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长到黑眼球边缘(翼状胬肉眼睛里)(1)

王梦格 赵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眼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翼状胬肉是什么?

翼状胬肉是什么肉?能吃吗?烤着吃还是煮着吃?咳咳咳。。。不是那个"肉"。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为睑裂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疾病,因其形状酷昆虫的翅膀而得名,中医中称作"胬肉攀晴"。早期未侵入角膜,刺激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可侵入角膜,造成角膜不规则散光、视物模糊,甚至遮盖瞳孔中央区引起视力下降,如果翼状胬肉较大时,还可限制眼球运动。

翼状胬肉发生后可分为进行期和静止期。长时间内处于类似休眠状态的静止期,不发展,部分患者此期可长达10余年而很少出现眼部刺激症状及视力下降;而一旦受到某些促发因素影响,进入进行期,胬肉组织则进展快速,此期对角膜破坏迅速、视功能受到严重的威胁及损害。翼状胬肉的进行期及静止期可以交替出现,相互转化。

翼状胬肉长到黑眼球边缘(翼状胬肉眼睛里)(2)

罹患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全球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不尽相同。在我国广东斗门地区的患病率最高为37.46%,北京的患病率为3.01%,海南省患病率为7.86%。在青海省藏族的患病率为 14.49%。

长期暴露在炎热、干燥、紫外线的环境下,手术创伤、慢性炎症、遗传等因素也会导致翼状胬肉发生。

(1) 紫外线:紫外线辐射是翼状胬肉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阳光中紫外线B对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影响最大。

(2) 性别: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认为同一地区男性与女性的患病率有所不同,男性是翼状胬肉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是与当地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分工不同有关,在某些地区男性较多地从事户外工作,从而患病率亦较高。

(3)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增高。

(4) 工作环境及户外工作时间: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患病率与凋查对象的工作性质有关系,农民、矿工、以及焊接工有较高的患病率。户外工作时间对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也有影响,盐场工人的翼状胬肉患病率明显较高。

(5)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吸烟、饮酒、文化教育等因素。

翼状胬肉长到黑眼球边缘(翼状胬肉眼睛里)(3)

翼状胬肉必须要手术吗?

手术是翼状胬肉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且一般选择在胬肉静止期手术。手术指征如下:(1) 影响外观。(2) 具有眼部不适,药物治疗后仍持续不适。(3) 视力下降及眼球运动障碍等。

如何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

(1) 配戴防紫外线眼镜以及大遮阳边的帽子可有效减少紫外线的暴露时间,从而预防翼状胬肉的发生。

(2) 尽早手术:翼状胬肉较小者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视力水平更高。

(3) 围手术期(术前3天至术后1月)规范用药,可有效预防感染、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促进角结膜创面修复、防止复发、 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和舒适度。

(4) 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翼状胬肉的复发率逐渐下降。

告诉你个秘密:刮除这个"会飞的肉肉",让你的眼睛"黑白分明",颜值也会蹭蹭上涨哦!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