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棱柱、圆锥、圆柱的认识。

3.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的常见几何体有哪些?

2.图形是由什么构成的?

3.正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有什么关系?

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展开与折叠第一课)(1)

将正方体盒子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呢?

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展开与折叠第一课)(2)

自己先看图,然后给出答案,老师的答案在下面。

二、做一做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是指正方体六个面展开后所成的六个正方形彼此相连)

(1)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与同伴交流。

(2)你能得到图1——6中的平面图形吗?

这个问题的解答,最好是自己在家用硬纸片做一个正方体,或者找一个正方体型的盒子,准备胶带,到时候可以剪开,也可以粘上。同学们互相交流就更有兴趣了,思考问题也会更全面。这样,这节的科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我在教学时,就这样要求学生,熟悉正方体的展开图,这样这类题都能够解决。)

答:(1)答案不唯一。

(2)能够得到1——6的图形。

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展开与折叠第一课)(3)

想一想 议一议

三、想一想:图1——7中的图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正方体?

答:左图可以围成正方体,右图不能。(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下。)

四、议一议:看上面的图。

答:与1相邻的数是2、5、4、6.相对的数是3.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是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亲手实践。

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展开与折叠第一课)(4)

习题1.3

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展开与折叠第一课)(5)

问题解决

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展开与折叠第一课)(6)

联系拓广

下节课提问习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