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进入7月以来

衢州已经连续10余天最高温度超过35℃了

不得不说今年的高温来的快而猛!

虽然“炎”值爆表、“暑”实难耐!

但衢州交通人并没有蔫儿了

他们依然活力四射,坚守岗位

......

他们头顶烈日,冒着酷暑

用心血与汗水筑起一条条“回家的路”!

上百遍的叮嘱

下午1点左右,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室外气温达41℃,体感温度达到42℃!

衢江交通人毛瀚毅正在衢州高速东出口执行防疫执勤任务。防护服的闷热,口罩的密闭,灼热的温度让人头晕目眩,然而只要有车子驶过,他就第一时间上前查询:“师傅,请您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并登记个人信息,到旁边做核酸。谢谢。”

交通部门高温下的坚守(头顶烈日坚守岗位)(1)

这样的话一天要说上百遍,他身穿汗水湿透的防护服,顶着烈日不停的穿梭在各个出口车道上,登记排查着每一辆来衢的车辆和人员信息,详细询问盘查和记录,确保防控工作“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一位下车做核酸的司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点赞道:“虽说我们开车的很辛苦,但是还能在车上吹吹空调,他们一天天的站在这里执勤,最多在棚子里休息,这群人‘中’!衢州的防疫‘中’!”

川流不息的车子铁打的兵

7月12日下午,在龙游北高速出口,3名龙游交通人忍受着烈日和发动机热浪的双重夹击,近距离对车辆进行查验,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钻进了他们的口罩,身上的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衫。

交通部门高温下的坚守(头顶烈日坚守岗位)(2)

在这灼人的高温下,交通人默默坚守在防疫线上,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安全高效地开展检测登记工作,汗流浃背的同时也是对责任与使命的坚持。

一次次仔细询问,一份份信息登记,他们连轴接力,合理引导车辆分流,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为来往车辆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保障。据统计,他们平均一天要检查1400辆车子,真可谓是“流水的车辆,铁打的兵”!

欲与天公试比“高”

室外气温几近40℃,如同烤箱一般,热浪炙烤着每一寸土地,但是这群交通人“不怕热”,甚至面对120℃ 的高温,依然与“热”共舞,笑谈“蒸桑拿”。

交通部门高温下的坚守(头顶烈日坚守岗位)(3)

在江山市县道张柘线0K一0k+800处,这群交通人正在铺设沥青。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一般在135~175℃,初压温度一般在110~140℃,复压温度一般在120~130℃,面对天上、地表汹涌而来的热浪,这些交通人埋头苦干,欲与天公试比“高”,比一比谁的温度更高!

他们白天猛抓快干,夜晚挑灯夜战,上下一心,咬定总体目标不放松,全力朝着项目节点冲刺。

“两耳不闻窗外事”

7月12日下午,常山县交通运输局为做好全县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对320国道浙赣交界处公路路面修复施工。

交通部门高温下的坚守(头顶烈日坚守岗位)(4)

在该建设工地上,几台大型设备正在作业。机械发出的超高噪音震耳欲聋,加上滚滚而来的热浪,很是叫人望而却步。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这些交通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举着电焊枪小心谨慎地施工,一天下来,耳朵里都是轰鸣声、眼睛也很酸,十分的辛苦。

“橙衣军团”的养护之路

连日高温,热浪席卷,这群“橙衣军团”头顶烈日一丝不苟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炙热的太阳下与高温搏斗,保障着开化公路的安全畅通。

交通部门高温下的坚守(头顶烈日坚守岗位)(5)

他们就是开化县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的养护人。有时在早上6点,清晨的路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车辆行人,显得有些冷清,但城白线上修补受损沥青路面的养护人早已挥汗如雨。“现在是修补路面的黄金季节,天气越热,修补的路面质量越好,我们得抓紧把城白线、油古线、里河线等路段的受损路面修补好,老百姓出门才更安全舒适。”中午1点,毒辣的太阳笼罩着地面。开化城白线21K 900路段,养护人正顶着高温对沥青路面进行精心养护。刚运到的沥青料正冒着白烟,气温高达150℃,滚烫的沥青夹着一阵热风吹来,刺鼻的气味让人喘不过气。然而,闷热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现场养护人的工作热情,每个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埋头苦干着。

来源:衢州交通

,