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传》中的燕洵,从身世来看是个悲剧角色。作为燕北侯的儿子,自小被送进皇城当做质子,以安大魏皇帝的猜忌之心。可惜皇帝无情,始终视燕北侯为定时炸弹,质子在手,依然要杀其全家而后快。

楚乔传之燕洵之死(楚乔传燕洵的质子现象)(1)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为了互相取信,会互相交换人质,称为质子。通常是以诸侯的儿子作为质子质押于别国,秦异人就是一例子。除了以平等方式互相交换人质外,亦有当弱国有求于强国时,就出现单方面送出质子的情况。质子的处境,风平浪静时肯定是贵人待遇,一旦有事,便难以自保,所以电视剧中的展现并不夸张。

楚乔传之燕洵之死(楚乔传燕洵的质子现象)(2)

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所以决定了 他们的武功才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地位和血统,够不够分量送到别的国家做人质。战时或者盟约有效期内才待着的,也可以回国,最著名的回国质子就是燕太子丹,和嬴政的父亲异人。

楚乔传之燕洵之死(楚乔传燕洵的质子现象)(3)

当两方势力出现矛盾的时候,质子的安全是没有保证的,如秦异人即被质于秦国之大敌赵国,使双方获取政治平衡。亦有故意不质长子的做法,避免权力继承出现问题。

楚乔传之燕洵之死(楚乔传燕洵的质子现象)(4)

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战国燕太子丹都曾经做过质子。秦始皇,名政。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

楚乔传之燕洵之死(楚乔传燕洵的质子现象)(5)

他的父亲异人是秦国王孙,异人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从小就被派往和秦国敌对的赵国,当了一名“质子”。 而始皇帝赵政就是在父亲做质子这段期间出生在赵国的,出生后在赵国过了9年孤独的生活。而的太子丹则是因为在战国末期,燕国为了讨好秦国,而将太子丹送往秦国当质子。但太子丹不满在秦国受到的待遇,逃回了自己的国家。后在秦国攻打燕国之时,派荆轲刺秦王,失败,即被燕王杀害。

楚乔传之燕洵之死(楚乔传燕洵的质子现象)(6)

进入战国时期,周王室渐渐衰败,五霸更替,诸侯国之间战乱越来越多,互相质子或者弱国向强国单方面质子以求保全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常见了。到了两汉时期,质子外交基本成为一种制度,是中央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质子外交”此后在历朝历代也都是中央王朝常用的控制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