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妈妈说,宝宝都2岁了不知道自己蹲下尿尿(便便),不知道打了多少次,骂了多少回了,就是站着解决,想起来蹲着就蹲着,大多数还是站着的次数多,真是愁死了。

作为一个学习育儿知识的妈妈,看到孩子不会上厕所遭妈妈打骂,心里很为孩子感到委屈,也为妈妈的无知感到无奈。

孩子才2岁,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还未达到能自主表达上厕所的程度,妈妈却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对孩子打骂,这个妈妈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可取了。

我把这一情况发到微头条想和有孩子的家长分享心得,没想到很快引来400多个家长的讨论,大多数家长都是谴责这个妈妈的做法,并且分享了自家孩子多大的时候学会表达上厕所,以及如何如厕训练的一些经验。

@奔跑de熊猫:

我家是三岁多进行如厕练习,买了小马桶。拉了一次在裤子里,因为玩的高兴忘记说要上厕所了,一周内适应的上厕所,两周自己去厕所,晚上起夜上厕所,没有尿床。

@静100257206:

我家宝宝这才一岁半,这个夏天在家没给她穿纸尿裤,经常站着尿,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她,而且耐心的跟她说,现在知道自己蹲下拉尿了,有时直接去厕所尿,有时在外面尿了就过来指着那里说水水。还经常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用过的纸尿裤吸水,太可爱了!

无所畏惧37996:

拉屎撒尿千万别急!不然遇到肛欲期很难过的!!基本快两岁的时候训练正好,平时尿尿家长千万别怕麻烦。一定必须有规定地方,别家长怕麻烦,拿着尿盆抱着宝宝到处尿,一定要一个地方,而且不怕麻烦的每次说,宝宝是不是想嘘嘘啊,我们去厕所嘘嘘喽。等两岁了,自然就自己会去尿尿了。

@苏136:

我家宝宝16个月会说尿尿,自己坐小尿盆,现在18个月,自己找尿盆小便,拉臭,而且每次完事自己倒马桶,已经很长时间不用穿拉拉裤了。

用户337930634052:

宝妈太急了等宝宝2岁在教也不晚,我家就是2岁开始学的,现在2岁3个月,有尿有粑粑都会告诉我蹲盆,晚上睡觉都不需要纸尿裤了。

大多数孩子都是在两三岁左右可以表达上厕所,但是也有的孩子确实会的比较早,比如下面这俩孩子。

孩子会用信号告诉你,准备好了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那么家长这个时候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家长的准备工作

1,足够的耐心

其实整个带孩子的过程都需要无穷无尽的耐心,而如厕训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孩子成长到1-3岁的时候,很多家长自以为孩子已经准备好上厕所或者表达上厕所,一旦孩子不能像家长期待的那样有结果,家长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变得烦躁,没有耐心,甚至对孩子发火。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理性情绪》中指出:

人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观念搞得心烦意乱的,人们带着这些想法,就会产生不健康的负性情绪,如暴怒、焦虑和生气。

就好比开头提到的那个妈妈,孩子才2岁她就认为孩子应该达到她预期的上厕所能力,结果孩子还是站着尿尿、大便,她变得没有耐心,就会以打骂孩子的方式来纠正孩子,

结果当然不能如愿,因为孩子还没有表现出能进行如厕训练的信号。

2,合理的场所

有些家长喜欢带孩子外出的时候给孩子穿开裆裤,并且不穿尿不湿,认为这样在外面就方便让孩子练习自己蹲下大小便。

殊不知孩子最终是要学会坐在马桶上大小便,在外面如果刻意练习蹲下大小便,会让孩子一到便意来袭,就直接蹲下,这样对孩子在家里进行如厕训练会形成一种干扰,孩子分不清到底应该是蹲下大小便,还是坐在马桶上。所以应该避免在家里之外的场所进行如厕训练。

能快速脱穿的衣服

在家里进行如厕训练的时候,如果是夏天,建议孩子穿个宽松的上衣,光着屁股,或者穿个容易脱的裤子。

因为在孩子能控制排便之前,当便意来袭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排便之后才会告诉家长,这样很容易把裤子尿湿。

家长可以平常观察孩子的想要排便的信号,或者根据孩子的排便规律,在孩子该排便的时候,把孩子带到马桶旁边,告诉孩子该排便了。

我家孩子现在一岁半,正好此时也是夏末秋初,我给孩子如厕训练的时候,孩子在家只穿个宽松的上衣,或者穿个裙子,观察孩子想要排便的信号,及时把孩子抱在马桶上,孩子非常配合。

3,安抚的工具

在如厕训练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出现抵抗情绪,此时先不用逼着孩子练习,可以利用工具安抚孩子。比如平常在读绘本的时候,给孩子看关于如厕的绘本,“寓教于乐”这个词用在幼儿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关于如厕训练的绘本,我家孩子看的是《噼里啪啦系列·我要拉粑粑》和《小熊宝宝系列·拉粑粑》。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1)

噼里啪啦系列·我要拉粑粑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2)

小熊宝宝系列·拉粑粑

《噼里啪啦·我要拉粑粑》这个绘本讲的是小河马、小猪、小老鼠在玩的时候,突然想要拉粑粑,就去找厕所,然后敲门进去。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3)

按照脱短裤,拉粑粑,擦屁股,冲马桶,洗手的步骤上完了厕所,开开心心地出去玩了,不过都忘了把短裤穿上,留在了厕所里。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4)

非常有趣形象,我家孩子每次都喜欢自己翻翻看。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5)

《小熊宝宝系列·拉粑粑》讲述的是,小熊在玩的时候,便意来袭,“拉粑粑,拉粑粑,去厕所拉粑粑”。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6)

一打开门,咦,小老鼠在拉粑粑。

再打开下一个门,咦?小兔子也在拉粑粑(正在抽手纸)。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7)

下一个门,咦?小猩猩也在拉粑粑(正在冲马桶)。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8)

下一个,咦?小象正在洗手。

然后大家都问,小熊,你会拉粑粑了吗?

通过每个小动物不同的动作,教会孩子上厕所的步骤,非常生动可爱。

我们都知道该如何上厕所,也做好了准备,但是对于训练孩子上厕所该如何做呢?

正确的如厕训练是这样

1,教会宝宝如厕语言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西尔斯医生说:

教宝宝一些大小便时会用的身体器官和动作的名称,宝宝上厕所时,你在一旁说出名称,会让宝宝更容易掌握技能。

首先是身体器官的名字,教宝宝正确的名称(阴茎、睾丸、阴唇、阴道),但通常宝宝要到两三岁时才能准确地用这些词。

说这些词的时候尽量跟说“手”、“胳膊”时一样自然,不要让宝宝觉得你想起这些神秘器官时有什么不自在。

现在,上厕所的行动开始了,可以告诉他简单的词和词组,如“上厕所”,以后可以更具体一些,比如“去尿尿”,“去拉便便”,“去拉粑粑”。

不要用暗含着羞耻感的词汇或隐晦的词,如“臭”,或“你把尿布弄脏了吗”。

说一些你觉得很自然,而宝宝也能说、能懂的字眼,别用专业的词汇,他们不理解。

2,帮宝宝建立起感觉和必须做的事之间的联系

第一个训练目标就是帮宝宝建立起他的感觉和他必须做的事之间的联系。

当宝宝表现出要上厕所的迹象时,例如我家宝宝前一秒还在乱走乱翻东西,下一秒突然站着不动,眼神一动不动看着我,嘴里叫“妈妈,妈妈”,等我回应,她就指着屁股说“粑粑,粑粑”,我就提醒她是不是要“上厕所”。

一旦宝宝的脑子里建立了“感到便意—去找马桶”的联系,时间久了,他不用你提醒就能及时地到达马桶旁边。

很多幼儿到了第2年时能做到夜间不尿床,早上起床时,要提醒他上厕所,这时膀胱是满的,孩子会明白这是什么感觉,然后把膀胱满与用马桶联系起来,早上的例行程序简单可行的话,接下来一天的大小便训练都会容易些。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9)

3,帮宝宝建立起感觉和表达之间的联系

下一个训练是告诉宝宝该怎么对你表达上厕所,注意到宝宝有要上厕所的迹象时主动问他:“要拉粑粑吗?告诉妈妈!”

你正在帮他建立一种什么时候感觉到便意,就及时说出来。一旦宝宝掌握了这两个联系——便意就要去找马桶,有便意时要说“上厕所”,请求大人帮助,他就可以准备晋级了。

接下来你要教会宝宝的联系是,当他坐在马桶上时,就可以排泄了,这叫条件反射。但这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宝宝有没有准备好。关键是时间要合适,要在他拉到裤子里之前就坐上马桶,很快他就会将有了便意和坐上马桶联系起来,最终也能和小便联系起来。

如果宝宝还不知道要把大便排在马桶里,还是拉在尿布里,那么带他到厕所,让他看着你把他的大便倒在他自己的马桶里,这样至少能告诉他,大便应该拉到哪里。一开始你训练他,最终他能训练自己。

4,称赞孩子的“产品”并让孩子观看如何处理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细心留意过,每一次孩子成功在小马桶里拉粑粑之后,他都会转身看一下他身体里出来的“产品”。处于肛欲期的孩子,认为这个“产品”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及时称赞孩子的“产品”,会让孩子得到极大的满足。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在她的马桶里拉完粑粑之后,马上起来转身看,还指着让我看,当我让她离开小马桶的时候,我要清理,她不愿意,那么我就让她看我是怎么处理。

我告诉她:“妈妈要清理粑粑,用水冲干净,你和它说再见吧?”

她就会对着小马桶挥挥手再见。

我就当着她的面把便屉抽出来,把粑粑倒入家里的马桶,然后按水冲一下,接下来给她擦屁股,我洗手。这些步骤每次都要做一遍,而且给她讲解,也是为了将来让她学会便后冲水,擦屁股,洗手。

小孩子在街上尿尿了怎么办(2岁女孩站着尿尿)(10)

孩子一出生,每一天的成长都是在一步步晋级,有幸每天陪着孩子成长的家长,更能深刻体会到培养孩子的艰辛,和孩子成长的不易。孩子学会上厕所,也是他“长大”的开始,耐心地训练孩子上厕所,陪着孩子“长大”,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