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书日,也是安徒生诞辰213周年的日子。

当我再一次翻开他的作品集,读起那些结局都很悲凉的故事,心中不禁一阵酸涩。

安徒生的童话不是“童话”,他笔下的悲凉甚至绝望,写的其实是自己的人生。

一代又一代人阅读这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故事长大。

5岁的时候读,欣慰于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

15岁的时候读,沉浸在《海的女儿》为爱牺牲的悲痛中,幻想着完美的爱情;

25岁的时候读,看懂了《影子的故事》中现实的虚伪险恶;

如今读起来,突然发现,安徒生的所有童话,组成一部人生。

如今,依旧有很多妈妈热衷于给孩子读安徒生童话,可是,穿梭在鱼龙混杂、品质良莠不齐的童书市场,我看到太多的“安徒生童话”,都不适合给孩子读。

于安徒生诞辰213周年的这一天,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妈妈们选书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想让他的经典传世作品,在每个孩子的童年留下珍贵的回忆,为每一个孩子奠定丰厚的文学基础。

这本书已经因我童年屡次搬家而不知所踪。而不知从何时起,我的书墙上多了这样的一本“安徒生童话”。

这是维尼亲戚家的姐姐小时候读过的,亲属如珍宝般拿来给我,这也是大众普遍的认知,认为这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安徒生童话”。

成人眼中的安徒生童话(这样的安徒生童话)(1)

我在从事图书发行工作的时候发现,童书市场卖得最好的往往不是经典绘本,而是那些出版社“汇编”、“改编”的注音少儿读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光一家书店里安徒生童话的类别就有14种,从低幼到中学,千差万别!

成人眼中的安徒生童话(这样的安徒生童话)(2)

童书专区中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就是那种电脑流水线画风的注音版《安徒生童话故事》。

甚至有不少家长认为,这就是“绘本”,又厚又有图,还有注音,比那种精装硬壳薄薄几页的绘本划算多了!

我并不赞同家长给孩子选购把名著拆解成只剩下骨架的“绘本”,那不叫绘本。

任何一篇名著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故事主线,安徒生童话尤为明显。

那些崇尚快餐文化的童书,抓住这条作为骨架的主线,把精彩的句子缩减,删除,甚至只留下故事的骨架,用自己的语言把安徒生的经典故事直白地”重写“了一遍,把安徒生的内容改头换面,只留下一个“安徒生”驱壳!

孩子们不知所以然,只读了个“大概齐”!

阅读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宝贵的,与其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书上,不如好好甄选读本,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中,读到精华的东西。

因此,这样的童书,我是极为不推荐的。

安徒生童话,读的就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情感,及作者想传递给你的思想。

让你跟着他哭,跟着他笑,跟着他一起悲伤。从那些童话的情景描写中,仿佛能够穿越世纪,看到他在窗前写作时升起的那一轮太阳。

成人眼中的安徒生童话(这样的安徒生童话)(3)

如今,越来越多的绘本被引进国内,国内儿童文学作家、绘本画家也创作了大量适合孩子的绘本精品。

这个时代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读物已经不再贫瘠,适合不同年龄孩子阅读绘本同样可以给孩子开启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因此,我不建议给孩子看伪“安徒生童话”,是不想让那种毫无营养的快餐化图画书影响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观。

作为外国名著,译者非常重要!

莫言没有瑞典翻译家陈安娜的精彩翻译,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安徒生童话》若没有一个深刻了解儿童、深刻研究儿童文学的译者,也不会将真正的精髓传递给孩子甚至我们家长。

对于《安徒生童话》的全译本,选择哪个译者的版本也是仁者见仁的一件事。

因为我小时候读的是叶君健先生的译本,可能是一种童年的情怀吧,我在给维尼屯书的时候,同样选择了叶君健译本的《安徒生童话》。

当然,任溶溶老先生翻译的《安徒生童话》也是很不错的!

成人眼中的安徒生童话(这样的安徒生童话)(4)

愿,安徒生能够在一代又一代孩子的读本中重生,陪伴他们度过不可重来的童年,少年,乃至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