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

《十年,新时代的岳阳故事》近日首发

大家纷纷为这部作品打call

一起来听他们的“推荐词”

(新时代的岳阳故事为什么值得读)(1)

十年奋进 百年荣光 千年圆梦

刘新民

《十年,新时代的岳阳故事》在岳阳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付梓面世了!能参与这个岳阳喜迎党的二十大的重要项目,我们深感荣幸。

十年奋进、百年荣光、千年圆梦。这十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今年4月,与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在交流时,我介绍我们正在做一本总结“这十年”发展成就的理论通俗读物。部长同志当即说,岳阳这十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开拓进取,取得重大成就,非常值得去书写和铭记,但希望不要泛泛而谈,而是要用生动和带有温度的方式去表达,起到激励人和鼓舞人的作用。当天我们就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这样一个想法——以岳阳故事为载体,以带有温度的文学笔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这十年伟大成就。之后,在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组织“文艺岳家军”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编写了优质文稿,使这个想法快速变成了现实。

这本书的特点非常独特和鲜明:

一是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本书充分表达了岳阳人民坚定不移地拥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期盼。书中文章虽各有侧重,但都贯穿了岳阳深学笃行生态文明思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描绘出岳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

二是以“一滴水折射太阳光辉”。本书聚焦鲜活、生动、亲切的人和事,能以小见大地反映出党和国家这十年历史性变化的内在逻辑。岳阳特有的忧乐精神、求索精神、骆驼精神、平江起义革命精神,通过一个个鲜活故事跃然纸上,使得本书具有非常高的可读性和教育价值。

三是富有情怀和感染力的笔触。本书也是一本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饱含着各位作者对岳阳深深的感情,这将会提供给读者非常好的阅读体验,激励起热爱岳阳和为岳阳美好明天奋斗的精气神。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将更加努力为岳阳人民多出好书,为岳阳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长)

始终有一股力量和责任在支持着我

宋城杰

非常荣幸能成为《十年,新时代的岳阳故事》的责任编辑,特别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能为岳阳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编辑职业生涯中一段珍贵和难忘的经历。

本书从定稿、编辑到出版,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加班是常态,但始终感到有一股力量和责任在支持着我。这种力量一是来自书中的故事和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那种心怀人民、坚韧不拔、为目标决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常常使我深受感染;二是来自鲜活生动的文字描写,这些故事和人都仿佛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油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一定要把这些充满着精神力量的故事传播开来,传承下去;三是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岳阳市委宣传部领导与各位老师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岳阳市作协舒文治主席多次到长沙和我一起审稿、一起研究,甚至一起加班加点。这种专业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始终考虑如何在编辑中更好突出本书的岳阳特色:一是从文字语言方面,我们怀有相对开放的心态,尽力保持各位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和写作风格,希望能呈现岳阳鲜活的文化风味;二是在装帧设计上,洞庭湖的碧水、岳阳楼的飞檐、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这5个岳阳元素,通过烫金和击凸工艺进行了强调;三是从生态、产业、城建、民生四个方面选取了4组共32张图片,图文结合呈现,烘托主体文字更为形象美观。

(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编室主任、本书责编)

重大题材 时代主题

余三定

首先,这是一部选择重大题材、表现时代主题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采用纪实的方式,对岳阳这十年的“生态新美”“产业新高”“城乡新变”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生动、鲜活的展现。中央电视台近期正在播放反映我们国家新时代十年成就的专题片《领航》,获得广泛好评。我觉得,本书可以说就是我们岳阳的“《领航》”。

其次,这是一部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而完成的精品力作。本书是岳阳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的创意,在关于本书的几个重要问题上拍板、决策,参与了书稿终审。市委书记亲自审定编写大纲并撰写序言,湖南教育出版社领导以最快速度确定本书选题,高质量、高速度完成了编辑、印刷。

其三,这是一部撰写者和审稿者全力投入,反复修改,凝结了集体智慧的作品。书稿的撰写者都在动笔前对描写对象进行了非常深入、细致的采访;初稿出来后进行了反复修改。我先后参加了3次审稿会,每次审稿会前若干天将书稿分发到各位成员手中,开会时每位成员都认真对各作品发表意见,记录后反馈给撰写者,撰写者据此修改,如此反复三次,作品得以越改越好。

其四,这是一部很有艺术性和可读性的优秀作品。对所写人物不但注意写他的事迹和行动,而且注意描写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境界,使人物有血有肉,生动形象;语言使用方面也表现出多样化、多色彩。总之,我在阅读这部作品时获得了难得的审美快感。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岳阳市文联主席、本书审稿专家)

观此书有“四新”

钟 辉

该书从时代之变、巴陵之变、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书写了新时代岳阳故事中令人赞叹的精彩华章。

观此书有“四新”。一是领导重视有新高度。岳阳市委书记亲自审定编写大纲并作序。岳阳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数次组织召开编委会、改稿会,悉心指导,亲自提出书稿修改完善意见。湖南教育出版社上至社长总编,下至责编校对,利用休息时间核稿,保证了本书以最短的时间出版发行。二是题材创作有新境界。53篇作品,八组新时代岳阳画卷,其宏大的时代格局、鲜明的主题立意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格外引人注目。文章多从身边人和事入手,以“小切口”述说“大情怀”,既抒写了“国之大者,市之大计”,又描绘了水墨丹青胜景、蓬勃发展态势、可亲可敬人物。三是整体设计有新视角。封面装帧用浮凸的立体设计生动再现“鹿鸣”“鹅飞”“雁引”“豚跃”的巴陵生态之美。书中精心挑选的图片,体现了岳阳人的新风貌、新精神,真实展现了岳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四是人才辈出有新气象。“文艺岳家军”70多位作家、摄影家、美术家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潜心创作,谱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为党的二十大献礼交出了优异答卷。

(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本书编委)

“四力”锻“四作”

王智勇

这是一本提炼岳阳经验、展现岳阳画卷、讴歌岳阳典范、激扬岳阳精神的大集大作,充分展现了“文艺岳家军”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心怀“国之大者”的精品之作。“文艺岳家军”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直指人心的基层采风、追求卓越的文学创作,描绘了新时代岳阳的恢宏气象,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传递人间烟火的为民之作。书中,既有“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答卷的形象呈现,也有“人民英雄”张超、蓝天救援队等一批新时代楷模的传神刻画;既有十年来岳阳大事的聚焦特写,也有十年来百姓故事的温馨日常。每一篇作品都浸透着岳阳人的奋斗追求和酸甜苦辣,让人温暖、感动、洗心。

展示翻天巨变的奋进之作。全书用生动的事件、鲜活的人物、交错的时空,见证了岳阳改革的铿锵步伐、岳阳城市的美丽蝶变、岳阳人民的幸福攀升、岳阳精神的延续传承,点燃了岳阳人的理想之火、逐梦之火。

诠释忧乐精神的奉献之作。岳阳非凡十年的这张“优 答卷”背后,是500万岳阳人民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精神中创造的,彰显了岳阳志气、岳阳锐气和岳阳朝气,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岳阳市委政研室主任、本书编委)

回眸新时代 出彩大岳阳

余友安

《十年,新时代的岳阳故事》一书带着油墨清香,惊艳面世,无疑是岳阳献给盛世盛会的最好礼物。

这是一部串珠成链、联章成篇,反映岳阳十年波澜壮阔变化的恢弘史诗。该书八个篇章,分则单独成篇,合则串珠成链,以史诗般的叙事方式,记录了一个个生动故事,定格了一个个历史瞬间,再现了新时代岳阳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这是一幅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反映岳阳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画卷。该书以可见可信的人和事来彰显发展之变,以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感受来反映时代之变,以小事、小节、小处来展现“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和市之大事。这是一曲融情于事、融理入情,展示岳阳未来美好前景的激情赞歌。该书文风活泼、笔触生动,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可以让人透过表象看到本质,透过故事感受精神,透过今天感悟明天。

最后,我以一副对联作结,表达诚挚祝福和心中希冀:

巴陵极目万象新,描生态新美、开大事新录、攀产业新高、叙百姓新事、记城乡新变、臻服务新境、撰先锋新谱、展文明新卷,新时代奋写新篇,欣看新喜盈门、新天焕彩;

华夏凝心二十大,谋世界大同、领发展大潮、担复兴大任、惠人民大众、稳经济大盘、经疫情大考、建区域大城、唱跨越大风,大岳阳宏开大业,正启大江澎湃、大道康庄。

(岳阳市档案馆党组书记、馆长,本书编委)

一部值得放歌点赞的新书

朱 平

我认为这本新书是岳阳市委宣传部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是作者编者倾情打造的又一项高质量文化产品。

首先,它描绘了恢宏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本身就是一个气象恢宏的时代。这本书没有辜负这种气象。它处处体现宏大主题,把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融入岳阳的平凡人、平凡事;把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融入岳阳的江湖胜景、城乡巨变;把岳阳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融入一段一段鲜活饱满的文字。

其次,它书写了人民史诗。说过,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本书作者把镜头对准岳阳人民,把思想倾向和情感融入人民,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是岳阳人写我们共同经历的新时代故事,读起来格外亲切、容易共鸣。

第三,它坚守了文学品质。这本书我是喜欢读的,它思想隽永,笔触细腻,文风轻快,长短适宜,应当说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品,是文艺岳家军推出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最后,它展示了岳阳形象。这十年的岳阳,是一个历史的留存,也是新湖南的一角、是美丽中国的一角。把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留存下来,把一个什么样的岳阳展示出来,这需要岳阳作家的责任。我认为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岳阳作家的责任。它给我们展示的岳阳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是生动的、立体的,是可亲的、可爱的,是有大爱、有大德、有大美的,这是这本书的又一成功之处。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本书编委)

一组波澜壮阔的蒙太奇

段 华

全书呈现一种厚重辉煌的史诗风格,是一部新时期岳阳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是一首慷慨激昂的进行曲,是一篇重振河山的宣言书,是一本光荣与梦想的群英谱,是一曲速度与激情的交响诗。

站在时代制高点上谋篇布局,站位上有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湘北大地上城市蝶变、乡村振兴,山河壮丽,人民豪迈。这十年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世所罕见,前所未有。本书高起点策划、高站位审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和贯穿全书,让读者通过这十年的岳阳故事感知中国故事,顿觉意蕴深远,读来荡气回肠。

紧贴岳阳大地和人间烟火,情感上有温度。注重用讲故事的方式表现时代变迁,用大量凡人小事体现时代精神,用真实生动的生活画面描绘山乡巨变的宏大与磅礴,用可触摸可感受到的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气场和精神伟力,再现十年的辉煌与澎湃。小处着墨,宏大叙事。散点透视,有机整合,汇成了湘北大地上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壮丽图景,体现了岳阳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着力探求和追寻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思想上有深度。不少篇什的作者在这方面体现了深邃的探求和娴熟的技巧。鲁迅文学奖得主沈念提供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美文。尤其是文学大师韩少功先生在本书中的压轴之作,将一个有忧乐情怀、有绿色担当的环保卫士跟着大雁去迁徙,将大爱撒向高纬度的故事中,站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炼出“中国人的浪漫”的主题,点赞了岳阳人的人格理想,也将这本书的审美价值、思想层面推向了更高海拔。

(一级作家、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本书审稿专家)

合力写出“新时代之书”

黄军建

参与了本书的几次审稿,有四点很深的感触:

一、紧贴时代节拍,政治站位高。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市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充分地展示给了人们。

二、登高望远,领导高度重视。对此,大家都有共识。充分体现了从最早策划、最早操作的完美展示,充分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硕果。

三、搜索岳阳十年,故事讲得好。从点到面,以小见大,生动感人,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催人泪下,有的令人肃然起敬,其文化赋能的作用非常强。

四、集中优势兵力,文笔很漂亮。集合了文艺岳家军的精华,从老将到新人,多位作家亮出了各自的箱底,拿出了最高的写作水平,是献给党的二十大的最好礼物。

(市巴陵文化历史研究所所长、市作协原副主席、本书审稿专家)

鹿鸣画卷中

潘刚强

这部作品,读来主题鲜明,故事精彩。作为“文艺岳家军”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的优秀作品,编纂把关严谨,成书出版精美,以其沉甸甸的秋收果实和轻盈盈的欢歌笑语,充分展现了碧水青山大美岳阳的生动画卷。

作为十年奋斗的亲历者、见证者,本书收集了我的《鹿鸣洞庭》短章,就是讲述东洞庭湖保护区救助野生麋鹿“点点”的故事。经过专家团队和志愿者共同努力的精心呵护,一个生命垂危“新生弃婴”蝶变连生五胎的“英雄母亲”,登上国际舞台依然保持明星应有的风范。鹿鸣洞庭,呦呦倩影。岳阳作为湖南唯一的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绿色示范始终是我们应当坚守的底色。这本书也是诠释坚守的形象长卷。

(市作协原副主席,本书审稿专家)

堪为“新经典”

刘祖保

这部向党的二十大的献礼之作,堪称岳阳文学艺术的经典,让人耳目一新,读来荡气回肠。

一是策划水平高。市委宣传部集中岳阳文学艺术界的中坚力量,浓墨重彩地为新时代抒情,为岳阳人民抒情,整部作品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艺术精湛。

二是时代故事新。作家们运用报告文学和散文的文学样式,激情满怀地将新时代发生在岳阳的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50多篇作品篇篇精彩,不少作品具有宏大叙事和史诗品格,读后给人产生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三是设计装帧美。封面设计形象简约,特色鲜明,内芯装帧很有质感,图文并茂,一册在手,让人有眼前一亮、爱不释手的感觉。

四是出版质量好。《十年,新时代的岳阳故事》一书,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版,可以说是出版界的高速度,而出版质量完全达到了上乘之品。

(市作协原副主席、本书审稿专家)

《从老街区到新客厅》的写作体会

周拥军

很荣幸参与写作,尽管只写了一篇不到4000字的文章,从初稿到定稿,时间跨度长达两个多月,收获很大,感触很深。

感触之一,是带着温度的信任。写作过程,不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准确地说是集体创作。组织者为了本书的写作,倾尽心力,对每一篇文章都有面对面的提意见,有单独开小灶沟通,最后的作品是大多数专家智慧的结晶。这个过程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温暖。

感触之二,是带着沧桑的责任。我写作的重点是文旅赋能。岳阳文旅已形成千亿产业,要把这个大主题用几千字的文字展示出来,压力极大。几经思考,我选择了写洞庭南路这片老街区,我与之神交数十年,它的沧桑巨变全在脑海里。但怎么写?我前后三次去找感觉,找到红船艺术馆时,馆里录下的一百位老人亲口的叙说,一下子让我打开了思路。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为民惠民的沧桑嬗变写出来。

感触之三,是带着使命的启迪。《从老街区到新客厅》经岳阳日报云梦周刊公众号刊发后,很多老街区生活过的人都给我打电话发感慨,这篇文章让他们找到了重启记忆之门的触点。我深受启迪,我们常常感到找不到写作灵感,其实灵感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中。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把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讲好。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本书作者之一)

用脚步丈量文学

官学荣

我是一名报告文学写作的新手,出于对文学的敬畏之心,我坚持虚心学习,深入生活,乐于笔耕。我本人这次入选的作品有:《岳阳战疫》《续写育人芳华》《誓言写在蓝天》,采写的过程让我感觉写真人真事很开心。我已经习惯了去最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到最接近真实的地方掌握所需要的一手材料。

我努力做到用脚步去丈量文学。采访中,我时刻能感到那种接地气的真实与快乐。为了写作《岳阳战疫》,我先后深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卫健委、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临湘市中医院、市公安局、临湘艾叶加工生产企业、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走访了大量专家和基层防疫人员以及治愈后的患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虽然辛苦,但获得感很强。

我多年关注岳阳蓝天救援队,他们也把我当成了其中一员。我多次参加他们的训练、救援、巡逻,与大部分队员都是好朋友。我了解他们中间很多人的心路历程。在此之前,我先后为他们所写的文字接近十万,此次写《蓝天下的誓言》,我算是得心应手。我个人的写作过程证明:只有在采访甚至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经历中才能发现大美。越是重大题材、宏大叙事,越需要有血肉、有温度、有人情味、有真切生命体验的细节。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本书作者之一)

热爱家乡拍岳阳

李亚妮

今天,很荣幸作为摄影作者代表参加首发式。感谢本书编委会对我的作品《一湾碧水》的认可,作为岳阳十年变迁记录的留存。

岳阳摄影人爱拍摄我们的洞庭湖,而整治复绿,尽显生机的洞庭湖、长江沿岸更加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热情,让我们爱岳阳拍岳阳的摄影人流连忘返。终于在2021年1月8日早晨,我拍到了这一湾碧水,当时的心情非常喜悦。因为从我的作品中,亦可见岳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坚持新发展理念,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画卷。去年4月25日,这幅作品入选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守护好一江碧水”摄影展首展,并作为题头照片呈现。之后,这张作品就经常被市、省乃至中央媒体频繁采用。君山“守护好一江碧水”陈列馆,进门的第一张巨幅照片就是我这张作品。

近些年,我基本没有外出,一直守候岳阳,响应岳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团的号召:热爱家乡拍岳阳。作为岳阳摄影人,能记录家乡的变迁,能传播家乡的美好,我很自豪!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本书摄影作者之一)

来源:岳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