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里,京南的鲜桃熟了。魏善庄镇是北京大兴区桃树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在这里的千余亩桃树,有的正值丰产期,结出的桃子圆润水灵;有的桃树已是高龄,果实却也保持着纯正的老味道。“吃桃养人。”这是忙碌在桃林里的果农总爱念叨的一句话。但桃子丰收的季节,却又总是“熬人”。那是三伏天的开端,也是北京夏天中最闷热的日子。好在,桃树似是知晓人们的辛苦,赶上今年年景不错,果农们前期的付出和辛苦都得以回报,他们说这是最近几年里,桃子长得最好的一年。

六月下旬成熟的桃子有哪些品种(京南的鲜桃熟了)(1)

7月,大兴魏善庄的鲜桃已经开始大批量成熟。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七月鲜桃上市 今年的桃儿水灵得很

六月底,在魏善庄镇东北边,修得谷密植园里的桃子开始陆续成熟。从开始有桃上市,到现在近一个月,园区负责人程合光走在园子里,眉眼间总带着几分笑意,熟悉老程的人说他,“和过去两年那会儿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老程记得那是前年的6月下旬,正赶上上市前一天,地里的桃儿与冰雹狭路相逢,一夜之间地里几乎全没了收成。“今年不一样,天气不错,树也到了稳定的丰果期,地里的桃都水灵得很。”

老程的桃树是2015年种下的,栽种第七年,正是增产稳产的好时期。园区中的150亩桃林,分别种植着包括突围、早玉、瑞光39号、晚蜜等早、中、晚熟品种,上市期可从六月底持续到十月,每个品种的上市档期、种植面积,老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六月下旬成熟的桃子有哪些品种(京南的鲜桃熟了)(2)

园区里的早玉桃已经上市。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没几年就70岁的老程是山东人,家乡到了夏秋,也是会瓜果飘香的。来北京二十多年,退休后重新操持起农活儿,老程的手艺几乎没怎么生疏。在他看来,从技术上来说,这桃树种着简单,只不过地里的工作都是辛苦活。纵然有弥雾机这样的设备可以高效快速完成植保作业,可是为了控制养分,桃树得在每年冬、夏、秋进行三次修剪,这些也都得由果农亲自完成。

眼下,园子里的突围桃售罄,20亩早玉已经上市一周了,老程和工人们正忙着给商超供货。成箱的桃子被他们整齐地码放在园区过道的长廊上,颗颗饱满红润,桃尖圆润标致,清甜的香气在空中弥漫。按他的话说,来自商超的订单,是自己一家一家毛遂自荐跑出来的,他珍惜这些订单,品控也做得严格。好在今年桃长得不错,让老程觉得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种桃种了20年 和老树有感情

魏善庄镇另一头,东枣林村是镇里的桃树种植相对集中、面积也相对更大的村。村西边,邢志珍和老伴儿种植着3亩桃林。与修得谷密植园等现代规模化生产的果园相比,邢志珍的小园子面积不大,以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为主,大多数桃树还是大概二十年前种下的,有引进的早生品种,也有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选育的“北京14号”。这里的桃,多是许多北京人记忆里的老口味。

3亩桃林,被70岁的邢志珍收拾得干净利落,刚刚种下这些树的那一年,她不到50岁。当时村里分的是苹果地,“但当时周边没什么种苹果的,大伙儿都种桃。一开始还摸不着头绪,也出现了满树桃花却坐不住果等问题,慢慢摸索着,也掌握了技术,很多问题也就不叫事儿了。”

六月下旬成熟的桃子有哪些品种(京南的鲜桃熟了)(3)

邢志珍在给树上的桃儿解袋。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桃子在果品中的价格不算高,为了减少人工成本,种桃的果农们鲜有为桃子套袋防虫的。而邢志珍老两口对园子里的桃树管理精细,每年一两万颗桃子,都是二人亲自套袋,一旦纸袋摘下,桃子便会在阳光的馈赠下,慢慢变得红得可爱。以家庭为单元的种植管理方式,让老两口没再雇佣其他劳动力,这活儿干得辛苦,但收益也更加纯粹。

事实上,邢志珍园子里的桃树,许多都过了年轻力壮的丰果期。为什么不再种新品种更新换代?对于邢志珍来说,这些桃树陪伴了自己太久,“种了二十年,和老树有了感情,再做更新,心里也舍不得。”每年桃树丰收的日子,也基本上都是北京夏天最闷热的时候,邢志珍每天趁着早上凉快,会骑着一辆自行车,从家出发,照看地里的这些“老伙计”。

七月下旬,园子里的早生桃卖得差不多了,邢志珍正等着14号成熟。她说赶上今年天气好,这个品种桃香浓郁,口感脆甜,成熟后能一直卖到八月中旬。

讲究水分克制 大兴的土也能产出好桃子

在北京的南中轴路西边不远的壁海林果园区里,有一片被称之为试验田的小桃林,“主要是为全区果树产业发展起到一些示范引领作用,引进一些新品种,保护好咱们的老品种。”魏善庄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林业)主任任建峰介绍,目前这片桃林栽种的是水蜜桃品种,2022年是桃树种下的第四年,也是挂果的第二年。

水蜜桃富有香气,口感甜而不腻,上色均匀,“截至目前,镇上还没有果农种植这个品种,我们也是一个探索,成功后会再将种植的技术、品种、经验向果农们推广。”任建峰说。

六月下旬成熟的桃子有哪些品种(京南的鲜桃熟了)(4)

任建峰介绍,桃林栽种的是水蜜桃是四年前种下的。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李刚是北京市的乡土专家,他讲述,相对于北方其他果品来说,桃树经济效益见效很快。桃树第一年栽种,第二年挂果,等到第三年就已经能够形成一定的小稳产,待第四、第五年后,也就逐渐进入了丰产期。

当然,种出好桃也有讲究,其中最重要的要点在于克制。李刚和任建峰都提到,对于桃树来说,过多的水分并不是一件好事,“简单来说,水分会稀释糖分。如果在桃子的膨大期浇水过勤,桃子确实会长得更大些,可同时也会损失掉甜度。”

从某种程度上,京南大兴的沙质土壤与桃树是相契合的。“之前人们总说,可能大兴的沙质土壤只适合种西瓜。但在我们这里,也种出过甜度值达16的油桃。也就是说,在好的种植技术的基础上,果品不难摆脱地理环境的限制。”李刚说。

付出和辛苦 都会在桃子的风味里呈现

对于种植者来说,什么样的桃儿才算是好桃?消费者购买鲜桃时,是否也有可参照的选择标准?

同样的问题,无论是乡土专家李刚,还是家庭果园经营者邢志珍、现代化果园负责人程合光,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在品种上,李刚提到,目前北京地区所种植的品种,经过时间和种植者的筛选,水分、甜度并不存在缺陷,上市的鲜桃能多大程度地展现它的品种特点,依赖的是种植者的技术和付出。“要是图省事儿,氮肥用得多了,可能桃子吃起来就没什么味道,味同嚼蜡。要是不怕麻烦,用农家肥、氨基酸,桃子在味道上也会回报这些辛苦。”

正如对于老程来说,果树没有“大小年”之分,只要技术过硬,年年都是“大年”。对于邢志珍来说,自己家的桃年年脆甜,靠的也是北京最热的伏天儿里,忙碌的一个又一个日夜。

六月下旬成熟的桃子有哪些品种(京南的鲜桃熟了)(5)

果农们说,所有付出的辛苦,都会在桃子里得以呈现。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看一个桃好不好,尝一口就知道了,不用去考虑所谓桃子的‘公’‘母’,也不用去担心它有没有用化学肥料。”李刚表示,不敢说什么样的桃子更受市场欢迎,“毕竟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偏好。”但他也说,无论什么品种的桃子,所有种植者的付出和讲究的种植技术,都会在鲜桃的口感风味上呈现。

发展特色林果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大兴区果林研究所副所长周萌介绍,鲜桃和梨是大兴区量较大的林果主导产业。而就整个大兴而言,魏善庄镇的桃树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约有千余亩的桃林以及数十个品种。2021年春季,魏善庄镇再次引进超2000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丰富种质资源的同时,也为镇里果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据介绍,大兴区园林绿化局立足于全区果树产业发展实际,探索果树品种选育,不断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引进与试验示范推广,全力推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