个“庙宇”只是一个长宽都不足5米、高超不过4米的小屋。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的二月初二,相传这天是土地神的生日,当天会有许多附近的居民过来祭拜自己的“父母官”,供奉祭品,焚香烧纸,好不热闹,人们脸上个个涂满虔诚。

上香别忘了磕头(上香磕头只为心安)(1)

我今天下午路过“小庙”时,看到一个穿着立领呢子大衣的中年男人在烧香,他点燃三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好,然后毫不犹豫地在庙前的泥地上跪下磕头,崭新的西裤立马沾满黄泥,锃亮的皮鞋也蹭上不少灰土。不知道土地爷有何感想,可我被他的真诚打动了,不由得驻足观望了一会,待男子忙完,就有些唐突地问道:“管用吗?”他笑笑回答:“求个心安吧!”

上香别忘了磕头(上香磕头只为心安)(2)

我不信鬼神,起初对他怀有一些鄙夷,但听了他的话顿觉这人大有修为,便另眼相看了。我跟男子简单地聊了几句,得知他是南方人,在天津做买卖,生意不温不火可也顺顺利利,他每到一地都会进庙上香,不是去祈求发大财,而是想静一静心,过滤一下浮躁之气。我对他有了一种肃然起敬之意,也对烧香磕头有了新的看法。

我接受的教育使自己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以前偶尔和朋友们去寺庙道观参观游览,有人进去祭拜时,我都是在门外等候,总感觉给泥塑磕头有些滑稽。但今天我忽然明白,人们诚恳地朝拜“偶像”并不全是迷信,很大程度上是在给自己的愿望塑像,无论是求官、求子还是求名,都是在用意念雕琢出一个精致的模具,以便盛放惴惴不安的心情。

上香别忘了磕头(上香磕头只为心安)(3)

我并不想了解那男人更多的信息,怕听到有损他当下在我心目中高大形象的话,就匆匆道别离开了。也许他的相貌我会很快忘掉,但他的话将永远回荡在我的耳边。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让我领悟到随遇而安的可贵,而呢子大衣男子的上香只为心安更使我领略了淡泊沉静之美。

2019.2.6

作者: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