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红尘练心

不能省略的修行环节


随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被称为「时圣」,就是他说话做事都是恰到好处,发而皆中节,他所达到的境界叫做随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有时随心所欲,一会儿就撞墙了,或是触犯规则了,或是伤到他人了;有时候我们想不逾矩,因为拘谨,又太死板了。孔子就做的恰到好处,所以《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描述叫做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不是一下子达到的,我们都学过开车,知道这里面有个学习的次第。

我们来到人世间,来到这个地球,其实都要先做基本的修身为人的功夫。我们不能总是想着逃离红尘要「出世」,想一下就成仙成佛。

儒家在孔子的带领下,主要就做了在红尘中修行的功课。做完了自动就会上升到道家无为而成的层次。所以不要妄想跳过红尘修行直接入道,犹如从小学、中学、大学然后上研究生,这样就比较顺理成章,也比较适合我们大部分人,除非你是天才,个别的天才可以直接上研究生,一般的我们都做不到。

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误认为自己是天才,以为自己就是六祖,就是老子,然后总是在四处碰壁,头破血流、一塌糊涂之后,还是要重头再来,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多米诺骨牌距离多少合适(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1)

多米诺骨牌效应

「四书」学习会碰到一个主要概念,整个儒家或者说整个中国文化都会涉及这个概念。整个中国文化在很多朝代都被这个词「格物」卡到了,所以文化就产生了很多的分歧,其实有时候就走偏了,像河流一样误把支流当主流。

为什么儒家的文化到后来,越来越没有生命力?最后变成封建社会所谓的腐朽文化,其实跟这个格物的认知有一定的关系,关键点就在这里。

我们看一下原文,《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说的「格物」,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不推倒,后面的牌都不会倒。而且他反过来还把格物再讲一遍。说明这个特别重要,这个搞不懂,整个儒家文化就搞不清楚了。

但「格物」它也不是放在书的第一句,所以我们也要知道它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跟知止也是有关系的,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

多米诺骨牌距离多少合适(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2)

格物的深层涵义

到底什么是格物呢?

这里面首先要把它归归类,这个在《大学》里面叫做三纲八目。三纲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然三纲还有很多种说法),八目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详细的来说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可以有很多层次,有浅的、有深的,当然有错的、有对的。

比如说广为流传的一种格物就是什么呢?

认为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穷就是钻研事物的道理这个方向。这个方向听起来也没问题,用在现代社会特别容易被理解,因为科学就是这样的方向,就是不断的去研究事物,把万事万物都研究透了。

但是物格后能知致吗?能知致而意诚吗?好像这个多米诺骨牌推歪了,后面的都倒不了。

通常我们去看书或者网上去找这段话的翻译,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这个说法放在这里,是比较局限的。穷究事物的道理,其他就能全部搞定了吗?就能把心搞好了?

穷究事物的道理,逐物意移,有时候把心搞得越来越乱了,格物有时候变成「逐物」了,就变成千字文里面是「逐物意移」,这不是明显跟「意诚」相反了?

我们自己会不会有感觉,就是你成天研究这个、研究那个,脑子细分心就越乱,整个研究工作、研究赚钱、研究享受,心它会更迷乱了。所以意乱情迷、逐物意移,或者叫迷心逐物。我们现代人似乎都在这个怪圈里。

当然这个「物」,它本来就是有人、事、物几方面的区别,不要理解为就是物质,人、事、物都是物。

穷究事物的道理,当然有的人说是为了不追逐事物,最后想明白了,把它放下或者合理的使用。这个可以作为格物的一个浅层面,可以这样去理解,但还是太偏了,根本无法从此入手理解整个儒家文化。

另一种格物说法是把事物分类,分格,有用阴阳五行分的,八卦分的等等,这个好一些,至少是从一种高度上去认识世界。

还有一种格物是说格除心中的物欲。这些都是格物的一面,就像钻石,有许多面,但还不是根本。

多米诺骨牌距离多少合适(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3)

红尘练心

历史上讲格物比较有影响是王阳明。

阳明心学现在也比较有名,其实他本人并没有把自己的论述称为「心学」。是我们后人总结说王阳明研究的学问叫「心学」,王阳明把自己写的东西都烧掉了,因为他觉得先贤把道理全部说尽了,自己不用画蛇添足,后来的《传习录》,只是他的学生记录的对话录。

在王阳明之前,还有一个陆象山,跟王阳明的理念差不多,他们组合起来叫陆王心学。王阳明讲的更详细一点,而且王阳明事功做的比较好,在当时政治界、军事界,功业比较大,影响也比较大。

陆象山是和朱熹一个时代的,陆象山认为格物是通过万事万物反观自心,通过万事万物去检验自己的心,自己心有没有被污染、有没有需要被擦拭、有没有变得更明亮?

王阳明把反观自心讲得更通透了,他认为格致诚正讲的是一个意思。用我们这个灯做个比喻,他认为主体就是这个心。儒家的学问都是在心上去下功夫,心就像这个灯一样,但是这个灯你怎么来判断它好不好呢?它是要通过灯能不能发光来判断,不能发光灯就有问题。

那光怎么来判断呢?这个光要用亮不亮来判断,怎么样判断亮不亮?你要通过能不能照见外在的事物,来知道亮不亮。

这个就是格物,通过万事万物了解了我们自己内在的「心灯」亮不亮。

完整的是这样「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明觉便是知,知之所触便是物」。心是主体,所谓意就是心发出来的光,光的明亮就是知,明亮程度判定要通过能不能看清外物。所以通过万事万物我们就可以反观自心,回到自己的心。

这个在儒家就叫正心,在道家叫做练心就是借事练心。

如果你成天呆在家里打坐,而你没接触外事的时候,你也不知道自己功夫怎么样。我们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者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没个对手,功夫再高也没有用,有时功夫也是假功夫。你不碰到事,就不会起情绪,就不知道自己的修养如何。这跟打游戏也是一样,没个怪兽障碍的,那个游戏怎么玩呢?玩不下去,水平也提高不了。

所以吕祖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这就是描述借事炼心的道理,跟格物的意思也统一了。

所以道家讲炼己,就是借事练心,跟儒家的正心是一样的,佛家就讲明心,明心见性。实际都是一样的道理,大道至简,我们需要的是先做好红尘练心的功夫,修行不是变得索影行怪,离群索居,不是去逃避世间责任。

天上无不忠不孝之神仙,人都做不好,到哪去成仙成佛呢?

明白了这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整个才能通畅。而且有了这个主要意思,上面讲的穷究事物之理,把事物分类,格除物欲等方面,才有个主心骨,才能展示出钻石多面的光辉。

那格物有没有更深的含义呢?其实还有个重要的的隐秘的层面,这跟我们上面讲的止于至善的功夫息息相关,我们下面再讲。

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