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听说查干湖,应该是在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当时,除了诱人飘香的全鱼宴和蔚为壮观的冬捕场景之外,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片中提到了“猎杀不绝”这句话。

所谓的“猎杀不绝”,是片中所提到的查干湖渔民祖辈相传的冬捕之道,与当下最流行的“可持续发展”是差不多的意思,这其实也是人与自然最简单的和谐相处之道。

杀鱼不如授人以渔(猎杀不绝数罟不入洿池)(1)

另外,在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开篇中,便有魏征梦斩泾河龙王的故事,其追根究底,便是因为长安城中渔民张稍,每天根据算命先生袁守城的指示,长年累月地过度捕捞泾河水族,以至于惊动了泾河龙王,前来长安城与袁守城一番赌斗,最终酿出这场泼天大祸来。

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梁惠王上》中,就有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经验之谈,可见自古以来,可持续发展就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之道。

然回顾历史,在各类古籍中也记载了不少相关的奇闻轶事,如今就摘录一二,聊做分享。

杀鱼不如授人以渔(猎杀不绝数罟不入洿池)(2)

更多古今异闻,尽在《山海异语》!

《酉阳杂俎·卷十五·诺皋记下》:中唐时期,和州~如今的巢湖市和县境内,有位姓刘的录事。刘录事在唐代宗大历年间罢官之后,就隐居在和州旁边的一个小县城中。

刘录事生平也没什么特长,只是食量极大,每顿饭的量都是常人的数倍,尤其喜欢吃鱼,自称从来就没有因为吃鱼而吃饱过。

县里的客人们都不相信,于是就一起撒网在河里面打捞了数百斤鱼上来,并和刘录事打了个赌,约定在城外的凉亭中看他吃鱼,看究竟能不能吃饱。

到了那天,客人们把这些鱼都做成菜肴,红烧的,清蒸的,酒糟的,切脍的,应有尽有,就看刘录事能不能全吃下了。

刘录事也不推辞,上来就风卷残云地扫空了数盘鱼肉,一时间吃得太急,似乎有些噎住了,从嘴里吐出了一颗大如黑豆的鱼骨珠子来。刘录事并不在意,随手就放在一边的茶杯里,并盖了起来,然后接着吃鱼。

然而,桌上的鱼刚吃到一半,就见那盖着的茶杯突然无缘无故地翻倒在桌上,而之前的鱼骨头珠子也从里面滚了出来,却是见风就长,不到片刻就长成了一个如常人大小的怪人。

众人都赶紧凑上去强力围观,而那怪人却是一把揪住面前刘录事举拳就打,眨眼间就把那贪吃的刘录事给打了个满面桃花开。

围观的众人纷纷上前劝解,只见刘录事与那怪人一前一后从厅东厅西两边跑了出去,却又在后门撞在一起,然后竟合二为一,又聚合成了刘录事,只是神情已经呆滞了,良久才苏醒过来。

等众人再问起刘录事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录事却讳莫如深,只是摇头不已,并且从此之后再也不吃鱼了……

杀鱼不如授人以渔(猎杀不绝数罟不入洿池)(3)

叹曰:因为刘录事的一句戏言,就使得数百斤鱼类遭受无妄之灾,难怪后面会有这样的怪事发生。因此,还是那句话,所谓猎杀不绝,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