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的原因,电视各个频道上除了抗日剧谍战剧,最多的就是清宫戏了。光是四阿哥的爱情故事至少就有着上百部影视作品了,单单一部《甄嬛传》就有几十个妃子围着雍正转,皇上实在是太忙了。忙的心焦时候,碰见被冤枉的女主,或者叛逆的儿子,恶毒的嬷嬷等等一众人,往往就爱大吼一声,发配宁古塔,送宗人府圈禁,交慎刑司,还有的电视剧还有辛者库这个生僻的词语。那么到底这些稀奇古怪的地方都是干什么的呢?是导演安排的随意出现的想送哪个地方就送哪个地方么?本文就带领大家详细看看这四个名字的区别,看看五阿哥,还珠格格还有金锁犯了错都应该怎么处理。

古代流放地宁古塔是现在何处(古代犯罪之人送宁古塔)(1)

宁古塔

与其他三个名字不同,宁古塔是地名而不是机构。以前的王朝都喜欢往南流放犯人,因为北面一般是敌国接壤的边界,流放之人许多又是有能力的大臣,万一叛逃实在不放心。所以一般都送到类似岭南这些地方,换现在就是福建,两广,海南岛等等这些地方。到清朝时候,这些地方因为"改革开放"已经成了好地方了,皇帝不想看见再有罪人像苏东坡这种走到哪吃到哪,,然后再发明一道吃着油腻听着文雅的"东坡肉",肉吃腻了来点水果,"日啖荔枝三百颗",居然比北京的皇上还能先吃到新鲜水果或者海鲜,不成,不成。那就送北面吧,罪臣也就配吃猪肉炖粉条,于是改为流放宁古塔这个地方。

古代流放地宁古塔是现在何处(古代犯罪之人送宁古塔)(2)

宁古塔是个非常恐怖的地方,特别是冬天到来,如果是无权无势的人到了这,东北的苦寒往往能让人心里绝望。特别注意一点的是,发配宁古塔一般都是大臣和罪臣的家属,以及其他犯人。妃子和宫人基本不会送往这里。

古代流放地宁古塔是现在何处(古代犯罪之人送宁古塔)(3)

宗人府

宗人府虽然在影视剧里听着总是惩罚人的地方,但实际上那只是它一个很小的职能。宗人府主要管理清朝皇族的宗族名册,这样十几代以后家族聚会才知道管对面叫三爷爷还是大侄子啊。宗室的各种事务都由宗人府记录以及负责。其实宗人府最初是明朝设置的,叫大宗正院,后改为宗人府,朱棣以后宗人府的职能全转到礼部下,宗人府就是由皇亲和勋贵挂名当领导领工资的地方。清朝顺治九年后清朝才重新设置。其实宗人府对犯了事的皇亲往往更多是保护作用,这里不按法律,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关进去也算好吃好喝,皇帝一转意可以随时恢复待遇,总比按律例关刑部大牢要强上百倍。

在宗人府圈禁的大多是一些失宠的皇子,比起身体上的折磨,在宗人府圈禁的精神折磨其实是更严重的伤害,毕竟从前呼后拥,一众奴仆到失去人身自由的阶下囚,而且也不能靠玩手机打发时间,长期圈禁的结果往往人的精神出现严重问题,即使释放出来也很容易出现畏缩或者报复性发泄两种极端相反的行事风格。康熙的太子胤礽就是被圈禁一次非但不知道悔改低调,反倒是有一种大难不死要更加嚣张释放的作死,终于彻底的失去了储君之位。

古代流放地宁古塔是现在何处(古代犯罪之人送宁古塔)(4)

慎刑司

从字面上,这个听着最瘆人,毕竟有个刑字,再谨慎的用刑垫个老虎凳,喝个辣椒水什么的,也没人会提前练体操,或者聘用一个川味厨子提前天天练习口味什么的。

古代流放地宁古塔是现在何处(古代犯罪之人送宁古塔)(5)

慎刑司,是内务府下属的机构。对太监的处理,基本上都是以慎刑司为主。慎刑司对案件的管理范围的主要根据是《大清会典》,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也会移交其他部门,或者请求协助。慎刑司也主要是根据皇帝的个人喜恶来确定刑罚的轻重。因为管的大多是太监,宫女等,这类人一般也没法策反,所以大案要案比较少。但晚清有名的宁寿宫失窃案,偷窃的两个贼崇林和常顺。崇林是宫内的兵丁作为内鬼,常顺是外应。慎刑司各种大刑招呼了几天,崇林招了。其实偷的也是一些不太值钱的东西,因为是御用,处罚加重,按律一百板子,两千里流放。内务府大员怀塔布觉得轻了,判罚把崇林取消旗籍,两人流放四千里去最远的边疆瘴气之地,加脸上刺字。结果报到光绪帝那,光绪帝大发雷霆觉得还是太轻,下令直接处斩,并惩罚了一堆审案官员,革职降级,官场震动。其实光绪就是因为被慈禧逼着签了《马关条约》,两亿两白银把光绪逼得要疯,这么屈辱的皇帝再碰见有人还敢动他的钱,直接杀掉发泄愤怒。可见慎刑司也是皇帝个人意志的执行者。

古代流放地宁古塔是现在何处(古代犯罪之人送宁古塔)(6)

最后说的是,慎刑司审的多是宫女,杀伐决断可以随意。至于妃子一类,毕竟是皇帝的老婆,决定权还是皇上自己说怎么处罚才合适。

辛者库

最近清宫剧里慢慢出现了一个叫"辛者库"的机构,看字面的意思,是一群辛苦劳作者的仓库,其实这就是一种误读了,辛者库是满语的音译。不过辛者库里的人确实都是很辛苦的服劳役。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辛者库确实是许多有罪之人劳动的机构,但是原有的辛者库人并没有犯罪,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就认为辛者库的人就是犯人。辛者库人实际就是皇室和王公的世仆。

而且也不像很多人误以为的,送辛者库就是送往浣衣局里天天洗衣服的。里面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门,如紫禁城内扫大街,除尘,拔草,清雪,担水,运粪,送米送面送油,采买杂品,各处祭祀,守陵,放羊,牧马,针线活,打洗脸水。简直就是快递,保姆,保安,环卫,保洁等的大集合。而且进了辛者库的罪人特别是罪人家属是可以继续有出仕为官的权利的,所以被罚进入辛者库看起来应该是本文所述四项里面最轻的地方了。

古代流放地宁古塔是现在何处(古代犯罪之人送宁古塔)(7)

辛者库在入关之前,战争中被俘虏的手艺的汉人都被编入辛者库,清朝初年,因为犯罪但被免去死刑的罪犯又陆续被编入,所以,辛者库中的人地位非常低下。但他们干的很多都是皇上需要的工作,特别是采买一类的事,所以尽管他们的政治地位极其低下,但很多辛者库的人经济上却属于高收入者,到了清朝末年,北京城里辛者库人居然成了众人特别羡慕的对象,根据史料记载,从地安门出发,一直到鼓楼处,整条大街两侧各种古玩古董店,这些店铺的老板基本上都是有辛者库出身的旗人。

结语

名字不同,职能也差距很大,所以以后各位读者再看到这四个名词时候应该能分的清它们都是什么。总而言之,永远不会有一天,出现清宫戏里皇帝发现他的弟弟居然爱上了他最宠爱的妃子,然后命令宗人府开除籍贯,慎刑司大刑伺候问出口供,然后送辛者库里把宫里积攒的所有脏衣服洗干净后,发配宁古塔,永生永世再不相见这种四个部门联合执法的剧情的。

参考文献

《大清会典》

《清史稿》

《清世宗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