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宋宁峰的一句话,引发了人们的一个思考:为什么我们都对亲人狠,对外人反而好?

本文揭示出这种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用心工作,用嘴生活。

湖南卫视一档火爆的节目《再见爱人》最近一期的内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离婚夫妻演员宋宁峰和经纪人张婉婷通过节目谋求复合。

宋宁峰为什么崩溃扔枕头(宋宁峰一句话引发了思考)(1)

张婉婷以经纪人的口吻对宋宁峰说:“你都是一个演员,你洞察不到我的情绪,你怎么演戏?你连我都搞不定,你怎么拿捏一个人物?”

宋宁峰的回答是:“演员有这个属性,揣摸戏中人物更容易一些。”

主持人的一句话总结出了对所有演员都有典型意义的一问:“为什么能共情扮演的角色,却不能共情女友?”

这其实涉及到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格面具。

人都要活动于两个场域:工作场域和生活场域。

有的人在两个场域中是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似乎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

宋宁峰在《我没有谈完的那场恋爱》,扮演乐手董东与剧中人林珊妮谈恋爱,就特别能共情。可是在生活中却全然不懂对方,让张婉婷大失所望。

宋宁峰为什么崩溃扔枕头(宋宁峰一句话引发了思考)(2)

本文尝试从心理学角度破解此谜。

这种两副面孔差异大的现象其实是常态,也即我们多数人都有两副面孔。

心理学对此现象的解释因流派的不同而不同。

A 精神病学解释为双重人格或人格分裂。主要表现为与身份和文化背景不符的怪异穿着打扮、怪异言行举止。属于人格障碍

这种人身上仿佛有两个不同的我,或说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灵魂附在一个肉体上,一副面孔温文尔雅、科学严谨,一副面孔语言污秽、举止粗暴。

或者在这种场合是普通人,另一种场合又声称自己能“通灵”、能开“天眼”,能看到你的前世今生。

B 多个子人格。朱建军认为,人都有多个子人格。人的性格是立体的,有不同的侧面,每个侧面独立出来就是一个子人格;而且子人格有的时候是成对(即完全相反的两个子人格,如:温柔-粗暴,高雅-低俗)出现的。

场域(情境)不同,出场的子人格不同。

当某个子人格出场唱主角时,这个人就表现为主角的性格。多个子人格是常态,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只不过我们正常人出场唱主角的子人格通常都与场域或情境相匹配,即“在什么山坡唱什么歌”

宋宁峰为什么崩溃扔枕头(宋宁峰一句话引发了思考)(3)

因为角色与场合不违和,所以人格的多重不易被觉察。但当唱主角的子人格与场域不匹配时,就会显出其怪异,容易被认为人格分裂。

C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一个人出生以后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认知形成一套自洽的逻辑结构,即认知图式。

当外来的新信息是异质的时,认知图式会对其作内化或排异处理。如能内化,就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丰富自我意识。如不能内化,主体的认知图式会对其要么排异(不接受)要么强行遵从。

当一个人对外来的信息不能内化又不得不遵从时,人就会出现两副面孔。一副是真实的自我,另一副是强行遵从而表演出来的自我。

D 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荣格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荣格认为,人都是在“演自己”。

所谓演,当然是戴上人格面具在演。人格面具是按社会需要的样子做的,也即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做出来的。

成语“道貌岸然”,一解为像假道学那样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一解为戴上道具(面具)则岸然道德君子也。

剧中角色与生活中的角色一致,并不是演员的常态,相反才是常态。

大多数人,演戏是演戏,生活是生活,二者并不相似。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剧中角色和生活中角色一致,演戏与生活一致。

一类是“本色出演”的演员,他/她就是演的自己的本色生活、本色性格,台上台下一致。另一类演员如王刚,生活中是道德自律者,戏中却要演奸臣和珅。

宋宁峰为什么崩溃扔枕头(宋宁峰一句话引发了思考)(4)

和珅代表的贪官污吏的道德观是王刚不能接受的,但为了让自己完全进入角色,王刚走路和珅,吃饭和珅,说话和珅,最后真的成了和珅,陷于庄周变蝴蝶蝴蝶变庄周不分的境界。

于是在王刚的躯体中,住着两个人,一个和珅,一个王刚,二者冲突不已,终致躯体不能承受之重,精神崩溃,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

人格面具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做成,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和义务。

一个人在外工作和社会交往时会戴上人格面具,也就是必须尽社会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努力符合公民形象,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社会给你什么样角色,你就必须演好什么角色,哪怕这个角色你并不喜欢。

宋宁峰为什么崩溃扔枕头(宋宁峰一句话引发了思考)(5)

家是一个人的港湾,是提供安全、爱和温暖的地方,是供人休息放松的窝。

在这个场域,人可以摘下面具,还原真实自我,哪怕这个真实自我是懒散的、颓废的、欲望的、兽性的。你要放松,你就得摘下面具,卸去盔甲,随心所欲,纵意所如。

在家,你可以咆哮,你可以裸奔,你可以撒野或者撒欢......谁叫这地方是“家”呢?

当宋宁峰说“演员有这个属性”的时候,其实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角色的性格不一定是我的性格,也不一定是我喜欢的性格;

二是哪怕我不喜欢这个性格,我也要演好他;

三是演戏是我的工作,我必须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要演好一个角色,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角色,不用心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极为用心地去揣摸、去拿捏、去模仿,甚至去内化。因为它是工作,干不好是要丢饭碗的,所以必须十二分用心。

与“用心工作”对立的,是“用嘴生活”。

当然,宋宁峰并没有说出“用嘴生活”,但他没有说出的空白,是“演员有这个属性”的逻辑补充——“生活没有这个属性”。这其实说的就是生活要随性、放松、本色。

是的,如果我们生活也像工作那样“用心”,那样认真、刻意,岂不把人累死?所以生活嘛,不必用心,用嘴就可以了。吃吃饭、喝喝酒、唱唱歌、聊聊八卦,直抒一下内心的狂喜,宣泄一下内心的不满......

工作用心。用心者,理性也。思前想后,宏观微观,现在将来,导演观众的感受都要考虑到。

生活用嘴。用嘴者,感性也。想说就说,想骂就骂,想吃就吃,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不用考虑任何人的感受。

宋宁峰为什么崩溃扔枕头(宋宁峰一句话引发了思考)(6)

工作涉及到多人,有老板、有同事,即使是单枪匹马的个体工作,产品也要到市场接受多人的检验......

所以只要是工作,不管什么场域,都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你。你不得不尽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因为家庭成员都是你的亲人,在他们面前,就会少了很多顾忌。

只有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人才能彻底地卸下自己的人格面具,达到彻底的放松。

当然,也有一些人,即使一个人独处,也会去设想有另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儒家所谓“君子慎其独也”,即指此意。这种人永远没有卸下面具放松自我的时候。

当宋宁峰随心所欲对待张婉婷的时候,其实已是把张婉婷当成了另一个自己。

用专业术语说:只有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完全接纳,完全内化,两个人成为共体的时候 ,才不会感觉到有另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在没有眼睛盯着自己的情况下,一个人才能彻底地放松,回归本色。

换句话说,宋宁峰其实已经把张婉婷内化为自己了。他可以对其他人客气,但对自己、对张婉婷是“残忍”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以上内容对正在阅读的你有所帮助。最后,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在右下角点个赞哟~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助人自助

点击下方链接↓↓↓↓

现在成为一名咨询师算不算太晚?|心予心培养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