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镇万盛居民区下辖万盛金邸小区,分东区和西区,总户数1884户,现居住3888人,是金山区第二批整居创建为“无疫小区”的居民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离不开社区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不断努力和辛苦付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般搬砖的地方在哪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一般搬砖的地方在哪里(哪里需要哪里搬)

一般搬砖的地方在哪里

山阳镇万盛居民区下辖万盛金邸小区,分东区和西区,总户数1884户,现居住3888人,是金山区第二批整居创建为“无疫小区”的居民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离不开社区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不断努力和辛苦付出……

转变心态,真诚服务居民

黎一姬是万盛居委会副主任,已有10年社区工作经验。从3月5日开始,她所有的日子都成了“工作日”。

封控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居民开始出现焦虑、暴躁的情绪,每一次接起电话耳边传来的都是不信任的声音,质疑他们的工作流程、服务态度、为民之心……她备受打击,开始自我怀疑,同事之间的合作也变得被动。直到镇领导开解她:“自己首先要有信心,其次要把信心传递给居民。不要有负面情绪,你要安抚好每一位工作人员,大家拧成一股绳,工作肯定会越做越好。”这番话如醍醐灌顶。

第二天她开始主动对接居民诉求,两个多月的时间记录了厚厚一本笔记本;积极和物业公司配合开展工作,做到一事一回应,件件有着落;把同事当成家人,想方设法为大家准备早餐、改善伙食,多关爱同事,自然大家的关系就更和谐默契了。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王晓刚是居委会两委委员,“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3月底开始,王晓刚和同事们吃住在单位,晚上就在沙发上休息。由于是封控期间,小区居民每天外卖加团购有1000多单,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和配送工具。他每天就在小区里、楼道间奔走,看到年轻人就问:“志愿者做吗?”和志愿者闲聊的时候他就问:“我们小区里你有朋友住吗,一起来做志愿者啊?”就这样,志愿者队伍从第一天的4人,到后来的168人,就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慢慢发展起来的。

王晓刚作为居委会的男同志,重活、累活自然抢先干;在发放物资的时候,他经常要忙到晚上10点多,第二天早上5点又要爬起来,落实核酸采样准备工作。后来,王晓刚负责给居民配药,由于种类、厂家、数量等原因,不能在一个医院或者药店配齐,所以他就留了药店、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金山医院的电话或微信,随时咨询,方便为居民配齐药品。

他笑着说:“一块砖本来就是要搬来搬去的,如果不搬了,说明这块砖没有用了,所以我还是想做那块搬来搬去的砖”。

“只要有需要,我就一定在。”

平军军是一名退役军人,在他身上,有着军人的吃苦耐劳和勇敢无畏。3月27日晚,他接到要驻守单位的通知后快速打包生活用品,来到岗位上。

“喂,您好,我是万盛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请问最近有没有市区的亲人来访?”“请问家里人有没有感冒发烧的?”这是平军军给居民打电话的开场白。为了不占用社区公共资源,不漏接居民的电话,他和其他工作人员全部用自己的手机进行电话排查,并反复叮嘱居民做好自我防护,非必要不外出等注意事项。

平军军还肩负起了居家隔离人员后勤保障任务,协调处理居民居家隔离日常事宜。“您好,我有一个外卖帮我拿一下!”“您好,我有一点咳嗽能帮我配药吗?”……一桩桩“小事”他处理得井井有条。“只要有需要,我就一定在。”这是他对居家隔离人员的承诺。

忙碌背后是幸福

沈佳敏是居委会的社工,疫情以来,她的工作一项接着一项,刚忙完全员核酸采样,生活物资也运到了小区门口;接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信息……

她时常空着肚子忙到下午一两点,再随便扒几口饭就赶着给居民配送物资。从白天到黑夜,无定点的三餐,凌晨才能躺在地铺,喉咙哑了,头发乱了,是她这两个月来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很忙很累,但她也常常被居民感动到:一些居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楼道群里友爱分享物资;不会线上购物的老人收到生活物资时一声声道谢……这些给了她无穷的力量,也支撑着她继续往前走。

她坦言:“虽然有些事无能为力,但我选择力所能及服务居民。很忙很累是真的,很幸福也是真的。”

黎一姬、平军军、王晓刚和沈佳敏,他们是千千万万上海社区工作者的缩影,面对疫情,他们奋不顾身投入到这场“战斗”中,离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温暖的家,只为守护居民的平安和健康。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