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整体

1.《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同学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花的学校》一课以孩子天真的口吻向妈妈描述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和学校。整首诗洋溢着向往大自然的热情,同时也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亲情。

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对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考查基础知识点及题型如下:

三年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A卷)(1)

01

一、此题考查字音。A选项中“跤”的读音是“iāo”,“假”是多音字,在“放假”一词中读“jià”;C选项中“圈”为多音字,在“圆圈”一词中读“quān”。

二、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先读准字音,再按生字的笔顺规范书写。参考答案:手臂 绒毛 装扮 影子 惩罚 所以 互相 停止

三、此题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参考答案:妆 装 装 妆 历 厉 历 厉

四、此题考查词语搭配。第一行给名词填写修饰词,第二行给动词填写修饰词,合理即可。示例:古老 粗壮 鲜艳 详细 好奇 糊里糊涂

五、考查对四字词语的理解与积累。参考答案:里 涂 鸦 无 干 燥 张 舞 红 赤 疾 快

1.鸦雀无声 2.张牙舞爪 3.眼疾手快

三年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A卷)(2)

02

六、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热闹”指(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热烈”指情绪高昂,兴奋激动。“热情”指热烈的感情;有热情。“突然”指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偶然”指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1.热情 2.热烈 3.热闹 4.居然 5.偶然 6.突然

七、此题考查仿写拟人句、用加点词语造句。第1题要求仿写拟人句,先要明确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再进行仿写。

示例:

1.温暖的春风走过田野,在树木上点缀绿色。

2.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3.风一来,花儿们便跳起了舞蹈。

八、考查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熟悉程度。参考答案如下:

1,民族 友爱和团结

2.印度 泰戈尔 拟人 花朵 孩子

3.孙中山 勤学好问

4.黄牛声 林 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 袁枚 牧童黄牛 蝉

三年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A卷)(3)

03

九、阅读理解

(一)此题是对课内阅读的考查。

第1题注意抓住体现窗外安静的字、词“不摇”“不叫”“停”“听”,然后对这些字、词所在的句子进行分析可知,作者写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的表现是为了突出孩子们上课时的认真。第2题考查对选段主要内容的把握。分析可知,衡选段主要突出了孩子们上课时的认真和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做第3题时,选取一项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写一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1.树枝 鸟儿 蝴蝶 猴子 上课时的专心 2.C 3.示例:我课余时间最喜欢读课外书,课外书都有它们各自的语言特点。比如《三国演义》充满了战场的血腥与豪情;《繁星》透露出慈母的气息,作者思母心切的情感,让我不禁想起了《游子吟》。这些课外读物不仅能增长我们的见识,还能让我们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年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A卷)(4)

04

(二)

1.突然 游戏 2.C 3. (1)√ (2)× (3)×

4.好。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儿在雷雨中竞相开放的情景。

十、举例:下课铃一响,同学们便从教室里飞奔出来,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欢快地游戏,开心地畅谈,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